《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新)物理.ppt_第1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新)物理.ppt_第2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新)物理.ppt_第3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新)物理.ppt_第4页
《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新)物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一节光的反射 预习提示,1、光是如何传播的? 2、演示实验:光的反射定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怎么能看见多彩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东西呢?,一.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物理学中,把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的分类,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电鳗等等,人造光源:开着的灯、点燃的蜡烛等等,注意:月亮不是光源。,1.光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2、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注:介质不均匀时,光线也会发生弯曲。,光线:沿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直线,并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带箭头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际存在的是光束。,光束:许多光线在一起就叫光束。,光束,光线:,(模型法),平行光线:,(太阳光),s,点光源发出的光,平行光概念:许多平行光线组合在一起就叫平行光,两条光线可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发光点,例如:太阳光,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日食,为什么?,阴影区,4.日食.月食,日食,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当太阳射向地球的

3、光被月亮挡住了,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日食,日食,日食,月食,月食,月食,月食,5.小孔成像,站队时站直了,射击时瞄准靶心,思考: 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何先看到闪电?,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光速度的比较,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 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 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 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h 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 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108米/秒,约真空中的3/4,约真空中的2/3,6.光 速,略小于

4、3108米/秒,1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 A、月亮 B、萤火虫 C、镜子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B,做一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发出的光,射向大地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C,图示是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当太阳光线照射到月亮后,形成了、三个区域, 、三个区域分别是_区、_区和_区。地球上的人处在这三个

5、不同的区域内分别可看到_、_、_现象。,伪本影,本影,半影,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光沿直线传播,想一想,当人从路灯正下方走过时,人的影长将怎么变?,二.光的反射,为什么我们能看见屏幕上的画面呢?,因为从投影仪镜头发出的光射到屏幕上,再经过屏幕的反射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便看见了画面。,我们能看见其他所有不发光的物体,也是因为光射向它们的表面发生了反射现象。,光射向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示入射光线的方向,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观察光

6、的反射现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反射定律。,结论,A,O,入射光线,反射光线,N,入射角,法线,反射角,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三线 两角 一点,入射点,进一步探究,若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那么此时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呢?,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 的位置射出。即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特点: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平行反射,法线彼此平行。,反射光线将会怎样射出呢?,根

7、据反射面的不同性质,光的反射分为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实验观察,漫反射,特点: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当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法线彼此不平行。,反射光线还会平行吗?,实际应用,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是漫反射?你能举出例子吗?,镜面反射:平面镜、玻璃、平静的水面,漫反射黑板、银幕、一般物体,实验小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两种不同的反射现象,它们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光的反射练习,N,600,600,i,r, i=r,问 题,分析与解答: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反射两种情况,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要使其反射光沿水平方向

8、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多少?,首先在两图中画出法线,然后再画出与法线垂直的镜面。 可以看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和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90(1/2)120=30 =90(1/2)60 =60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或60,解答,小结,光源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路可逆。,知识要点:,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预习提示,演示实验:平面镜成像,一、什么是

9、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例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能看做是平面镜。 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平面镜的符号,反射面,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像,物,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替代烛像,替代平面镜,实 验 步 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对于平镜面是对称的。,二、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如图,

10、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作图。,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步骤:,A,B,第一步:画垂线,第二步:标直角,第三步:找等距,第四步:标符号,第五步:画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拓展延伸,实像与虚像 物理学中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 虚象可以用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补充知识点,实像:,它能呈现在光屏上,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如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针孔照相机,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虚像作图,S,O,平面镜成像原理:光

11、的反射,.S,O1,B1,O2,B2,.S,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四、平面镜成像原理,s,s/,虚像用虚线,s,我们能看到烛光是因为烛焰发出的光传入了眼睛。,小明身高175c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应是 ,当他由远处走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 (变大、变小还是不变)。,175cm,不变,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2m,巩固提升,镜中的指针式钟表,巩固提升,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C9:25 D9:3

12、5,C,巩固提升,1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 是怎么形成的? 2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m,井水水深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五、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六.知识拓展,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凸面镜和凹面镜,发散,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应用:,拓展延伸,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会聚,1.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应用:太阳灶,拓展延伸,凸面镜和凹面镜,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2.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拓展延伸,凸面镜和凹面镜,本课小结,成像特点,成像原理,应 用,光的反射成虚像,替代法,实验

13、方法,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实验是重点!,身高1.6米的人站在高1米的竖直平面镜前3米处,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米,像和平面镜相距_米,若他向平面镜移1米,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米。,1.6,3,4,课堂练习:,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在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近,D,3.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B,4.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

14、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 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 D虚像,距离变大,A,6.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7.小欣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在镜中的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欣和她的像的是() A B C D,B,“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 )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D,A

15、B C D,C,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B,C,D,A,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B、6:35,C、5:25,D、4:35,D,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C,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 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m;像与他相距

16、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反射,正立等大,的虚像,1.5,4,不变,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 ),( ),(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E,E,E,E,A,B,C,D,图A、B、C、D中哪是图E在平面 镜中的像?,D,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多少米?,答案:2 米,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视力表到平面镜的

17、距离为3 m,所成的像离镜面是3m,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 m,也就是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要是5m, 那么人到镜面的距离为:5m-3m=2m,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三节 光的折射规律 预习提示,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_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18、入射角,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平面,不改变,法线,大于,小于,空气,水,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直观图,折射规律怎么记忆?,根据光速,快,A,慢,大,大 大,小 小,天上的彩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筷子向上弯折,怎样才能叉到鱼?,学以致用,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了?,P,P,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了?,学以致用,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折射角相同吗?,猜一猜,结论,不同,水对光的折射程度比玻璃,小,水,玻璃,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池水变浅,人在水上看到物体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偏上,感觉水比较浅。,揭开“眼睛受骗、河

19、水变浅”之谜,空气,水,A,A,眼睛,S,S,现象解释水中看树,A,A1,由于人眼的“视觉直进”的功能,觉得光线总是沿直线射入人眼的.进入眼睛的光线是A点发出的光线“拐弯”后进入人眼的,但眼睛觉得光线是从A1点射过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发光的A1点,A1点是A点的虚像点.A1比A高,所以水中看到的树比实际位置要高。,课堂小结: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

20、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四节预习提示,1.光的色散 2.光的混合,蓦然回首,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填“靠近”或“远离”),靠近,2.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如下图),画出光折射的情况.,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少年的烦恼,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结论: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牛顿色散实验: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

21、蓝、靛、紫.,一 、探究光的色散,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中水珠色散而产生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把太阳光分解成的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1、透明物体的颜色,实验探究,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相同的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光就成什么颜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注意: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总结,光谱:

22、 红外线 紫外线,光谱中的各种色光人眼都能看见,它们属于可见光,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的特点,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一切物体(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红外线的作用,加热食品,烘干衣物,浴室暖灯,1.加热物体,2.医学上做拍片诊断,3.进行遥控、遥感,4.军事上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的应用,1、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2、能杀死微生物,用来灭菌;,3、使荧光物质发光,鉴

23、别钞票的真假;,4、照片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特点,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能杀菌,紫外线与人类生活,紫外线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适度的紫外线照射有益健康,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有损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防护。 例如:防紫外线面罩、防紫外线眼镜、防紫外线伞、防晒霜等等,紫外线与大气臭氧层保护,典例例题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光现象,其中与光的色散无关的是( ),温馨提示:夏天当光照射到浅色衣服时,大部分都被反射出去了,所以穿着凉快,D,三、 探究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颜色:红、绿、篮 (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五、课堂小结,重庆凤鸣山中学 邓博,光的

24、色散,光的颜色,物体颜色,色散:白光经折射后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三基色光:红、绿、蓝,混合:,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透过的光的 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的光 的颜色相同,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小试牛刀,1. 4月2日至5日,作为全国油菜高产区的我市,举办了 “中国荆门首届油菜花旅游节”。那时节,乡村处处可见黄灿灿的油菜花,时时可闻浓郁的菜花香。我们能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能_黄色光。,反射,2. (09株洲)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

25、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D,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特点预习提示,1、演示实验:凸透镜成像,摄像机,数码摄像机,显微镜,生活中的透镜,双筒望远镜,数码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哈勃天文望远镜,一、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凸透镜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A,B,C,C1,C2,主光轴,光心(O),凸透镜的光轴和光心:,实验探究: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焦点,焦点,F,F,f,f,焦距,焦距,凸透镜有两个实焦

26、点,两焦点关于光心对称。,物,几个概念,F,F,u,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v,2f,2f,像,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2f表示两倍的焦距,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fvf,v=2f,v2f,不成像,物像同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幻灯机、放映机,倒立,倒立,等大,放大,实像,实像,虚像,放大,正立,放大镜,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物象:我(物)进敌(像)退,我(物)退敌(像)进,很难记,怎么办?,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C1,C2,主光轴,光心(O

27、),F,F,实验探究: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虚焦点,虚焦点,f,f,焦距,焦距,1、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B,练习,2、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B,2、如下图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在蜡烛从P点左侧

28、向F点靠近的过程中,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移动到F点与O点之间时,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实像,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虚像?说出你观察的方法:_,变大,参考答案:在原来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烛焰,可以看到比烛焰位置远的正立、放大的烛焰的虚像。,3.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B,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

29、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D,4.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如下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 A.移

30、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表格中,请分析以上数据,把得出的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1) 。 。 (2) 。 。,对于同一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远,成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在成实像的情况下,不同的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成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越大。,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

31、则透镜的焦距f( ) A.10 cm10 cm C.f20 cm,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C,B,8、在农村里,有时候为了防止雨淋湿草垛,在下雨的时候用塑料膜给草垛搭一个棚子,在雨停了太阳出来之后,一定要赶紧将棚子上的塑料膜拆除,不然可能发生火灾,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答:在下雨的时候塑料膜上往往会有积水,积水像凸透镜一样,能够汇聚阳光,如果不及时把塑料膜拆除,就有可能把草给引着。不把盛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扔到有森林里,也是防止盛水的瓶子汇聚阳光,造成森林火灾。,9、其实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记载“削冰令其圆

32、,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生火。”你能解释原因吗?,答:“削冰令其圆”是把冰削成凸透镜的形状,“举以向日”就是拿着对着太阳来汇聚阳光,“以艾承其影,则生火”就是在冰块的另一边太阳的影子里用艾草承接汇聚的阳光,艾草会燃烧起来。,第四章 多彩的光,目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神奇的眼睛,光的色散,第四章 第六节预习提示,1、眼睛的视物原理念 2、视力矫正原理 3、各种透镜的原理及应用,关于眼睛,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赌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

33、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回顾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回顾二:眼睛的构造,睫状体,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视网膜,玻璃体,通往大脑的神经,正常眼睛的工作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一、人眼看物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

34、透镜成像,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肌,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

35、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调节作用,结构:,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眼睛是通过改变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照相机: 眼睛:,镜头 胶片,晶状体,视网膜,物距和像距,晶状体的焦距,不同点:,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回事? 怎样对近视眼和远视眼进行矫正?,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2、矫正:,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四、远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2、矫正:,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配戴

36、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1998-2003硕放中学学生平均视力统计表,532,5.04,1998,1999,2000,2001,2002,2003,598,527,611,602,508,调查人数,平均视力,4.88,4.90,4.86,4.85,4.82,1998-2003硕放中学学生平均视力统计表,5.04,1998,1999,2000,2001,2002,2003,4.88,4.90,4.86,4.85,4.82,4.74,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

37、认真做眼保健操。 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小结:,一、人眼看物原理:,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三、近视眼及其矫正,四、远视眼及其矫正,保护我们的眼睛!,练习:,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胶片相当于_.拍照时,物体应在_ 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_、_的_像。 2、人的眼睛就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_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送到大脑,产生视觉。 3、患近视眼的眼睛晶状体突起,焦距_,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_(前/后)。此时,视网膜上_(能/不能)呈现清晰的像,应加_矫正后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4 、远视眼的晶状体比较扁平,焦距_,当物体发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一般成像于视网膜的_面,应加_矫正后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两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镜头,胶片,视网膜,变小,前,不能,凹透镜,凸透,变大,后,凸透镜,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