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达标训练(三)宋明理学(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柳宗元说:“浮图(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2“北宋儒学与其先宋儒学不同,故北宋诸儒实已为自汉以下儒统中之新儒。”此处“新儒”主要表现在()a继承了西周礼乐制度传统b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c吸收了唐代文化发展成果d借鉴了宋代北方民族文化3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a致良知b存天理,

2、灭人欲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4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苏丹红到三鹿假奶粉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再到2012年的蒙牛篡改生产日期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话“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5岳麓书院前厅左右两壁的石刻“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朱熹的这些题字反映了()儒家思想是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c d6(20

3、15北京高考)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c d7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属于()a道教 b佛教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8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

4、!心动才有幡动!”下面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中华读书网材料三陆氏

5、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4分)(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观点的主要分歧。(4分)(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4分)课时达标训练(三)1选d题干可以压缩成一句话:佛陀往往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意思是佛教和儒家思想出现和平共融的趋势,

6、故选d项。2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从而形成理学。故正确答案为b项。3选d“反省内心”是心学探求天理的方法途径,与此对应的应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4选d注意题干的限定时间是“古代”。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理”或“天理”,一般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封建伦理道德。故d项符合题意。5选a儒家思想到宋代发展到理学阶段,理学注重人身修养,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正确;理学的实质内容是儒家的伦理纲常,它以此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排除。故选a。6选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朝鲜来华使者认为王

7、阳明的学说“谤辱朱子”,他们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故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故说法错误。朱熹认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求理方法是“致良知”,故正确。心学是儒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统治需要而对儒学的发展,故说法错误。7选c根据材料信息“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即要从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体会真理(天理)的存在。这符合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选c。a、b两项与上述儒学思想不符,d项强调内心反省以寻求天理(良知)。8选c题干中乙徒的观点体现了一种“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而“宇宙便是吾心”强调了“心”是宇宙的本源,同样体现了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故c项正确。a、b、d三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9解析:第(1)(2)问,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第(3)问,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第(4)问,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