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无答案)_第1页
福建省永春县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无答案)_第2页
福建省永春县高二历史寒假作业2(无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文)历史寒假作业21某画家目睹了一桩谋杀案,依据该画家描摹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耄耋老翁,有人则认为是一位花季少女,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一台洗衣机。该肖像画的绘画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2、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3、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

2、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d老人与海 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b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d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5、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

3、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6、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娴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d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7、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 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 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8、1921年陈独秀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

5、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c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d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9、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 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阅读材料,10、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

6、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11、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7、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12、2014年1月,上官婉儿的墓志全文在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其中记载她曾强烈反对韦皇后支持下的安乐公主当“皇太女”。但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皇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以下说法较为合理的是a墓志与史书记载都存在主观性 b史书记载没有任何客观性c考古发现是唯一真实的证据 d文献和实物二重证据更可信13、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进化论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 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 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14(20分)阅读材

8、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约翰弥尔“实利主义”唱道于英,孔特之“实验哲学”唱道于法,欧洲社会之制度,人心之思想,为之一变。最近德意志科学大兴,物质文明,造乎其极,制度人心,为之再变。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失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节选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

9、二 1922年罗素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他一反当时西方人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的藐视立场,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他说:“要判断一个社会的优劣,我们必须不仅仅考虑这个社会内部有多少善与恶,也要看它在促使别的社会产生善与恶方面起何作用,还要看这个社会享有的善较之于他处的恶而言有多少。如此说来,中国要胜于我们英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科学。中国的艺术、文学、风俗习惯绝不亚于欧洲人。” 罗素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述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罗素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的原因。他对中国文化弱点的认识你

10、是否同意,说出你的理由。(14分)15(12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剧烈,思想界对中西学态度也不尽相同,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序号观点1“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2“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5“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6“我人今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