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环烃(4学时).ppt_第1页
第4章环烃(4学时).ppt_第2页
第4章环烃(4学时).ppt_第3页
第4章环烃(4学时).ppt_第4页
第4章环烃(4学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环 烃 Cyclic hydrocarbon,环烃的分类,第一节 脂环烃 (alicyclic hydrocarbon),本节包括以下内容: 一、脂环烃的定义、分类 二、脂环烃的命名和异构 三、脂环烃的物理性质 四、脂环烃的化学性质,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1、脂环烃的定义:指碳干为环状而性质和开链烃相似的烃类。 2、分类:,小环(34C),普通环(57C),中环(812C),大环(12C 以上),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3、脂环烃的命名 (1)与烷烃类似,在烷字前加一“环”字。例:,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2)环上有取代基时,使取代基的位次

2、尽可能小。有二个以上不同取代基时,根据次序规则,较优基团给以较大编号。例:,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3)含双键的脂环烃称为环烯,当环上既有取代基又有不饱和键时,不饱和键以最小的号数表示。,(4)简单的环上有较长的碳链时,将环当取代基。,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例如:,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5)其它形式的环状化合物。,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4、脂环烃的异构 (1)碳链和骨架异构: 四个碳原子的环烷烃有二个异构体:,五个碳原子环烷烃有五个构造异构体:,一、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异构,(2)立体异构 构造相同,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

3、列方式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立体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是立体异构体的一类。立体异构体的构造相同,而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即构型不同。,二、 环烷的结构,1、环丙烷的结构特点:平面结构、 环中C-C键形成一种弯键结构、环有“张力”。 根据现代共价键概念.若以sp3轨道成键,其夹角要求应是109.5,在环丙烷中,碳原子之间的夹角为60,碳原子之间的键轴和轨道的轴无法在同一条线上,环碳之间只得形成一个弯曲的键(香蕉键),使整个分子像拉紧弓一样,有张力。这种由于键角的偏差引起的张力称做角张力,这样的环叫做 “张力环”,二、 环烷的结构,二、 环烷的结构,2、环丁烷的构象:非平面结构、C-C键也是弯曲的,C

4、-C-C键角约111.5。 环丁烷的四个C不在同一平面,从而碳碳之间的杂化轨道可趋向于正常的键角和最大程度的重叠。,环丁烷的构象,二、 环烷的结构,信封式 半椅式 环戊烷构象,3、环戊烷的构象:非平面结构,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在环己烷分子中,C原子是sp3杂化。六个C不在同一平面,C-C 键夹角保持109.5,因此环很稳定。其有二种极限构象: 环己烷有两种极限构象: 一种象椅子故叫椅式 另一种象船叫船式。,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1、椅式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2、船式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3、直立键(a键)、平伏键(e键) 与分子的对称轴平行的键叫直立键或

5、a键(axial bond),与直立键形成接近109.50夹角的键,叫平伏键或e键(equatorial bond),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4、构象转化 一个椅式构象也可以通过C-C键的转动而变为另一个椅式构象,这种构象的互变,叫转环作用。是由分子热运动所产生,而不经过碳碳键的破裂,在室温时,就能迅速转环。在互相转变中,a键都变成了e键,同时,每个e键也变成了a键。,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5、环己烷衍生物的稳定构象 (1)环己烷一元取代物中,处于e 键的取代基较为稳定,能量较低。 原因:a 键取代基和在环同一边相邻的两个a 氢

6、原子距离较近,它们之间存在着斥力。,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基团之间的斥力作用:,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2)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取代都在e键,尤其是较大的取代基以e键与环相连为最稳定。如,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6、环己烷的顺反异构 当环己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取代基时产生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取代基在环面的同侧时为顺式异构,取代基在环面的异侧时为反式异构。 在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每个碳原子上各有一个a键及e 键,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的a键( e 键)方向相反,而相隔一个碳原子上两个a键( e 键)方向相同;对位(1, 4

7、) 两个碳原子a键( e 键)方向相反。,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顺-1,2-二甲基环己烷 反-1,2-二甲基环己烷,如:1,2-二甲基环己烷的顺反异构体:顺式:a e 型,反式:a a 型 或 e e 型。,三、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顺反异构的平面形式表示法,四、 脂环烃的物理性质,环烷烃不溶于水,比水轻,其熔点、沸点、和密度都较含同数碳原子的开链烷烃高。 开链烷烃可以比较自由的摇动,分子间“拉”得不紧,容易挥发,所以沸点低一些。由于这种摇动,它比较难以在晶格内作有次序的排列,所以它的熔点也低一些。环烷烃排列得紧密一些,所以密度高一些。,五、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1、催化氢化:小环烷烃与

8、烯烃相像可以与H2 、 X2 、 HX 反应,它与氢、卤素、卤化氢都可以发生开环作用,因此小环可以比作一个双键。不过,随着环的增大,它的反应性能就逐渐减弱,五元、六元环烷烃,即使在相当强烈的条件下也不开环。,五、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五、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2、与溴的作用,五、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3、 环丙烷不同于烯烃对氧化剂较稳定,可用KMnO4溶液来区别烯烃和环丙烷类化合物。,五、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4、五、六元环或高级环烷的性质与烷烃相似,它们不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是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第二节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 定义:原指

9、由树脂或香精油中取得的一些有香味的物质,如苯甲醛、苯甲醇等,由于这些物质分子中都含有苯环,所以将含有苯环的一大类化合物叫芳香族化合物。,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1、单环芳香烃 包括:苯、苯的同系物和苯基取代的不饱和烃。 (1)命名和异构: 1)一取代苯只的一种,没有异构体。 简单烃基苯命名是以苯环作为母体,称为某烃基苯(“某”字可略去),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如烃基较复杂,即取代基较多,或有不饱和键时,也可以把链烃当作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芳基: 当芳烃分子消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原子团叫芳

10、基(aryl group),用Ar表示 C6H5-叫苯基(phenyl group)。可用Ph表示。 C6H5CH2- 叫苄基(benzyl group),可用Bz表示。,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2)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有三种异构体,可以用邻(o-)、间(m-)、对(p-)表示,或用1, 2- 1, 3- 1, 4-表示。,1,2-二甲苯 邻-二甲苯 o-二甲苯,1,3-二甲苯 间-二甲苯 m-二甲苯,1,4-二甲苯 对-二甲苯 p-二甲苯,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3)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用数字表示位置,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4)IUPAC规定: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

11、苯乙烯等也可作为母体。,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5)当两个取代基相同时,则以苯为母体。,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2. 多环芳香烃 定义: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苯环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1)联苯类:苯环之间以一单键相连。,1,3-联三苯,1,1,3,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2)多苯代脂肪烃:脂肪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苯环取代的产物。,1,2二苯乙烯,三苯基甲烷,一、芳香烃的分类、异构及命名,(3)稠环芳香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彼此共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萘,蒽,菲,二、单环芳烃,1、苯的结构的推测: a) 19世纪初发现苯的分子式为C6H6,符合CnH2n-6通式。 b) 不

12、被高锰酸钾和溴氧化 c) 与溴不发生加成反应,而为取代反应,且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1.苯的结构的推测:,1. 苯的结构的推测:,1. 苯的结构的推测:,凯库勒曾用两个式子来表示苯的结构,并且设想这两个式子之间的摆动代表着苯的真实结构:,凯库勒式并不能确切地反映苯的真实情况。,1. 苯的结构的推测:,根据现代物理方法(如X射线法,光谱法等) 证明了苯分子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构型,键角都是120o ,碳碳键的键长都是0.1397nm。,1. 苯的结构的推测:,按照杂化轨道理论: 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互相沿对称轴的方向重叠形成6个C-C 键,组成一个正六边形。 每个碳原子各以一个sp

13、2杂化轨道分别与氢原子1s轨道沿对称轴方向重叠形成6个C-H 键。 由于是sp2杂化,所以键角都是120o,所有碳原子和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1. 苯的结构的推测:,(d) 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垂直于 键平面的p轨道,每个p轨道上有一个p电子,6个p轨道组成了大键,形成“环闭的共轭体系”。 该体系特点:p轨道的重叠程度相等,形成一个离域的电子云。,1.苯的结构的推测:,2、苯的物理性质,一般为无色有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相对密度在0.86-0.93,是良好的溶剂,有一定的毒性。,3、苯的化学性质,芳香性: (a)化学性质上的解释:相当稳定,不易被氧化,不易进行加成反应,易发生取代反应。 (b

14、)从结构上: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必须有一个封闭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的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在平面的上下两侧有环状离域的电子云,且组成该电子云的p电子数必须符合4n+2规则(n为0,1,2等)此规则叫做休克尔规则。,3.苯的化学性质,(1)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3. 苯的化学性质,1)卤代(halogenation):苯环上的氢被卤素(X)取代的反应叫卤代反应。,3. 苯的化学性质,溴代反应机理:,3. 苯的化学性质,2)硝化反应(nitration):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3. 苯的化学性质,硝化反应机理: (a)

15、 硫酸的作用:产生硝基正离子,硝化反应历程,(b) 硝基正离子进攻苯环的键,生成了络合物: (c) H+很快消除,恢复苯环结构.,3. 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多硝化及甲苯的硝化:硝基苯难硝化、甲苯易硝化,3. 苯的化学性质,3)苯的磺化:苯环上的氢被磺酸基(SO3H)取代的反应。反应特点:可逆。,反应历程:,3. 苯的化学性质,3. 苯的化学性质,)Friedel-Crafts 反应 (a)烷基化反应(Alkylation):芳香环上引入烷基的反应,叫做烷基化反应。 催化剂:无水AlCl3、FeCl3等 烷基化剂:RX、ROH、ROR、RCH=CH2等。 反应特点:可逆,易发生多元取代,发生异构化

16、。当苯环上含有硝基(NO2)等吸电子基团时,不发生烷基化反应。,3. 苯的化学性质,烷基化机理:,3. 苯的化学性质,在烷基化反应中,当所用的卤代烷具有三个碳或更多碳原子时,经常发生重排。,3. 苯的化学性质,解释:在进攻苯环之前,最初产生正丙基碳正离子是不稳定的,因而迅速重排成更为稳定的异丙基碳正离子。,3. 苯的化学性质,(b)酰基化反应(Acylation):芳烃上的氢被酰基(R-CO-)取代的反应。催化剂:无水AlCl3, 酰化试剂:酰氯、酸酐等。 反应特点:不可逆,不发生异构化,不发生多元取代。,3. 苯的化学性质,酰基化机理:,3. 苯的化学性质,)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第一步:试

17、剂解离出亲电的正离子E+ 。 第二步:E+进攻苯环时,与苯环的电子作用生成络合物,这种作用是很微弱的,并没有生成共价键。 第三步:生成络合物。 第四步:失去一个质子,而恢复芳香结构。,3. 苯的化学性质,3. 苯的化学性质,(2)加成反应 1)催化氢化,2)加氯,3. 苯的化学性质,(3)氧化反应 1)苯环侧链的氧化,当苯环上侧链(R)含有氢时都生成苯甲酸;当苯环上侧链不含有氢时,在相同条件下不发生反应。,3. 苯的化学性质,2)苯环的氧化,3. 苯的化学性质,(4)烷基侧链的取代 游离基历程:,4.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甲苯硝化时,硝基主要进入甲基的邻位和对位;硝基苯硝化时硝基主要进入原

18、有硝基的间位。我们把苯环上原有的甲基和硝基称为定位基。 根据原有取代基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即新基导入的位置和反应的难易),通常把定位基分成三类: 第一类 (邻、对位定位基) :与苯环相连基团对苯环有致活作用,使反应容易进行,并使新导入基主要进入苯环的邻、对位。 邻对定位基的致活作用顺序为: N(CH3)2、NH2、OH、OCH3 、NHCOCH3、OCOCH3 、CH3 。,4.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第二类 (间位定位基) :与苯环相连原子带有正电荷或吸电子基团,对苯环有致钝作用,使反应难于进行,并使新导入基进入苯环的间位。 间位定位基的致钝作用顺序为: 第三类:使反应较难进行,又使

19、新基导入邻位或对位。 如:F、Cl、Br 、CH2Cl,4.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二元取代苯,第三个基团进入的位置决定于已有的两个基团的性质和空间位阻等,例如:,OH NO2,邻对基起主导作用,NHCOCH3 CH3,致活大的起主导作用,4.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4.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分子中电子密度的分布的改变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叫电子效应,根据作用方式分为: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 (1)诱导效应: 在多原子分子中,一个键的极性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力沿着键传递,但随着距离的加大而迅速减弱,这种作用叫诱导效应。分为:亲电子(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诱导效应。,5.

20、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2)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是由于相邻p轨道的重叠而产生的,除共轭外,还有 p-共轭及超共轭效应。,特点:电子沿共轭链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只要共轭链不中断就一直传递下去。,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共轭体系的分类:,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例如:p-共轭,p电子朝着双键方向转移,呈供电子效应(+C)。,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实例: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同作用对偶极距及键长的影响 氯乙烯分子中存在着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共同作用。,6.831030C.m,4.81030C.m,键长0.177nm,键长0.169nm,5. 定位规律与电子效应,苯环定位规律电子效应的解释 苯环上连有不同取代基时,取代基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