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第2课,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目标导航,1.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重点) 2.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难点) 3.理解卡尔文的先定论和其思想的激进性以及亨利八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难点) 4.认识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重点),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壹,1.背景 (1)德国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为教会的盘剥提供了极大方便。 (2)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引起德国各个阶层对教会的普遍不满。 (3)1517年,受教皇委派的特使在德国以各种卑劣手段兜售 。,一、“奶牛”的愤怒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答 案,赎罪券,天

2、主教会对西欧人的精神控制、政治迫害与经济掠夺,充分证明它已成为西欧社会发展的障碍,宗教改革在所难免。,2.概况 (1)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 ,主要反对推销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 ”,个人信仰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由此圣经被置于 的地位。 (3)马丁路德提出了“ 皆为祭司”的思想,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 的特权地位。 (4)提出要建立一个 教会,简化教会仪式。 (5)主张建立 教会,把德国教会置于一位德国总主教的管理之下,由 主持召开宗教会议。,答 案,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至高无上,代言人,信徒,廉俭,民族,世俗当局,3.影

3、响 (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 (2)1555年 签订,确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答 案,奥格斯堡和约,马丁路德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国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所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因信称义”的主张又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1.概况 (1)卡尔文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提出 。这种思想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 的利益。 (2)卡尔文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 教会;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 2.影响 (1)1541年,在卡尔文推动下,日内瓦建立了共和

4、性质的神权国家。 (2)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二、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答 案,新兴资产阶级,民主,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有先定论、民主教会、共和式神权国家,其主张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需要,因而卡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1.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1)表现: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 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议会还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2)特点:最高首领是国王而不是 ,教区按 划分, 取代拉丁语成为

5、做礼拜时使用的语言。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与天主教基本保持不变。 2.清教运动 由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很不彻底,随后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的更加激进的宗教改革思潮,主张奉 为最高权威,进一步清除 残余。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 的重要力量。,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答 案,国王,教皇,行政区,英语,圣经,天主教,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1.背景 (1) 开辟后,尼德兰地区成为

6、联系北欧和大西洋航路的枢纽,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 , 在这里赢得众多信徒。 (2)西班牙国王极端仇视新教,在尼德兰四处建立 ,残酷迫害所谓异端分子。 2.性质 是一场具有 革命和 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概况 1566年8月,尼德兰人民发动起义,尼德兰全境爆发了反对 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答 案,新航路,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宗教裁判所,资产阶级,民族独立,西班牙,4.结果 经过40多年的斗争,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 ,并很快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强国,海外贸易迅速增长,被称为“ ”。,答 案,共和国,海上马车夫,(1)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7、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打破原来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会的反映,尼德兰宗教改革带来了民族独立。 (2)从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特点上看,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体现了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的领导者、改革内容、改革程度等各有不同。,1.背景 (1)欧洲各国的 ,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实行改革。 2.概况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

8、团体,破坏宗教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是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答 案,宗教改革,耶稣会,3.作用 通过内部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 。,答 案,困境,天主教会的内部改革是在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挽救其地位的一种措施。,1.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 运动,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3.宗教改革促进了 语言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4.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 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六、改革冲击波,答 案,思想解放,民族,新兴资产阶级,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

9、,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1)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是对天主教会的罗马教皇特权的否定,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思想统治,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在西欧得到迅速扩展,但相对罗马教皇和教廷而言,都是不同程度地反对教会思想专制的反封建斗争。 (3)宗教改革思想理念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谋求经济发展和自身解放的政治经济诉求。 (4)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返 回,深

10、化探究,贰,史料一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仅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史料二卡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主题一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史料解读 史料一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的力量。 史料二体现了卡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主张通过信仰上帝,而不是通过迷信教会获得灵

11、魂的救赎,体现了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二,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提示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卡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提 示,(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主张的不同之处。,提示卡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卡尔文教主张“先定论”。,史论总结,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12、 (2)不同点 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卡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卡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卡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卡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卡尔文的主张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史料一卡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最大胆

13、分子的要求卡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 史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解读 处划线部分指资产阶级激进派。 处划线部分指从宗教组织、宗教仪式两方面总结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的变化。,主题二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卡尔文教比路德教有何重大进步?,提示卡尔文进

14、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提出了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提 示,(2)结合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提示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史论总结,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影响 政治: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

15、,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返 回,达标检测,叁,1.这幅作品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 b.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背景下 c.法兰西启蒙运动的高潮阶段 d.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统治时期,答 案,1,2,3,4,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神圣罗马帝国”可知该事件发生于德意志,由时间“1618年”及材料中“新教徒”可知与宗教改革有关,故b项正确。,解 析,2.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

16、共同点有 信仰得救圣经是最高权威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 a. b. c. d.,答 案,1,2,3,4,3.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答 案,1,2,3,4,4.以下是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3,4,(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答案说明: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皇出售赎罪券的错误行为;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解 析,答 案,解析“煽动家”主要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等方面分析作答;“摧毁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