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西桂林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西桂林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40题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脚踏翻车、高转筒车说明了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进步。脚踏翻车、高转筒车都是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多样化。d项正确。这与水患治理无关,故不选a项;经营方式指的是集体劳作或个体经营,故不选b项;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不属于水利设施,故不选c项。本题选d项。2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2、.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人善治之”体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a、c、d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3唐代宗大历二年“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明代永乐元年“命宝源局铸农器”。由此可确认,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a.支持了民生b.具有垄断性c.为皇室服务d.技艺水平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材料中的“京兆府”和“宝源局”都具有官营性质,而“以溉水田”和“铸农器”说明官营手工业部分支持百姓的农业生产,也就是支持民生,故选a项。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

3、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柔铁屈盘之生铁陷其间”可知该方法是将生铁和熟铁按比例混合锻打,即灌钢法。该项技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5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和中国古代制瓷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4、荷兰崛起于17世纪,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世纪初,此时的中国处于明末。据此可知,该船沉没时间最早应为明末,c项正确。元朝时期开始烧制成熟的青花瓷,a项错误;b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不符;d项时间过晚。6下列言论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经济政策的是a.“是故工商盖皆本业也”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乡农卖丝争赴市(场)”d.“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b项正确。其他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商业的重视,故不选。本题选b项。7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

5、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c.发展商品经济d.强化社会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控制的一种手段,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户籍制度无关,均排除。8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末苏杭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由表格中“工场工人”“工场主”可知当

6、时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雇佣工人以及工场主。这说明该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故本题选d项。9“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知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等内容,故选a。10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

7、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注意题干时间“1897年”,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符合题意。11据中国社会通史论述:在全国煤炭开采中,机械化开采的比重,民国初年为57%,1937年已上升到83%;1912年机械化采煤量占总开采量的30.6%,1937年占89.3%。这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得益于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颁布金圆券发行办法,金融市场稳定d.帝国主义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8、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初年到1937年,中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在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c两项在解放战争时期,故不选;帝国主义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故不选d项。本题选a项。1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著作,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a.工业化的实现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独立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不

9、懈的努力,故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的主要追求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国家富强即工业化的实现,发展资本主义,故不选a、b两项;d项更体现民主化历程,与 “产业革命”关系不大,故不选。本题选c项。13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可知,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1912

10、1936年。d项符合题意。14某篇评论曾说:“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该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a.1905年的民报b.1915年的青年杂志c.1922年的申报d.1946年的解放日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评论应发表于抗战胜利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使上海“美化”了,故d项正确。15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

11、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可判断出答案为b。16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a.高速度b.高指标c.浮夸风d.共产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相关内容。据材料“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批评高指标,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7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

12、经小组会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可见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b.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c.变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全面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反映的是综合平衡的思想,结合时间“1962年”可知,这是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提出后。故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故本题选b项。18.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社会的思想动荡。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

13、奋斗目标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前进c.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中共“十二大”上,a错误;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错误;从“引起了社会的思想动荡”可知,当时民众并未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d错误。b正确。19“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

14、建设的有关内容。题干强调邓小平南方谈话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史实,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解决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问题,使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答案为c。20下列历史现象反映了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洋葱进入老百姓的饭桌b.粤菜等四大菜系的形成c.中国人开始经营西餐馆d.中餐与西餐并行于中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饮食变化。洋葱进入百姓餐桌是西方饮食文化对我国传统食俗产生影响的直接表现。a项正确。粤菜属于中国食俗,故不选b项。中国人开始经营西餐馆是一

15、种商业行为,不能体现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故不选c项; d项也不能体现,故不选。本题选a项。2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辛亥革命后发起了剪辫运动,“辫线斜拖三尺短”的情况虽然还有存在,但已经不是社会风尚。故选c。22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其中“乘客不分男女座

16、”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引文类(诗词)历史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读懂诗词等材料的意思。在读懂的基础上翻译成白话文,材料中“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解答此类题目还需要对诗词的背景,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结合题干中“1924年12月”这一时间信息可以看出,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所以本题选b。23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

17、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以报纸的功能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能教民智渐开通”说明了报纸具有教化功能,故答案是c项;a、b、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4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题干“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故本题选b项。25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a.商业危机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