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2017.1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与下表内容相符合的制度是 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现象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特点传贤 公天下实质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a禅让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2.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就重视寻根祭祖活动。与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3.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
2、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c西汉 d宋代4.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5.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 贵族生活腐化b. 血缘色彩浓厚c. 社会等级森严d. 音乐发展迅速6.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
3、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b洞悉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8.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9.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10. 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
4、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位世袭b皇权至上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帝独尊11.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知人善任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分化事权12. 嘉定二年(1209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
5、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c枢密院 d军机处13. 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14. 阅读下表,从秦朝九卿到唐朝六部职能的变化表明 秦朝九卿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太仆掌奥马廷尉掌刑辟典客掌诸义蛮夷宗正掌亲属治粟内史掌谷货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唐朝六部吏部 掌全国文官的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户部 掌国家田、户、钱、谷、税收之政令礼部 掌国家礼仪、科举及学校之政令兵部 掌武官任免与军事行
6、政刑部 掌国家司法行政与重大案件的审判工部 掌全国农田水利、工程营建及工匠管理之政令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b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转变15.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16. 明初,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1 600
7、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a直接对皇帝负责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17.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直接促成军机处成立的原因是 a筹划西北军务 b保持机密 c加强中央集权 d加强君主专制18.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简:机构精简b. 速:办事效率高c. 开:决策的开放性强d. 专:皇帝乾纲独断19.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 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 君主
8、名号不再避讳20.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制衡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制衡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二、材料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
9、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6分)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8分)(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10、问题?(3分)(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3分)22.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
11、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明)于慎行读史漫录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制的主要特点(6分),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他们的职权有何差异?(6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高一历史答案1-5 ababc 6-10 bdadd 11-15 acccb 16-20 aacbc21.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6分)选官标准: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选官方式:由推荐到考试。(2分)(2)问题:科举制存在弊端。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品德。(3分)(3)启示:用人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选拔人才要注意公平、公正,德才兼备。(3分)22.(1)特点:相权三分、集体议政、职责分明、互相制约。(6分)作用:三省相互牵制、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分工明确又密切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立式薄膜干燥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规程
- 2025-2030年中国日用瓷器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食品零售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路径实践
- 养生知识教学课件
- 能源资源高效调配技术研究与实践
- 智能家电产品安装调试手册
- 大连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件
- 微生物组诊断试剂盒行业成功案例分析
- 工业分析94课件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试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二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附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竣工工程安全评估报告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前强化模拟练习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 叉车司机证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房屋永久居住权协议书(2篇)
- 《问诊与体格检查》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合成氨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