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监测2017监测方案重点和工作要求.ppt_第1页
AFP监测2017监测方案重点和工作要求.ppt_第2页
AFP监测2017监测方案重点和工作要求.ppt_第3页
AFP监测2017监测方案重点和工作要求.ppt_第4页
AFP监测2017监测方案重点和工作要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FP监测相关工作介绍,邯郸市免疫规划科 2017.08,主要内容,第一部分、AFP监测知识要点 第二部分、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第三部分、考核和日常工作要求,AFP监测知识要点,一、AFP病例的定义1,AFP 是 Acute 急性 Flaccid 弛缓性 Paralysis 麻痹(瘫痪) 即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一、AFP病例的定义2,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AFP不是单一的疾病,可见于不同的病因和多种疾病。AFP监测是一种症状

2、监测, 我们流病人员不是很有审核的责任吗?医院应该报,报上来我们审核发现不符合AFP的定义,我们可以排除AFP,但必须在备注里标明排除原因,三、AFP病例的种类,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格林巴氏综合征(GBS);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多神经病(药物性、毒物性、原因不明); 神经根炎;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注射引起); 单神经炎; 神经丛炎; 周期性麻痹(包括高钾性、低钾性、正常钾); 肌病(重症肌无力、中毒性肌病、原因不明); 急性多发性肌炎; 肉毒中毒; 四肢瘫、截瘫、单瘫(原因不明) 短暂性麻痹。,这是常见的一些疾病,但不仅仅限于这些疾病,近年来有手足口引

3、起的AFP,也比较常见,仅低于GBS,四、特殊情况,我们区县级流病人员遇到医院报告的这种病例,该怎么办?,流病人员有审核的职责,医院报告了,我们在审核时发现如果不符合AFP的定义,我们可以排除AFP,但必须在备注里标明排除原因,便于解释。,医院临床诊断:脊髓炎,非AFP,1. 脑部病变(如脑瘫、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脑积水等)不作为AFP病例报告。 2. 慢性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不作为AFP病例报告。 3. 单颅神经损伤(如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等)不作为AFP报告。 4. 有明确原因如车祸、高空坠落等无发热肌无力等情况不作为AFP病例报告。 5. 周期性麻痹要报告,麻痹日期从此次急

4、性发作日期算起,在病历中要详细描述以往病史,注明就诊过的医院,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决定病例报告和调查情况。,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的鉴别,假性麻痹,临床医师面对每一例AFP患者,除了要获得详尽可靠病史,首先要认真排除假性麻痹(由骨关节疾病所致的运动障碍),然后才能确定为真性麻痹。根据神经定位不同,应进一步区别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痉挛性麻痹),还是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弛缓性麻痹)。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与严重的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可有一过性休克期(因其临床表现与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很相似,故这类疾病应作AFP病例报告),五、不合格标本AFP病例,定义 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没有采集到双份标本; 两份标本采集时间间隔不足

5、24小时; 每份标本重量不足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 标本未按要求带冰冷藏运送。,要求 需要采集5份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原则上要求是5岁以下,近6周内没有接种过脊灰疫苗的儿童。 免疫史3次或免疫史不详的5岁以下儿童,即为高危病例,处置要求见“高危病例”,参照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高危AFP病例,定义 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 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要求1 市、县级成立联合调查小组,其成员除要有熟悉AFP监测的流行病学专家外,至少要有一名熟悉AFP诊断的儿科或神经内科医生。 核实诊断;了解发病过程、治疗过程;了解病例

6、周围儿童发病情况 详细填写个案调查表,参照高危AFP病例调查报告和集聚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高危AFP病例(续上),要求2 需要采集5份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原则上要求是5岁以下,近6周内没有接种过脊灰疫苗的儿童。 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在病例所在村(或可能的感染地点)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至少30名5岁以下儿童,若本村儿童不足30名,要调查此年龄段的所有儿童。 AFP病例主动搜索:在病例所在县的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病例所在村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调查了解本地和病例周围儿童AFP病例的发生情况。 撰写高危AFP病例调查报告,六、AFP病例报告方式和内容,报告方式-关于

7、启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通知 各级具备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对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者传真形式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内容 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 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一)AFP主动监测用表格,表3: AFP病例旬报汇总表 (县、市级通用)填报单位(章)

8、200 年 月 旬,* 报告单位: 县级报表填写所辖区的AFP监测医院; 市级报表填写所辖区的县级疾控机构和本级负责的监测医院。 * 报告状态: 1及时报告、2迟报、3缺报,表4 : 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填报单位 年 月,(二)AFP主动监测医院,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 县级及以上AFP主动监测医院的确定及县级疾控机构开展主动监测工作的要求要严格按照方案规定执行。 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也应定期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三

9、)主动监测工作的内容,(1)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 (2)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 AFP主动监测医院应于次旬2日前、以报表形式向辖区县级疾控机构报告“AFP监测医院旬报表”(附表,表2);AFP主动监测医院如经过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 “零” 病例报告。县、市级疾控机构分别于次旬3、6日前以网

10、络数据库形式逐级上报“AFP监测医院旬报汇总表” (附表,表3)。 县级疾控机构对监测医院进行AFP病例主动监测时应填写“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附表,表4),并于次月3日前将上月主动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形成汇总数据,通过网络逐级上报。,七、病例调查,个案调查 :接报48h内,按个案表项目调查、临床检查、填写上报。及时、完整、准确。 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 :详见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卫疾控免疫1999第63号)。 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等的调查: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除进行个案调查外,还应到病例居住地

11、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当地OPV接种情况,并结合其年龄、临床表现等特征,判定其危险性,决定其后续关注程度。调查内容详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另行下发)。,八、标本采集和运送,1AFP病例标本的采集 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 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2接触者标本的采集 (1)AFP病例接触者:以下情况应采集AFP病例的5名接触者(原则上5岁以下)大便标本。 1)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的省; 2)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 3

12、)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 4)死亡的AFP病例。 (2)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接触者 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3原始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市级要求4天。 (2)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九、AFP病例随访,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及时对所报告的AF

13、P病例进行随访。 要求由县或市级专业人员亲自访视病人并仔细检查,认真填写随访表(方案附表表6),杜绝电话随访和委托乡、村医生或他人随访。 在随访时要了解病例出院诊断并在随访表上注明。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发生75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市、省级要及时将随访结果录入到数据库中。 今后凡是发现AFP病例随访表填写与病例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如病例麻痹60天后明显存在残留麻痹,而随访表上却标明完全恢复),省将一律予以通报批评。,二、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AFP病例网络直报方式,1.具备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中填写

14、传染病报告卡,初报的AFP病例,均以【1.临床诊断病例】录入,“其他传染病”中选择“9825,AFP”;,3.填写其他信息:病例归属(本地、异地)、麻痹日期、麻痹症状、来现就诊地日期、现就诊地住址等,异地病例填写内容较本地病例多:来现就诊地日期和现就诊地住址,疾控机构审核AFP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大疫情AFP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日浏览辖区内大疫情系统AFP病例报告情况,发现AFP病例报告后,应立即与报告单位联系核实 如核实为误报告,则按照大疫情要求,联系报告单位删除AFP病例报告卡。,AFP病例纳入专病系统管理,纳入(县级) 24小时内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专病管理; 48小时内开展个

15、案调查; 调查开始后48小时内填报流行病学信息(临床症状和体征、就诊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免疫史); 及时填报标本采集和病例随访信息。 审核-表示数据无误可以进行指标分析,锁定数据 各级数据信息填写无误后,点击审核 市级审核辖区内县级数据,无误后点击审核 省级审核为定案审核。 驳回-审核后的数据本级无权修改,如需修改,需申请上级驳回。(确保数据准确),报告卡审核-本地与异地,报告地:医院名称,病例类型:AFP、非AFP,病例所属:本地还是异地,病例分类:临床诊断病例,核实填写的是户籍地还是现住址,报告卡纳入专病,1、县疾控机构应该有专人负责AFP专报系统,每日“按现住地址浏览”,发现有新报告病例

16、,必须及时跟进调查 2、必须标注病例类型,如诊断为非AFP,要及时订正病例类型 3、经核实确实为AFP,应在48小时之内录入个案信息,并及时采集标本送检,没有填写疾病类型,是AFP,还是非AFP,或是其它疾病,截止11月21,该病例未进行流调,未录入个案信息,异地病例的管理-“转院”操作,异地AFP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的AFP病例。如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5天以上,则不属于异地AFP病例。异地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异地病例可分为跨省异地AFP病例和本省异地AFP病例(跨县或跨市)。 -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 “转院”是指异地就诊病例离开病例报告地需要转出时

17、进行的操作,本省跨市病例由市级CDC完成,跨省就诊病例由省级CDC完成。 操作流程:病例报告地县级用户将病例纳入AFP专病系统,修改病人现就诊地,才能进行转院操作。 市级/省级用户点击【转院】操作后,报告卡将被转到病人现就诊地与点击【转院】操作同级别的用户,即由市级CDC进行【转院】的病例由转入地的市级CDC【收治】,省级CDC进行【转院】的病例由转入地的省级CDC【收治】。 市级用户只能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市与市之间的转院,省级同理;所转至地区由现就诊地址决定。,删卡-重卡、误报告卡片,1、进入“详细”,2、取消专病管理,3、进入大疫情,删卡,免疫史录入提示,1、免疫史必须要核实和填写,尤其是5

18、岁以下儿童。 2、对于5岁以下未采集到合格便标本的 病例,如果免疫史不详,分析自动划为“高危AFP病例”,随访信息录入提示,1、注意麻痹部位、症状要与前期个案调查对应 2、必须标注出院诊断,如诊断为非AFP,要及时订正病例类型 3、随访日期必须在麻痹日期60天后 4、必须填写随访表送达省级时间(日期填写为录入随访表的日期),随访表,系统根据录入随访的时间自动生成,随访信息一旦录入保存,便被系统锁定,不能再做任何修改,因此必须认真核对信息,确保真实准确,合乎逻辑。,认真核对,功能模块介绍-接触者信息录入,接触者浏览:,在报告卡浏览的查看部分增加接触者的操作模块,如下图:,并在接触者的操作页面增加

19、关联病历信息,点击患者姓名或者病历编号,可以关联到病历的详细信息部分,如下图:,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各地要及时根据指标完成情况,找出监测环节存在问题对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督导,专报系统信息录入存在问题病例类型选择错误,报告卡与个案录入问题-病例类型与初步调查矛盾,病例类型为AFP,初步调查为何“否”,应填写“是”,病例类型为非AFP,初步调查为何“是”,应填写“否”,及时性问题一,这是2014年2月12日截图,距离报告日期已经20天,及没有纳入专病,也没有后续的调查信息,事实上这个病例1月22日开展调查,1月25日、26日采集标本,1月27日送省CDC检测,纳入专病不及时 个

20、案信息录入不及时,及时性问题二,收治时间距离转出时间长达12个工作日,远远超出2个工作日的规定时限,收治不及时,AFP病例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个别地区AFP病例监测质量不高,监测系统运转指标不达标。 部分医院相关科室临床医生缺乏培训,AFP病例相关知识缺乏,AFP 病例报告管理职能科室工作管理不到位,部分医院存在漏报现象。 疾控机构主动监测工作不落实,不能及时发现医疗机构漏报病例。,部分个案表填写质量不高,有的内容自相矛盾 部分监测指标以区、县级市为单位不达标 主动监测还不够落实,主动监测报表不齐全 存在漏报 个别医院对AFP病例监测的了解几乎空白,小结 1,各级认真做好数据核查,及时填写各项信息 收到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调查后48小时内及时个案调查信息 收到异地报告病例后,及时调查病例脊灰疫苗免疫接种情况,5岁以下儿童接种依据尽可能提供接种证或接种卡及时补录免疫史信息, 及时录入标本采集信息、接触者标本采集信息,县级录入 审核、录入AFP监测数据 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