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历史名园 多视角下对北京历史名园新认识New Understanding of Beijing Historic Garden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魏瑞芳 / WEI Rui-fang李炜民 / LI Wei-min摘要:以不同阶段对历史名园的认识为主线,以提高历史名园的管理水平为目标,采用对比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整理对历史名园的传统认识及现代认识的基础上,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北京历史名园目前面临的管理问题。研究突破了园林学科的单一视角,跳出园林看园林,提出了采用物品分类理论、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及历史名园层级结构理论来探究历史名园目前
2、所遇到的功能叠加、游客超载、基础设施落后等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北京历史名园的管理水平,推动多学科对于历史名园的共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关 键 词:风景园林;北京历史名园;历史名园管理理论;准公共物品;历史名园层级系统文章编号:1000-6664(2014)08-0031-03中图分类号:TU 986收稿日期:2014-03-10;文献标志码:A修回日期:2014-06-30基金项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调研课题“历史名园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资助Abstract: With the main lin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famous gardens
3、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historic gardens, and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study and case study, and based on clearing up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understandings of historical garden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problems of Beijing historic gardens were studie
4、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such as econom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The study broke through the singl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review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and proposed the goods classification theory
5、, the resource value assessment theory and the historic garden hierarchical system theory to explor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functions overlaying, tourists overload, and backward infrastructures, which has a positive meaning i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Beijing historic gardens and promoting
6、 th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historic park.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historic garden; historic garden management theory; quasi-public goods; hierarchical system ofhistoric garden2011年,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以历史名园为核心的首都世界名园建设”的发展目标。对于历史名园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历史名园管理部门而言,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
7、命。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作为历史名园的重要管理部门,近几年围绕“构建世界名园体系”开展了系列相关的研究工作。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孟兆祯先生从历史地位角度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定义,认为历史名园是历史上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历史 而且延续至今都是功成名就的园子1。北京历史名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体系,其发展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周先生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分为了5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北京历史名园是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21世纪以来,特别生成期,对应殷、周、秦。著名的园林是殷周时期的章华台,始建于吴王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年)的姑苏台,秦代的上林苑、骊山宫等,西汉时期的甘泉宫、未央
8、宫、建章宫和兔园,东汉的园圃、菟园、诸园等。第二时期是转折期,对应两晋南北朝。著名园林有御苑铜雀园、华林园、芳乐苑是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及国家明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后,北京历史名园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与之相适应,作为历史名园的管理者对于北京历史名园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现状到理论、从单一视角到多学科视角这样一个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过程。以及林有园林诸园和玄圃等。第三时期是全盛期,对应于唐宋。著名的园园林大明宫、洛阳宫、禁苑、兴庆宫,行宫御苑西苑、上阳宫、1 传统视角下的北京历史名园概况我国的“历史名园”是以佛罗伦萨玉华宫、仙游宫,园林浣花溪草堂和庐山草堂等。第四时期是成熟
9、前中 “历史园林”的概念期,对应于明清时期。著名的园林有后苑、延福宫、艮岳和金明池为基础的。在我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和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中对 “历史名园”的定义为:历史悠久,知名度等,中原的园林环溪、湖园、董氏西园等,江南园林南园、水乐洞园等,元明清时期的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第五时期是成熟后期,31专题 历史名园 认为这会对历史名园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造成不良的影响,希望通过限制游客数量、提高门票价格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却苦于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依据,难以取得和游客的认同,而长期背负着巨大的管理压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从物品分类理论来解析历史名园本
10、身的属性,扭转 和公众对于历史名园在使用中的一些误区。物品分类理论是根据物品的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程度,将物品分为三类,即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图1 北京历史名园分布图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如国防和灯塔等,这类物品并不 多见,通常免费提供。私人物品是在使用上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介于前两者之间的
11、就是现实生活经常见到的准公共物品,他们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这些准公共物品分为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博物馆、公园等)与公共事业物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煤气等)。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历史名园(公园)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类,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对于历史名园的使用存在一个“拥挤点”,当游客数目达到该点之前,每增加一个游客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而达到该点之后,每增加一个游客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原有游客的效用减少;当达到容量的最大限值时(最大承载 量),增加额外游客的边际成本可能趋于无穷大。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在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下,他们总是
12、希望不断扩大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范围,不付费或者少付费来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搭便车的消费心理,造成对历史名园使用的福利“刚性”, 表现为历史名园内人满为患,造成对历史名园的过度使用,在管理成本增加的同时,影响历史名园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加之历史名园的独特性, 其所能提供的服务空间有限,不能像其他产品那样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供给,因此遵循历史名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拥挤点”之内是非常必要的。3.2 对于历史名园价值构成的认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对于北京历史名园所具有的丰厚价值和承载的对应清中叶到清末。当时的著名园林有、天坛、北海公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网师园和留园
13、等2。北京的历史名园基本都处于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其园林的设计构建、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都达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顶峰。这些历史名园在历史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现代视角下的北京历史名园目前北京历史名园的是原北京市园林局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2003年提出的,由位于中轴线上的历史名园、二三环路上的历史名园以及位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构成,包括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共21座(图1)。这些历史名园整体关联,不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而且构建了北市的骨架,奠定了北市发展的基础1。2011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北京的园林文化遗产远不只这21处,经
14、过统计新整理出园林13个,园林55个,寺观园林119个,还有15处含文物古建的园林,这202处园林也是北京园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夏成钢对这些新整理出的四大类历史名园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将为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坛庙园林、陵寝园林5类;将园林分园林分为王府园林、官宦园林、名人园林、会馆园林4类;将寺观园林分为佛寺园林、道教宫观园林、 寺园林4,这样的分类对于历史名园的登录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名园的管理部门与学术界对于历史名园研究的深入,推动了现代社会对于历史名园社会新功能的认识。历史名园在服务民生、建设世界城市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遇到了难得的发
15、展机遇。但是,目前历史名园的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北京历史名园普遍面临功能叠加、游客超载、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对于历史名园管理研究的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围绕历史名园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谈一些新的认识。重要功能已经是和公众的共识。但是,在调研中所了解的历史名园基础设施落后,职工收入偏低是不争的事实。丰厚的历史名园遗产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中发现,这与历史名园自身价值评估缺乏数量化有一定的关系。在以GDP 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历史名园价值和功能的数量化评价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其获得应有地位、争取发展
16、空间的必要条件。业内关于历史名园价值的研究非常多,如历史名园的艺术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各方面的要素共同组成了历史名园完整的价值5。这些价值分类方法的意义在于对历史名园功能的认识,而无助于其价值的计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对于环境价值的研究方法,根据环境价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6(表1),这种分类方法为3 多视角下对北京历史名园认识的扩展3.1 对于历史名园准公共物品属性的认识北京历史名园功能叠加、游客超载现象非常普遍。历史名园管理部门32观,201研究C与生王军.Historic Garden变、对保护的参与及社会资金对于历史名园的投入等。通过以上对历史名园层级
17、结构的分析,结合实地调研中历史名园的问题与现状,发现目前历史名园的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圈层,即传统的园林学科,而对于其他3个层面的问题研究甚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历史名园在管理与制度环境方面的问题凸显,对于管理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研究不足已经成为历史名:基础层(绿地组分)公园、森林、湿地、保护区规划设 计、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层(绿地系统)区域系统(山区、平原、城区、新城);要素系统(公园、风景区、湿地、保护区、森林、水系); 产业系统(文化、种苗、花卉、旅游、果树、蜂产业); 科技系统(植物引选育、养护技术、设备革新):管理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
18、理手段展的瓶颈,需要引起相关的研究工作。、学术界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尽早开展:制度层法律制度、资金投入制度:社会支持层社会参与、交流合作4 结语以上的这些认识是“历史名园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该课题中,对北京历史名园在传统上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文化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北京历史名园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尝试从管理者的角度引入了多种学科理论对历史名园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解析,形成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虽然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希望通过此文引起园林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服务员酒水知识培训
- 远程康复面试题及答案
- 医学二考试题及答案
- 切削加工考试题及答案
- 苹果手机面试题及答案
- 外企医师面试题及答案
- 小班跑的健康领域教案
- 墙报活动设计方案
- 路面钻洞修补方案(3篇)
- 装修设计格局改动方案
- 食堂装饰装修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银行对公业务基础培训
- 保险公司理赔质量控制制度
- JJF(京) 129-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 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 采购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2024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与答案
- 过氧化物酶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外科急腹症-李国刚
- 30题投资管理类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