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ppt_第1页
毕 业 设 计.ppt_第2页
毕 业 设 计.ppt_第3页
毕 业 设 计.ppt_第4页
毕 业 设 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 业 设 计,小功率信号发射器设计 学生:安军峰,摘 要:本文是小型低频信号收发器的设计。设计目标是完成简易的发射装置,接受装置由现成的普通收音机代替。本设计具有元器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功能完善的特点。 关键词:小型低频信号;收发器;设计,引言,目前,市场出售的调频、调幅(FM一AM)两频段半导体收音机,已较普遍被使用了。如果利用较少的费用,制作一个小型调频发射机(无线话筒),与带调频段的上述机器配合使用,既经济,又可解决电化教学方面以及指挥、调度等其它用途中的实际问题。这里介绍一种利用市售元器件及一些自制件即可制成的小型无线话筒发射机电路,它与上述几种接收机配合使用。该电路经多次实用证明,

2、效果比较满意。带调频波段(FM)的接收机,可接收88MHz-108MHz范围内的任意频率,下边介绍的小型调频发射机电路,也工作在这个频率范围内。,设计要求,本文研究简易调频发射机,电路要求越简单要好,方便使用为主,电源要求1.5V,可实现短距离信号发射。 (1)工作电压为1.53.0V。 (2)工作电流: 3 mA-6 mA。 (3)频率有88-108 MH z左右范围调节(调线圈)。 (4)工作频率稳定度较好。 (5)省电设计,不设开关。,设计用途,调频发射机除了用作无线话筒外,还可以用作实时监控动物踪迹、电话无线振铃、婴儿啼哭监视、电视伴音转发及无线呼叫门铃、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

3、、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方案论证,方案一: 电路图如图所示:,图1为振荡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的参考资料。由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原来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方案二: 图2为新编电子电路大全-通用模拟电路提供的参考资料。图中电路由晶体管VT1和VT2、电阻R2、电感L、电容C2和C3等组成,其功能是产生高频载波并进行调制发射。L与C2构成LC谐振回路,该回路具有选频作用,两个晶体管VT1、VT2

4、的集电极与基极互相交叉连接,并与L、C2选频回路组成高频振荡器。经C1耦合过来的音频信号加在VT1集电极(也就是VT2基极),对高频振荡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调制后的调频信号经C3耦合至天线辐射出去。发射频率取决于LC谐振回路谐振频率,调节L或C2的大小即可改变发射频率,优缺点:话筒MIC可以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这里我们用的是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同时这种话筒工作时必须要有直流偏压才能工作,并且晶体管VT1、VT2选用9018或其他fT700 MHz的NPN型超高频管,这使得选择器件比较简单,但C2、C3要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过强的声音信号会使三极管过调制,产生声音失真甚

5、至无法正常工作。,方案三: 电路如图图3为电 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 提供的参考资料。右图 为1.5Km单管调频发射 机电路。电路中的关键 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 采用D40、D50、2N36 68等,工作电流为60 80mA。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故选用其他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若改换成S9018,工作电流小,发射距离也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优缺点:该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

6、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十分严重。,综合方案四:经比较以上电路,各有优点,但方案实施大同小异,结合本实验要求的综合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三电路,设计出最终方案,这使电路更为简洁,为本设计的目标更加贴切。由于驻极体话筒效果不好,在方案三的电路图基础上加以改进,用VT66a音乐三极管替换驻极体话筒,s8050替换Q9018。,改进电路图如下:,电路原理分析,模块划分及原理 实验总体分两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7、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主要用日常生活常用的普通FM收音机即可,所以本实验主要研究无线调频发射装置,并且主要以实体实验为主。 以下是无线调频发射装置的主体模块及它个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用于理论研究,但实体部分做了适当调整以便更简化符合实验的基本功能要求。 (1)语音输入: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可用驻极体电容话筒、音乐三极管。 (2)调制电路主要由三极管构成,从功能作用上它可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声音转换:音频放大级,将受话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对高频振荡器的频率进行调制。 前置处理回路:即高频振荡器。它产生发射所需的高频信号(基波f。),并受到音频放大级的调制。 。 FM调制网络

8、:即倍频级,该级主要是放大主振级振荡产生的二次谐波成份,并将主振级与输出级进行隔离,以减少末级对主振级的影响,并担负推动末级的作用,即输送给输出级足够的推动功率 高频发射网络:输出级,将倍频级的2人再进行放大,而后再输送给天线发射出去。 (3)天线:它担负着发射电磁波的任务。,元器件列表:,设计过程,振荡电路设计 三极管集电极的负载C1、L组成一个谐振器,谐振频率就是是调频话筒的发射频率,根据图中元件的参数发射频率可以在88-108MHZ之间,正好覆盖调频收音机的接收频率,通过调整L的数值(拉伸或者压缩线圈L)可以方便地改变发射频率,避开调节器调频电台。 L是空心电感线圈。用05毫米的漆包线(

9、实体用铜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10圈。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所谓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振荡器中选频网络有两个电容、一个电感或者两个电感、一个电容组成的振荡器。一般LC振荡电路在直流通路正常情况下判别能否振荡时由于振幅条件不便于判别,只看相位条件即可,只要相位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它能够振荡。振荡电路中的放大器可以是运放,也可以是由晶体管或者场效应管组成。本实验用的是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有射同基反的特点。,主要器件介绍,VT66和VT66A都是单音音乐三极管,但两者有所区别,即VT66是普通音乐三极管,VT6

10、6A是内部带有功放的音乐三极管。实际上,VT66和VT66A都是储存有单音音乐的三脚集成块,由于它们的外型与普通塑封三极管相似,所以习惯上被统称为音乐三极管。它们只是在平面的顶部上比普通塑封管多一块金属电极。 VT66和VT66A的外形如图(a)和图(b)所示:,VT66A音乐三极管内部已具有功率放大电路,有足够的输出功率,所以不用外接任何元器件,就能直接推动8英寸扬声器放音,声音清晰洪亮。如改用蜂鸣片,需在扬声器两端并联一只30mH的电感线圈,音量可高达110dB。VT66和VT66A都各有两种触发方式。凡是型号下面有S字样的音乐三极管,其触发方式是每触发一次,就启动演奏单首乐曲,播完了即停

11、。附表列出了VT66和VT66A单音音乐三极管的电气特性。,制作过程,开始做这个实验时翻阅很多资料,经过综合比较得到了改进后的图,起初用的是驻极体话筒作为信号输入,经过试验效果不好,后改用VT66a音乐三极管,并把Q9018换成S8050,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本实验是用模拟电子制作的,并且器件少,电路层次分明,但有的器件需要自己手工制作,一些器件不常见需要单独购买。实验的难点是在调试过程。 收集完器件,现在实验箱做测试实验,由于电路简单并且模拟电路受器件、制作过程等影响就不用在电脑上做仿真实验。 在实验箱上完成基本电路测试后,确定方案用图。 再做PCB电路板,用很小一块单面板即可,再经打孔

12、,把器件按照原理图按好,在制作电感时要注意调试。由于本实验属高频,制作印刷电路板对此影响比较大,效果不是特别好,后改用万用板做,注意连线不要过于杂乱即可。 做的PCB图中三极管的地方注意焊孔要大一些,并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也要稍大一点,不然会出现铜相连的情况。 做板时一开始布局不够好,信号源距离天线过近,测试时产生干扰。 制作相对简单,不到二十个元器件,但一个出现问题调试也不能成功,所以做的时候也是万分的小心。,PCB图,在焊接时主要是注意三极管的管脚判断,具体方法如下: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13、,1)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基极。 (2)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大,则说明被测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3)找出了基

14、极b,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反之。,调试及性能分析,(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然后可接通电源。(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V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07伏左右。若将线圈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明电路已经振荡。(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FM波段,(频率范围为88兆赫至108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4)慢慢转动收音机调谐旋钮,调到收音机收到信号声为止。若收音机在调谐范围内收不到信号,可拉伸或压缩线圈L,改变其宽度,再仔细调谐收音机直至收音机收到清晰的信号。然后逐渐拉开无线话筒和收音机间的距离,直到距离在810m时,仍能收到清晰信号为止。如果在整个频段(88MHz108MHz)都收不到自己的声音,或者收到声音效果不好(不清晰或者与某一电台重叠),说明调频无线话筒的发射频率不合适,可以小心拨动振荡线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