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国侨网消息:据中国国家汉办网站消息,2007年10月14日,中国中德基础教育与语言教育合作考察团访问德国莱比锡大学。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与莱比锡大学校长Huser 先生签署了合作建设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协议。,“汉语热”全球升温孔子学院将落户马达加斯加,中国侨网消息:据中国文化部网站消息,2007年10月17日,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与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校长签署协议,在该校文学院设立孔子学院。,新华网上海2007年月日电(记者孙丽萍李惠子)日晚,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一台气势磅礴的中华鼓舞龙之梦在上海大剧院揭幕。未来一个月中,上海国际艺
2、术节将上演部中外剧目,从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演出的灰姑娘到大型原生态歌舞剧藏谜,共场演出,将吸引多达万观众。,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培根,(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商人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3)教育,A.人们通过学习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
3、的文化知识,B.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中国: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茶叶瓷器,中亚: 骏马葡萄佛教医药西乐 制糖数学金银器制作技术,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客家人及客家文化,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
4、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 除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
5、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
6、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
7、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的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因为她更多保持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在不少方面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客家成为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原汉民的一个汉族民系。 客家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方言的分布地域很广。各地的客家人,虽然所说的客家话有些差异,但相互间不会出现交际上的困难,因为客家话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变体或曰次方言,其基本特征却大体相同。,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8、,传媒:即文化传播的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注意: 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 而传媒指的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侧重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工具。,网络,(1)大众传媒的含义文化传播的媒介,简称传媒。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4)大众传媒的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5)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 电子网络(各有利弊),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注意:新的传媒的
9、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1、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到2003年,在爱尔兰的中国留学生已经达到4万多人,占爱尔兰人口总数的1%!,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814884人,截止到2004年5月1日为止,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共有117302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7
10、7713人,占总数的66.3%。,百 年 海 归,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你还能举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吗?,中法文化年:文化交流的崭新境界 中法两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法文化年已经落下帷幕。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中国和法国先后在对方国家举行盛大文化展示活动。中法文化年组委会公布的数字表明了文化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文化年期间,我国在法国举行了400多场活动,法国在中国举行了近300场。另外,约10万人因文化年有了直接接触,为
11、今后的文化科技乃至经济合作建立起一条通畅的渠道。至于参加文化年活动的普通人,直接到达现场的,中法两国各有几百万,而通过电视直播观看演出的,在中国超过1亿。文化年在两国公众中引起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极其强烈,用文化年组委会法方总协调人的话来说,“具有震撼性”。,(2003、102005、7),古老、多彩、现代,法国文化年,浪漫、创新、以人为本,2、大众传媒及作用,知识小结,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练习,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
12、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单项选择题,C,2.不定项 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黄菊副总理在纪念大会上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和重大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 ),A.传播了中华文化 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 C.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 D.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ABCD,3.关于文化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形式 B、在现代,大众传媒所依托的是现代信息技术 C、在现代,大众传媒具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D、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D,4.中国汉代的张骞,唐朝的玄奘、鉴真,明朝的郑和,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也广受敬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A、为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B、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对促进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献血休假管理办法
- 查账专业团队管理办法
- 促进农业资金管理办法
- 河洛英才资金管理办法
- 医疗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 培训机构协议管理办法
- 供电服务品质管理办法
- 异常地图数据检测-洞察及研究
- 心肺复苏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企业文件共享和同步(EFSS)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上海金山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至2030中国碳化硅陶瓷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生石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报告
- 一通三防管理课件
- 2025秋二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2 我是什么
- 胖东来总值班管理制度
- 口腔诊室终末消毒流程
- 2024年广州市荔湾区社区专职招聘考试真题
- 切口感染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