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ppt_第1页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ppt_第2页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ppt_第3页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ppt_第4页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前言,集约化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 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总死亡率的39.8%;30kg以下仔猪腹泻全年平均发病率为46.5%,死亡率10.3%。 危害: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发育停滞(僵猪),1.仔猪腹泻的原因,内在因素:仔猪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1.1 传染性病因 1.1.1 病毒性腹泻 传染性胃肠炎: 存在于猪的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内,10日龄内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死亡少,成年猪几乎无死亡; 明显季节性,冬春寒冷季节,传染快,呈地方性流行; 仔猪症状明显,沉郁、发热、排稀粪、呕吐、高度脱水。 轮状病毒感染:

2、感染各年龄猪,2-5周龄多发,发病率高50-80%,死亡低7-20%; 寒冷季节,排黄白或灰暗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轻而缓和。,1.1.2 细菌性腹泻 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初生仔猪多发,1-3日龄内最多,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高; 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广东、四川等地的优势血清型为O119。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多发于寒冷、炎热季节,以气侯突变、阴雨潮湿、母猪饲料质量差、母乳含脂率高等为重要诱因; 以排灰白色浆状、糊状腥臭味稀粪为特征。,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多发于1-2月龄猪,无明显季

3、节性; 以气侯多变、阴雨、环境卫生差等为重要诱因; 急性为败血症变化,皮肤为紫红色斑点;亚急性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恶臭,带血; 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多发于1周龄以内(1-3日)仔猪; 发病仔猪由于肠黏膜炎症和坏死而排出红色稀粪为特征。,1.2 非传染性病因 1.2.1 仔猪消化机能不全 断奶仔猪从初乳变为饲料,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研究表明,断奶后一周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 断奶后仔猪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这为肠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1.2.2

4、营养因子缺乏 缺乏维生素(叶酸、烟酸和泛酸等)、矿物质(锌、硒、铁等),使抵抗力降低; 病猪排淡黄色、白色、水样恶臭稀粪。,1.2.3 日粮抗原过敏 胃肠黏膜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对抗抗原; 胃肠道中未消化的饲料蛋白质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引发超敏反应,进而导致小肠损伤,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引起功能性变化而腹泻; 因肠道损伤,病原微生物感染,加剧腹泻病程。 1.2.4 应激因素 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酶系统尚发育不完全,对各种应激如断奶后母子分离、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环境陌生及温度、湿度变化等非常敏感,产生一系列应激生理反应,导致腹泻。,2.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5、2.1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仔猪防寒保暖、把握好初乳关等; 传染性胃肠炎在产前6和2周对母猪接种疫苗,可使仔猪获得保护;猪轮状病毒病可通过母猪免疫提高初乳免疫而进行保护; 无特效药物治疗,可对症:投服收敛止泻剂、口服补液盐和抗菌药物防继发感染。 2.2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饲养管理:自繁自养原则、抓好母猪产前后和仔猪的护理,防寒保暖、早喂初乳等; 菌苗免疫:自家苗针对性好,大肠杆菌K88-K99基因工程苗; 药物防治:注意耐药。,2.3 非传染性因素腹泻的防治 防止营养因子缺乏: 适量低分子脂肪酸,提高初乳中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量,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减少蛋白质含量,降低日粮抗原反应: 一般在7日龄开始喂全价饲料,使其断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