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白蒿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1页
中药学_白蒿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2页
中药学_白蒿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3页
中药学_白蒿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4页
中药学_白蒿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名称:白蒿,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原始出处:本经 引自:中药大辞典。,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原始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中

2、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原始形态:,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生态环境:,生长河边、草地、荒地。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等地。,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药理作用:,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黄色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性味:,甘,平。 本经:味甘,平。 别录:无毒。 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 孟诜: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功能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本经

3、: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相关疾病症状:,痹痛、补中、补中益气、疮、出血、恶疮、风、风寒湿痹、风湿、风湿痹痛、黄疸、疥、疥癞、咯血、咳嗽、痢、凉血、凉血止血、淋病、利湿、清热、清热利湿、热痢、烧灰、湿痹、湿热黄疸、吐、吐血、外伤出血、心痛、咽喉肿痛、益气、止血、肿痛。,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应用举例:,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蒿,临床应用:,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