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剪烛西窗——说“剪”文学常识_第1页
文学常识:剪烛西窗——说“剪”文学常识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常识:剪烛西窗说“剪”文学常识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剪烛西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成语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后泛指亲朋好友的聚谈。典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作西窗剪烛,待归来细问当年事,有谁念残香冷腻,共话却潦倒西窗剪烛时。(明陈汝元金莲记便省)。 剪,即剪刀;用剪刀铰断也谓之剪。两手于背后交叉绑起来,称作反剪双臂。 剪刀是自古及今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生活用具,通常以精铁打制而成,用它来剪布、剪纸、剪绳索、剪烛芯和灯芯织处畏风日,剪时谨刀尺(宋文

2、同织妇怨);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宋史达祖寿楼春);剪烛看吴戈(宋张孝祥水调歌头)。 剪刀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发明,如何发明?现无确切记载。最早的剪刀为u形,上端两面打成薄片并开口,剪时捏下端,利用熟铁柄的弹性即可发挥剪的作用。那时称铰刀(蓝翔、冯懿有中国老360行)。 唐代时,山西太原(古称并州)生产的剪刀很有名,称之为并刀、并州快剪。杜甫诗云: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宋词人姜夔也唱道: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从考古的实物所证,北宋熙宁五年的剪刀,已和现在的剪刀形制基本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剪刀变得品种繁多,以其用途不同,或形制上的大小变化,有长剪、尖头剪、圆头剪、阔头剪、空口剪、绣花剪、修树剪、裁衣剪,还有什么羊毛剪、铁皮剪、理发剪,等等,最大的料剪长三尺六寸,七斤多重;最小的花色剪只有一寸长,四钱重(见上书)。 古人文人,常挑灯著述,过一阵便需以剪刀剪齐灯芯,以增明亮。明代的李昌祺所写的传奇小说集,名叫剪灯余话;明人瞿佑所撰的传奇小说集,则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