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辽,(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_同源, (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_建立契丹国,定都 ,后来改国号为辽。,辽与西夏,鲜卑,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北宋)苏颂,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耶律阿保机,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汉人,契丹,草原习俗,2.西夏,(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的分支,唐末在今_、_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称帝,定都 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

2、中央机构除_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羌人,陕北,宁夏,元昊,汉式官称,1.金朝建立 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 2.宋金对峙 1125年,金灭_ ,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金朝入主中原,会宁府,也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完颜阿骨打,辽,3.金朝的统治 (1)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_。 (2)统治: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 的制度。 (3)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 (4)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

3、化,统治逐渐衰落。,“猛安谋克”,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中都,大定之治,1.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 尊为 的尊号。 (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_诸部,兼并云南的_,,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客观: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铁木真意志坚强、机敏果敢。,“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蒙古崛起,铁木真,吐蕃,大理政权,2. (1)元朝建立:1271年,_定国号为大元,定都 ;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_。,大

4、都,今北京,元朝统一,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忽必烈,四大汗国,临安,崖山,3.社会治理,(1)修筑_,设立驿站。 (2)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宰相机构_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 (4)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5)经略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进行管理。,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性。,驿道,中书省,宣政院,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1)蒙古族:蒙古原是_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

5、入其中。 (2)回族: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元朝的民族关系,漠北,2. (1)内容:“四等人制”,(2)结果: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尖锐,但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夏人,汉族,南宋,3.元朝灭亡,(1)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导致_日益严重。 (2)概况: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3)结果: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_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阶级矛盾,色目人,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54“学思之窗”

6、: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 提示:因俗而治、蕃汉分治。(即:用辽朝固有的制度统治契丹,用汉人的制度统治汉人。) 2.阅读教材p57“思考点”: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重要意义。,1.阅读“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见教材p54),信息解读: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马匹肥壮表明畜牧业发达;铁马鞍制作精巧表明冶铁业发达。,发掘教材读一读,2.阅读“西夏王陵”(见教材p55),信息解读: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深受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

7、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是研究党项民族的重要史料,也显示党项民族在中国建筑艺术上的创造和突破。,3.阅读“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见教材p55),信息解读: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很多王朝在此建都,体现了北京城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传承性。,4.阅读“萨班灵骨塔遗址”(见教材p56),信息解读:对研究藏族和蒙古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探究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史论要点,对点训练 1.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

8、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性。 答案b,2.(金)世宗曾对太子说:“朕思汉文纯俭,心常慕之,汝亦可以为则也。”这表明金世宗()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崇尚汉族文化 d.大力发展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心常慕之”“汝亦可以为”说明金世宗崇尚汉族文化。 答案c,探究二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史论要点 1.行省制度的特点,(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既有利于中央集权,

9、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 (3)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 (4)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2.行省制度的作用,(1)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2)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尝试,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对点训练 1.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

10、制() a.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 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解析元朝中央政府通过将地方行省的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从而有利于削弱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进而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 答案c,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材料反映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

11、的调动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限制,说明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选a项。 答案a,探究三(核心素养)元朝的特点和历史贡献 素养解读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元朝的特点,(1)元代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但同时对各民族上层采取笼络优待。 (2)在人才选用方面,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因此高级官僚的录用由与元廷关系远近而决定,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后期开科取士,但体现明显的民族压迫特点。 (3)元朝的疆域空前广大。,2.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贡献,(1)经济上,大体以农业为主,整体生产力虽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建设和

12、棉花广泛种植方面还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权分立和割据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 (3)文化上,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国内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 (4)对外关系:持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点训练 1.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标准是() a.统一了蒙古部落b.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c.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d.开拓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c,2.元代设立陕西行

13、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解析据材料“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得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 答案b,【典例1】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14、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 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 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包括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地区。,“腹里”,a.体现了 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 c. d.是对 实施的特殊政策,“山河形便”,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材料未体现,南宋统治区,主要在长江以南,明立意以元代行省的设置和规划为切入点,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行省制度。 抓关键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知,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这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排干扰行省制的设置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并非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也不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b,【典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 故后魏、辽、金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