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_第1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_第2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淄博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c、d两项错误;商品经济下人员的流动不利于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成,故排除a项,答案为b。答案:b2(2014唐山模拟)蓝鼎元在论南

2、洋事宜书中说:“天下利国利民之事,虽小必为;妨民病国之事,虽微必去。今禁南洋,有害而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这表明清朝 ()a存在“海禁”与开放“海禁”之争b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d始终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的“海禁”政策。题干信息“今禁南洋,有害而无利”表明蓝鼎元反对“海禁”政策,但事实上清政府正在推行“海禁”政策,与此相吻合的只有a项,故答案为a。答案:a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隔绝状态。但是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

3、“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迅速崛起。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绝大部分亚非拉国家则更加贫穷、落后,从而造成了新的“全球分裂”。因此d项正确。答案:d4(2014合肥联考)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解析:

4、题干中“蒸汽机”“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世界市场”等信息提示这一著作主要研究的是工业文明下的世界。答案:d5(2014株洲一模)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强调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而租界是中国政府在城市中划出的特定区域,只允许外国人居住,不受中国政府管理,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

5、;材料还强调通商口岸“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可知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材料主题不符。答案:b6(2014株洲一模)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解析:对比两个饼状图可知,商办企业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但数量却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同时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而洋务企业(即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资金较雄厚,且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同时后两者对民族企业都形成竞争与排

6、挤。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史实,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产生于1927年之后。答案:c7(2014南京二模)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平稳运行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解。从材料中“利用和限制”可以排除a项;b项表述不充分;根据所学到1952年年底,经济已得到恢复,

7、d项也不正确。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c项说法正确。答案:c8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b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解析: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

8、完成,毛泽东本质上是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的可能性,认可私营经济存在的合理性。答案:a9(2014北京测试)根据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中国19521956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1952年41.53.2430.720.61956年54.517.127.20.041.2a.195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b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占据相当比例,意味着改造尚未成功c对农业的改造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提高的重要原因d三大改造是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解析:a项偷换概念,其“占国民生产总值”说法错误;b项“意味着

9、改造尚未成功”说法与史实不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不仅是对农业进行的改造,c项说法错误;表中数据表明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与1956年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有关,d项正确。答案:d10(2014济宁一模)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解析: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可知,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第二年”“第三年”重工业过于突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二五”计划期间“大

10、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11(2014 临沂期中)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粮票的使用反映的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粮票的废除说明我国改变了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答案:b12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的表现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由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体现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3(2014宜昌二模)右图是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颁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张执照成为新时期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此举()a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b意味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开始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改革d揭开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序幕

12、解析:观察图片开业日期是1979年,发证时间是1980年。人民公社是农业方面的内容,温州市工商局颁发的是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城市工商业方面,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体现。个体工商业经济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等共同构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故d项正确。答案:d14.(2014河南一模)如图是我国商务部于2012年11月公布的当年19月世界主要贸易体对外贸易情况,该图表明()a中国已成世界第一贸易大国b世界经济危机已经过去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在此期间主要贸易体中中国增速第一解析:图中明确反映了2012年19月中国外贸增速在主要贸易体中位列第一,d项正确。增

13、速第一不代表是第一贸易大国,a项错误。b、c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d15(2014北京模拟)北京建国饭店初营业时,专为接待外国友人。时值法国总统举办答谢宴会,不巧遇上天花板漏水,外方经理遂吩咐一位领班站在漏水处,引导往来宾客。据此推断,建国饭店是()a尼克松访华时的驻地b苏联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样板c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d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峰会的会场解析:由题干中的“专为接待外国友人”“外方经理”可知,建国饭店是中外合资企业,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反映。答案:c16(2014东北二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

14、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 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解析:近代思想解放影响了人们服饰的变化,故a正确。20世纪20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使旗袍脱离了原来的式样,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故b正确。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可知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答案:d17(2014资阳月考)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

15、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较为富裕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强力干预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体现了习尚奢华,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影响;但并未说明普通民众生活已经较为富裕,政府劝告国民节俭,但并未进行强力干预。答案:c18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

16、”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b社会观念的进步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大意为“二十年前创办煤气灯股份公司时,没有人买股;现今(1882年)有人创办电灯股份公司,买股者踊跃”。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这一时期的史实不符。答案:b19(2014乌鲁木齐一模)“交通是经济命脉,汽车是交通脉搏,乘客是脉搏血液,血液能流通全国。”近年来,有关全国各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种状况开始于()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解析: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

17、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汽车日益进入百姓家庭,因此造成了全国各大城市不断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答案:c20(2014滨州一模)“xx style”“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解析:网络热词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文化,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

18、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按三种模式依次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制作了下表。(注:这里的“现代化”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阶段时间事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第一阶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工业化开端18951898年维新运动民主化兴起19111912年辛亥革命a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化现代化启蒙第二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现代化的新起点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b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现代化迅速发展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人把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

19、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研究与思考。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材料三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看法:(1)中国改革是成功的,有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奇迹论”;(2)中国改革不成功,未来前景不妙;(3)中国改革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最终结局难以预料。路爱国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的一些评价和看法(1)依据材料一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a、b两处的填写。依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划

20、分“中国现代化之路”阶段的依据或者各阶段所对应的现代化模式作猜想。(8分)(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是如何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发展的看法。(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根据a、b所在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意义即可作答;第二小问根据三个阶段的时间起止进行思考作答。第(2)问考查中国对内改革的内容,回答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史实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a:现代化里程碑(1分)b:社会主义工业化起点(1分)模式:第一阶

21、段: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二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2)在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在城市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分)(3)观点一:中国改革是成功的。史实: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初步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中国的发展道路独树一帜。(6分)观点

22、二:中国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史实:成绩见观点一。存在问题:城乡发展差距大,各阶层收入差距大,社会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有待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科技创新力度不够。(6分)(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22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七十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公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同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彭文宇历史

23、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丧服子夏传材料三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一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刘斌中国近代妇女伦理思想演变与建构材料四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婚姻登记办法,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只需到政府登记即可办理结、离婚事宜,同时也意味着从制度上进一步保护了中国人的婚姻自由。更多的“父母之命”于此后宣告作废很多中国人正是在此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女人是有权“休夫”的。材料五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