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组成,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 脊髓,脑干,脊髓,脊髓的外形,节段 颈节8 胸节12 腰节5 骶节5 尾节1 两个膨大 颈膨大:c4-t1(发出臂丛,支配上肢) 腰骶膨大:l2-s3(发出腰骶丛,支配下肢),脊髓节段和椎骨的对应关系,上颈椎c1-c4=对应脊髓节段 下颈椎和上胸椎c5-t4+1=对应脊髓节段 中胸椎t5-t8+2=对应脊髓节段 下胸椎t9-t12+3=对应脊髓节段 第一腰椎=骶尾髓节段 第一腰椎以下无脊髓只有马尾,重要传导束及其功能,薄束和楔束:脊髓后索 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束:脊髓外侧索 下肢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束
2、:脊髓外侧索和前索 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皮质脊髓束:脊髓外侧索 支配躯干(双侧)和四肢(对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临床联系,脊髓全横断 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二便障碍 急性:软瘫-脊髓休克 慢性:硬瘫 脊髓半横断:brown-sequard syndrome 损伤节段同侧肢体瘫痪,本体觉、精细触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 脊髓前角病变 脊髓灰质炎 支配骨骼肌,软瘫 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脊髓空洞症 感觉分离,脑干,脑干的内部结构,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上下行纤维束 脑干网状结构,脑神经核,躯体运动柱sm 肌节演化的骨骼肌,如舌肌、眼球外肌 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一
3、般内脏运动柱gvm 头颈胸腹的平滑肌 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特殊内脏运动柱svm 鳃弓演化的骨骼肌,包括咀嚼肌、软腭、表情肌和咽喉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一般内脏感觉柱gva 内脏初级感觉 孤束核 特殊内脏感觉柱sva 味觉 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柱gsa 头面部、口鼻粘膜 三叉神经中脑、脑桥、脊束核 特殊躯体感觉柱ssa 听觉和平衡觉 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维持睡眠-觉醒状态 参与躯体核内脏运动调节 脑桥尾侧部核延髓的网状结构外侧核群-吸气、呼气、升压和减压等呼吸和循环的中枢 参与内分泌活动和生物节律的调节 高级神经系统活
4、动,临床联系,脑干损伤特征性表现:交叉性瘫痪 延髓内侧综合症-dejerine syndrome 延髓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 syndrome 脑桥基底部综合症 大脑脚底综合症-weber syndrome,小脑,分区,部位分区 蚓部 半球中间部 半球外侧部 种系分区 原小脑-绒球小结叶-前庭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活动 旧小脑-蚓部和中间部-脊髓小脑 调控躯体和四肢肌肉肌张力和肌协调 新小脑-外侧部-大脑小脑 调控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临床联系,原小脑综合症 绒球小结叶病变 平衡失调(步态不稳)、眼震 新小脑综合症 小脑半球病变 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构音障碍,间脑,组成
5、,背侧丘脑 特异性核团 后丘脑 内外侧膝状体 上丘脑 松果体 底丘脑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内部结构,视前区 视前区有感受体温变化的感受器,通过散热效应,参与体温调节。 视上区 视上核:生成抗利尿激素 室旁核:生成催产素 视交叉上核:接受来自双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纤维,在昼夜节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结节区 漏斗核:位于垂体柄的后上方,在情感行为和内分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饱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双侧损毁,产生贪吃、肥胖。 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外侧部,损毁此区,食欲下降,垂体的组成,腺垂体远侧部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后叶 神经垂体神经部 漏斗部漏斗 正中隆起,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中心
6、 控制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控制垂体后叶(腺垂体) 自主神经调节 下丘脑副交感控制中枢位于前区内侧 下丘脑交感控制中枢位于后区外侧。 体温调节 下丘脑前区对体温升高敏感,启动散热机制,损伤此区导致高烧 下丘脑后区对血温降低敏感,启动产热机制,损伤此区导致变温症(体温随环境而改变),下丘脑的功能,摄食行为 饱食中枢(丘脑腹内侧核) 摄食中枢(外侧下丘脑) 饮水调节 刺激下丘脑外侧和前区产生饮水行为,损毁此区不再饮水 睡眠和觉醒 下丘脑前区与睡眠中枢相关,后区与醒觉相关 昼夜节律调节 通过视交叉上核行为联系进行昼夜节律调节。,端脑的分叶,主要沟裂 大脑纵裂、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端脑分叶 额叶、
7、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皮质机能定位,第一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4、6区) 第二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下面的岛盖皮质,与对侧上下肢运动有关。 第一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与对侧上下肢躯体感觉相关。,视觉区 距状沟两岸的枕叶皮质。 听觉区 颞横回 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及其附近幻嗅(出现前常伴有癫痫发作) 味觉区 顶叶岛盖部,第二躯体感觉区的腹侧幻味(出现前常伴有癫痫发作) 平衡觉区 尚有争论,顶叶皮质后部 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 边缘叶,语言中枢(优势半球),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
8、oca区。 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区),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39区),失语症 wernicke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角回。,大脑皮质的功能不对称性,左侧半球: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数字的计算分析,及意识密切相关 右侧半球:感知音乐,立体视觉(视觉空间性和构筑性)。,内囊,内囊纤维成分的组成,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前肢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内囊膝部 皮质核束 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临床联系,内囊损伤 内囊三偏症 偏身感觉
9、障碍(丘脑中央辐射) 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偏盲(视辐射)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丘脑损伤 丘脑三偏症 偏身感觉过敏 偏瘫 偏盲,基底核,基底核的组成,尾状核 豆状核壳核 苍白球内侧部 外侧部 屏状核 杏仁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古纹状体,基底核的相关结构,黑质 网质部 或称苍白区细胞结构类苍白球 致密部 或称黑质区,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组成。,纹状体的功能作用,运动调节的功能 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密切相关。 震颤麻痹 又称parkinson氏病,旧纹状体损害(中脑黑质病变) 特点为: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伴有静止性震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困人培训方案
- 初一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护士入岗前教育
- 读单词游戏设计
- 颐和园说课课件
- 体育运动中烫烧伤防护与处理
- 颈椎的护理课件
- 界面设计风格解析与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件-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认知
- 预防流感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辅导员评职称述职报告范本
- 共同借款人合同借条3篇
- DB23-T 3627-2023 演出经纪机构信用等级划分与评价规范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
- DB21T 3496-2021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记录编写指南
- 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 DG-TJ08-2422-2023
- 手术室物品清点原则与制度
- 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基本要求DB41-T 2318-2022
- GB/T 625-2024化学试剂硫酸
- 采血针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