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王玉梅 主讲,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追溯了过去两千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其中使用的变量,第一是人口数,第二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人均收入。 为此他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对各国GDP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据此对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近年关于GDP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在可 持续发展理念之下对GDP含义的重新审视,认 为GDP只反映经济增长成果,有误导管理者片 面最求经济增长之嫌;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对中 国GDP及其增长率数据的质量提出了各种质疑,问题:在经济发展史研究中,经济学家为什么 不惜心力的追溯
2、上千年对GDP进行估算?现实 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GDP及其增长率?,生产、分配和使用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活动,其中生产是起点、是基础。 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容。,本章要目:,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一、生产的概念 二、生产核算范围 三、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返回,一、生产的概念,这里的生产是指经济生产,即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它应该有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为得到产出要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和服务,所以: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过程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如:自然水
3、域中的鱼类的生长、野生果实的生长等都不是经济生产,二、生产核算的范围,1、两种生产观,限制性 生产观,只有物质性生产才是生产;从事物质性生产的部门属于生产部门;国民收入由这些生产部门提供。,综合性 生产观,生产活动既包括创造物质产品的活动,也包括提供服务的活动;生产部门包括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部门;国民收入由所有部门共同提供。,2、生产范围的确定,限制性生产观,只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出。这是 MPS的核算范围,综合性生产观,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出均核算,即覆盖了三次产业。这是SNA的核算范围,三、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两种: 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称为总产出; 一种是以生产成果
4、的新增价值测度,称为增加值。,1、总产出,(1)总产出含义: 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含货物和服务,价值构成: C + V+M,实物构成:即社会总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 最终产品 。,转移价值,即固定资 本消耗( C1)和中 间消耗(C2)之和,V+M 是新创造的价值,(2)总产出分: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第一、市场产出: 在市场上按(或打算按)有经济意义的价格出售的产出。 第二,非市场产出 在市场上是以免费或无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出。,自产自用的产出、政府 及非营利机构的产出。,有现实的市场价格,无市场价格,须虚拟价格,一般是先计算各个部门的总产出,之 后将各个部门的总产
5、出相加,即可得整个国家的总产出。,(3)总产出的计算,物质部门和非物质部门,各部门总产值的计算方法:,1.工(企业法) 2.农(产品法) 3.建筑业(产品法) 4.交运邮电等 5.批发零售餐饮,(总收入代替法),总费用代替法,物质生 产部门,6.非物质 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企业法和产品法,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总收入和总费用代替法(虚拟),第一、企业法:,企业法(工厂法):以单个企业作为基本统计单位,按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 同一企业内不允许重复计算,但不同企业之间则 允许重复计算。,企业法适用于:产品种类繁多部门 的工业部门,第二、产品法:
6、,产品法适用于:产品种类比较少,产品数量较 易确定的农业部门和建筑业部门,产品法: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自用还是出售,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 企业法与产品法比较:,对于出售的产品:企业法与产品法均统计 对于自用的产品:企业法不统计,产品法统计,农业总产出“产品法”,即:(产量价格) 建筑业总产出“产品法” 工业总产出“企业(工厂)法”,举例:某自行车厂有三个车间:,轮胎车间,车铃车间,整车车间,销售100个,自用 60个(单价10元),销售200个,自用120个(单价80元),销售整车60辆(单价600元),企业法工业总产值 = 60600+20080+10010 = 36000+
7、16000+1000= 53000元,产品法工业总产值= 60600+(200+120)80 + (100+60)10 = 36000+25600+1600= 63200元,习题:,棉农种植棉花(总价值100单位), 纺织工将其纺成棉纱(200单位)、织成坯布(350单位), 印染工再将其染成色布(450单位), 最后缝纫工将其缝制成服装(950单位)。 两种假设(1)所有生产环节都由一个生产企业完成; (2)各个生产环节分别由不同的生产企业完成。 分别采用“企业法”和“产品法”核算所有环节的总产出。,企业法(一个企业完成所有工序环节):工农业总产出950单位,不存在任何重复计算。 企业法(不
8、同企业完成各个工序环节):工农业总产出1850单位,存在着被消耗品的大量重复计算(共计重复900单位)。 产品法:两种假设条件下得到的总产出结果完全相同,表明产品法不受生产过程社会分工的影响。,第三、总收入和总费用代替法,总收入代替法:适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餐饮、房地产、金融等营利性服务业 总成本费用代替法:适用于政府服务、科教文卫、社会福利等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增加值,(1)增加值含义:是生产过程中增加到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上价值。,包括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 V+M) 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C1)。,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消耗 =(V+M+C)- C2 = V+M+C1,中间消
9、耗C2,中间消耗C2,是生产单位为获得总产出而消耗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 如原材料、运输邮电费、广告金融服务费等,即 C2,说明:,增加值核算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如:,基层单位、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机构部门和国家,一般是先计算 基层单位 或 机构单位 的增加值 再 由基层单位的汇总出产业部门的 由机构单位的汇总出机构部门的,整个国家的增价值则可以由产业部门或机构部门汇总而成,这称为GDP,(2)增加值的计算,第一,生产法: 按增加值的定义可知 增加值 总产出中间投入(消耗) VCMC2VC1+M,两种方法:生产法和分配法,第二,收入法(分配法),增加值形成后,要进行初次分配以形成各方
10、 面收入,将这些收入相加即得收入法增加值:,即: 收入法增加值是按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等)在生产初次分配中应得的份额计算而成,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不包括个体经营者的。 个体经营者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分开,统 称为混合收入。 固折旧: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费用,是企业所得。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是政府所得。 营业盈余:是指各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是企业所得。,到37,固定资产折旧通常利用线性折旧的方法计算,即: 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的原值 /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到2
11、8,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 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的原值 = 1 /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生产税:一定时期内政府对各机构单位所征收的 各种利前税和附加费。包括产品税和其它生产税,到28,产品税:机构单位在生产、销售或转移货物和服务时应付的税金,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等。,该税属间接税,纳税人应是生产者,实际中被转嫁给了消费者(纳税人与负税人不是同一个单位),其他生产税(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 它是对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某些生 产要素或从事某些活动或交易所征的税。 如营业执照税、印花税、污染税、工薪税 等等。,该税属直接税,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 致的,不
12、转嫁给消费者。,到28,雇主工薪税:,按照一定的工资率,针对雇主征收一定的税收,税收是按(工资率员工工资)来征收的,并将这部分税收用来支付员工的社会保险、医保等等,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政策。,到28,印花税:,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税。 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到28,增值税:,是产品税的一部分。 增值税的征收方式与其他税收不同。 增值税有的可以被抵扣,有的不可以被抵扣(这取决于购买者是否是最终消费者),如果购买者是其他的生产者或转售者,增值税是会被抵扣的。而如果购买者是最终
13、消费者,增值税是不可抵扣的。,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不可抵 扣的增值税是由住户部门支付的,生产税 = 产品税 + 产品税以外的其它生产税,增值税 + 增值税以外的产品税,总结:,增值税在生产者销售的发票上被单列(单独注明) 这时,如果购买者是其他的生产者或转售者,这些应缴纳的增值税会被抵扣。 如果购买者是最终消费者,增值税就是不可抵扣的 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所以不可抵扣的增值税由住户部门支付的,说明:,生产税是利前税,不包括任何对企业的生产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征的税。,这些税是所得税和资本税,属于收入 分配环节上的税而非生产环节上的税,到28,是一种负的生产税 是指某些企业的产品售价低于
14、要素成本, 政府为了扶持这些企业的生产,采取措施 给予补贴,以弥补企业的损失。,到28,生产补贴(政府津贴),有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生产税 减 生产补贴 就是 净流入政府的流量,到28,价格问题,价格:货物和服务的单位价值表现。 1993年SNA提供了四种口径的价格: 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 者价格。,在介绍价格之前,先弄清: 生产税、产品税、其他生产税、增值税、生产补贴等概念。,要素价格:单纯根据单位产品中直接和间接累计的 雇员报酬 、固定资本折旧、营业盈余 而确定的价格。,它不仅包括本生产单位的雇员报酬 、固定资本 折旧和营业盈余,还包括以前各生产环节中累 计的雇员报酬
15、 、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1、 基本价格: 要素价格 + 产品税以外的其他生产税净额 (注:生产税 = 产品税 + 产品税以外的其他生产税) 2、生产者价格: 基本价格 + 除了增值税以外的产品税净额 3、购买者价格: 生产者价格+商业流通费和运费+不可抵扣增值税,1993年SNA推荐:,对产出的估价,可选用基本价格和生产者价格 对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则采用购买者价格。,中国选用了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说明:增加值是一个没有重复计算的产出:,羊毛 纱 布 衣服 100 180 250 500,则各部门增加值之和为: 100 +(180-100)+(250-180)+(500-250) =
16、500单位,注意:,实际中增加值的计算仍有重复的成分,这一成分来自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为什么要包括在增加值内?,固定资产折旧本身很难客观地计量:它取决于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价格变化、财政政策和工商政策等诸多因素。另外,还会受到经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为税收目的计算的折旧与实际折旧可能相距甚远。,原因:,这样,如果把折旧从增加值中扣除,各个微观单位得到真实的增加值后,其可比性可能更低,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构成完全相同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单位增加值 的汇总。,增加值是对各生产单位或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称谓;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个国家或一
17、个地区的称谓。,说明:,返回,本节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 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实践 四、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和局限,返回,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原则,返回,1、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final)货物 (goods)和服务(servies)的总价值。,界定了GDP主体的归属,GDP是对最终产品统 计,不包括中间产品,界定了GDP的核算期,一般指一年。,关于“最终产品”
18、,是与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凡是本期生产、本期不再进一步加工的产品为最终产品。 那些本期生产、本期还要被加工的产品为中间产品,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原则,4个原则:,第一:支配性原则(所有权原则) 第二:准市场原则 第三:时间性原则 第四:存在性原则,SNA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范围,支配性原则(所有权原则),支配性原则强调:纳入到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范 围内的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 的。 不是所有的经济成果都属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范 畴,只有符合支配性原则的经济成果才在国内 生产总值统计范围之内。,如: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的自然生长不能视为生产,不纳入到核算体系;而经济林木的培
19、育则属于生产,应记入到核算范围之内。 再如:公海里的鱼类的自然生长不能增加任何一国的GDP,而养鱼场里的鱼类的生产则被计入到生产范围。,准市场原则(社会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流 量要具有商品性或准商品的性质。,该原则认为只有“不在市场上交换的在家 中生产的产品(家务劳动)”不具有准市 场原则。,a、为能在市场上换回货币而生产产品 b、实物交换的产品或实物性收入 c、政府单位及非营利机构的非市场产出的供给 (不以获利为目的) d、生产者对产品的自给性消费(农民自产自用 粮食,企业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 e、对消费者个人所有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如住 在私人住宅中的房主) f、通常不
20、在市场上交换的在家中生产的产品 (家庭主妇的劳动),只有 f 类不符合准市场原则,讨论几种典型情况:,当今各国的国民核算都适当体现了市场性或社会性要求。但并非绝对严格,有时还须根据实际分析要求作出变通处理。,时间性原则,即:生产成果在什么时间被确认为产品的问题。 GDP只核算本期内的最终产品,如果产品不在本期内形成,则不记录。,返回原则,存在性原则,生产核算不以是否公开或是否合法为标准,而以客观存在性为标准。,只要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真实的存在的 其产出是有市场需求的,这种经济流量就 在GDP核算的范围内。,因此,GDP统计不应排除非规范经济成分,返回原则,非规范经济:,一部分指非法生产:指法
21、律上禁止生产、销 售、分配和持有的商品和劳务。如毒品买卖、走 私等。,另一部分指隐蔽生产:生产活动是合法的,但 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将生产活动隐藏起来, 不公开。如为了逃税、为了避免遵从某些法定标准如最低工资、最长工时、安全或卫生等方面标准。,1993年SNA 做了说明: 需要记录这些非法货物或服务的购买和销售交易,这不仅是为了全面地衡量生产与消费,也是为了防止在其他账户中,因将与这些非法交易有关的资金假定用于其他目的而出现的错误。非法生产的收入可能完全合法地花掉;而相反,用于非法货物和服务上的支出却可能使用合法获得的资金。不记录这些非法交易将会导致某些国家的金融账户和对外账户中产生显著的误差。
22、,将非规范经济纳入SNA的原因,我国统计规定非法生产不在生产范围内,原因: 一方面这些活动有悖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另一方面获取这些资料比较困难,总结:,通过以上准则,可知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范围以广义的生产概念为基础,核算内容十分丰富。,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GDP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 形态、实物形态。,与三种形态相对应, GDP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返回,1、GDP的生产法,来源于GDP的价值形态。,从价值形态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23、中间消耗) = 总增加值 =(C+V+M) - C2 = (C1+C2 + V+ M)- C2 = C1+V+ M,生产GDP,生产法也称增加值法,来源于GDP的收入形态,2、GDP的收入法,从收入形态上看,GDP是参与生产的各要素提供者在初次分配中得到收入之和。,劳动 资本 政府服务及管理等,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和营业盈余,收入法GDP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收入法又称分配法,新创造的价值 (V+M),固定资产转 移价值(C1),从实物形态上看,GDP是全社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包括当期用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货物和服务。,3、GDP的支出法,来源于GDP的实物形态,生
24、活用,生产用,国外用,支出法GDP = 总消费 总投资 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库存增加 +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和新追加),出口减进口,总结1:,生产法和收入法必须先计算全社会各个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后将全社会各个常住单位的增加值加总求和得到GDP。 支出法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计算常住单位最终使用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方法,可直接核算出GDP。,总结2:,从三个角度计算的GDP是对同一经济总体的同一时期的最终成果的核算,应该是相等的 。 也就是说,生产了多少,就只能分配多少,也就只能使用多少,这就是“三面等值”原则。,生产法GDP收入法GDP支出法GDP,实际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的影响,三种方法计算
25、的结果会有差异。为取得一致性资料,可以一种方法为准,用“统计误差”去调整另外两种的结果。,西方国家通常以支出法结果为准,通过“统计误差”项目调整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 我国多以生产法或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4、生产账户和GDP平衡表,使用 来源 1、中间消耗 3775 1、总产出 8553 2、国内生产总值 4778 劳动者报酬 2583 生产税净额 601 固资折旧 589 营业盈余 1005 合计 8553 合计 8553,是该账户的平衡项,(1)SNA的生产账户(生产者价格),该账户作用:测算增加值(GDP),它概括表达了 计算增加值(GDP)的生产法.,生产税净额601=产品税净额60
26、6+产品税以外的其它生产税 -5,SNA的生产账户(基本价格),使 用 来 源 1、增加值 50 1、总产出 80 劳动者报酬 30 2、中间投入 30 生产税净额 6 固资折旧 4 营业盈余 10 合 计 50 合 计 50,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中的生产账户,营业盈余是该帐户中平衡项,返回,说明1:平衡项的作用,是保证某一账户左方合计等于右方合计的剩余项。 是各个账户之间连接的纽带。,说明2:,生产账户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编制,既可以编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也可以编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的。 各个机构部门的产出之和等于经济总体的产出,见40页 部门生产账户,(2)GDP平衡表,GDP
27、平衡表是中国核算体系的核心表式, 分: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分别按三大产业和产业门类详细分解各部门的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 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分别按三大产业和产业门类详细分解各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增加值; 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对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消费分别按消费品类别进行分解,对固定资本形成按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解。,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实践,1、中国对国内生产总值三种算法的选择 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布制度,返回,1、中国对国内生产
28、总值 三种算法的选择,在我国核算的实践中,有的部门如农业、工业的增加值确定采用生产法的结果为准;另有的部门如部分服务业增加值确定采用收入法的结果为准。,因此我国生产法GDP等于收入法GDP,而支 出法GDP和上述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统计误差,三者关系:,GDP = 生产法GDP = 收入法GDP =支出法GDP + 统计误差,各种公开发表的GDP总量和增长速度 均是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结果,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布制度,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分三个步骤进行: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每个步骤所采用的基础资料及发布时间:, 年度初步核算数在12个月进度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在次年1月
29、20号对外发布。 初步核实数在统计年报的基础上计算,在次年下半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 最终核实数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在隔年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只是一个初步数 有待进一步核实,仍需进一步核实,初步核算数: 一般在每年年终进行。这时所能得到的资料较少,主要以国家统计局主要专业司提供的主要专业初步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估计和推算。 有待在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返回76,初步核实数:一般在次年的4、5月份进行,这时初步核算过程所依据的专业初步资料得到核实,国家统计局其他专业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部分会计决算和业务核算资料陆续到
30、的。但大部分会计决算和业务核算资料、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运输系统等会计决算资料和财政决算资料尚不能获得。 所以该过程仍缺少核算GDP的一些重要资料,仍需进一步核实。,返回76,最终核实数:在一般在次年9、10、11月份进行。这时核算GDP的一些重要资料基本齐备,核算出的数据更准确些。,返回76,季度GDP核算也分三个步骤进行,即: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 季后15天公布度初步核算数 季后45天公布初步核实数 最终核实数根据年度GDP最终核实数确定,说明1:,国内生产总值要公布三次数据,其统计精确度逐步提高。最准确的数据要在第三年得到。查到GDP数据有三个也很正常,且应以最
31、后一个为准。 如我国2006年GDP: 初步核算数为20.94万亿,增速为10.7%; 初步核实数为21.09万亿,增速为11.1%; 最终核实数为21.19万亿,增速为11.6%。,2006年GDP最终核实数:,说明2:,在开展经济领域普查,发现对GDP数据 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 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对GDP 的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和发布。 在作上述调整时,既要调整GDP总量, 也要相应修订增长速度。,根据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测算的结果 显示(2004年12月31日 ),2004年中国GDP为15.9878万亿元,比年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其中有2.13万亿元来自第三产业,
32、占93%,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通过这次普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从第七上升到第六。中国人均GDP还在世界100位之后,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以美元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 。排名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前10位的依次为: 美国(116675亿) 日本(46234亿) 德国(27144亿) 英国(21409亿) 法国(20026亿) 意大利(16723亿) 中国(16493亿) 西班牙(9914) 加拿大(9798亿) 印度(6919亿),未调整前的数据,利用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日在公布修正 后的2004年GDP数据的同时宣布,为
33、了保 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按照国际惯 例,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对1993年以来 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相应修正。,2007年我国GDP初步核实为24.66万亿,按官方汇率计算约为3.4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1 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德国 32800 39710 4 中国 30100 2280,资料来源世界2007年鉴,中国人均GDP是2461美元,排在104位。 美国是45845美元,排在世界第9位。 排在第1的是卢森堡,102284美元。 中国香港 29149美元,排在27位。 台湾16274美元,排在36位。,1.美国14.332.日本
34、5.1 3.中国 4.9 4.德国 3.813 5.法国 2.978,6.英国 2.7877.意大利 2.3998.俄罗斯 1.7579.西班牙 1.683 10.巴西 1.665,26. 台湾 0.33932;38.香港 0.2238,2009年GDP排名单位: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0.2,1 卢森堡 104511.86 2 挪威 79085.00 3 卡塔尔 68871.71 4 瑞士 67559.57 5 丹麦 56115.35 6 爱尔兰 51356.28 7 荷兰 48222.92 8 阿联酋 46856.80 9 美国 46380.91 10奥地利 45989.22,2
35、009年人均GDP(美元),11 澳大利亚 45586.53 12 芬兰 44491.54 13 瑞典 43986.18 14 比利时 43533.25 15 法国 42747.22 16 德国 40874.64 17 日本 39731.04 18 加拿大 39668.62 19 冰岛 37976.65 20 新加坡 37293.42 21 意大利 35435.15,25 中国香港 29825.55 ;39 中国台湾 16391.56 中国3600左右,仍位居100位之后,数据来源:IMF2010.4,001卢 森 堡113044002挪威 94387003卡 塔 尔 93204004瑞士68
36、433005丹麦 62097006爱 尔 兰 60510007阿 联 酋 55028008冰岛 53058009荷兰 52500010瑞典 52181 011芬兰 51588,012奥 地 利 50039013美国 47440014比 利 时 47289015澳大利亚 46824016法国 46037017科 威 特 45920018加 拿 大 45085019德国 44729020英国 43734021意 大 利 38996022新 加 坡 38972023日 本 38457,2008年人均GDP(美元),数据来源:IMF2009.10,028中国香港 30726043中国台湾 16988
37、105中国3259,四、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和局限,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些指标都与GDP有十分密切的联系。,(1)国内生产总值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返回,经济增长率指的是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来衡量 其中,GDP缩减指数=现价GDP / 不变价GDP, 失业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奥肯定律揭示:当GDP的增长率高于2.25%时,失业率将下降。 在此基础上,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一个国家应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与该国核算出的宏观经济数据,特
38、别是经济增长速度和CPI的高低有关。 如:,(2)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宏观 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998年以来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1998年GDP增速7.8%,CPI为 - 2.6%,2004年以来中国采取适度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003年GDP增速为9.1%,CPI为2%,08上半年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7年GDP增速为11.4%,CPI为4.8%,08下半年至09年上半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GDP增速减缓,09年第一、第二季分别为6.1% 和7.1%;CPI从2009年2月份以来一直为负值。,2009年下半年至今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
39、的财政政策,09年三、四季度和2010年1季度GDP增速为分别为 8.9%和10.7%和11.9%。CPI从09年11月转正(从2月到10月均为负),2010年一季度为2.2%。,中国2009年 GDP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1%(创下1992年有季度统计数据以来最低); 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8.9%。 第四季度增长10.7%。2009年全年增长8.7%,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1.9% 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1.1%,中国2008年 GDP:一季度增长10.6%; 二季度10.1%,三季度9.0%;四季度增长6.8% 。,20082010年GDP增长速度数据,2008年各月
40、CPI,2009年月CPI: 1月: 1.0% 2月: -1.6%; 3月: -1.2% 4月: -1.5% 5月: -1.4% 6月: -1.7% 7月: -1.8% 8月: -1.2% 9月: -0.8% 10月:-0.5% 11月:0.6% 12月:1.9%,2010年月CPI: 1月: 1.5% 2月: 2.7%; 3月: 2.4% 4月: 2.8% 5月: 3.1% 6月: 2.9% 7月: 3.3% 8月: 3.5%,2009全年 CPI 实际下降0.7%,2008年4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第一季度 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增长8%(计划年内控制在4.8%) GDP
41、同比增长10.6% (计划年内控制在8% ) 显示的是经济过热的信号,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 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 年第三次上调,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6% 显示的是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3)国内生产总值在 对外交往中的作用,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 我国已加入约1000个国际组织,其中近500个国际组织需要我国财政拿钱。 中央财政每年都要向这些国际组织交纳相当一部分会费、捐款及摊款。而这些会费、捐款及摊款往往都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密切的联系。,如联合国会费比额的计算公式:,联合国会费比额 一国GDP世界GD
42、P(1-宽减率),世界人均GDP一国人均GDP,世界人均GDP85,宽减率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 10,在联合国的会费比额将增加 20强。,第二、GDP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在国际上能否享受某些优惠待遇与世界银行关于国家收入等级的分类标准有关。,世界银行2008年关于收入等级的分类标准: 低收入国家: 人均GDP在795美元以下 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796至3855美元 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856至11905美元 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1906美元以上,人均GDP 在795美元以下:享受软贷款和7.5%的土建工程招标优惠政策 人均GDP 在796至144
43、5美元之间:享受软贷款和20年期硬 贷款 人均GDP 1446至3855美元:享受17年期硬贷款 人均GDP 3856至5225美元:享受15年期硬贷款 人均GDP 5226美元以上: 不再享受硬贷款,世界银行依此标准确定的一些优惠政策:,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1)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 负面影响 (2)GDP不能区分积极的产出和消极的产出 (3) 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活动,(1)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表现在两个面: 当前的经济发展过渡的消耗了自然资源 当前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即GDP只反映出经济发展积极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出对资
44、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例如:,只要采伐树木,GDP就会增加,但过量的采伐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 某些产品的生产会向空气和水中排放有害物质,GDP会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却不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2)GDP不能区分积极的产出 和消极的产出,GDP只顾生产的数量,不分社会效果的好坏, 把好的生产成果(如教育孩子、服务老人的劳 务所得)与坏的生产成果(如制造武器、香烟 等的价值)等同看待.,如:一条公路上两辆汽车对驶,擦肩而过相安无事,几乎对GDP没有任何影响。但如果相撞,GDP马上会说Very Good,因为撞车以后伴随而来的是警察处理交通事故、
45、修理汽车和新购汽车、新闻媒体报道、医院救护等,这些都会刺激GDP的增长,而这并是人类追求得。,(3) 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 的非市场活动,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等,按照国际标准,GDP中不反映这些活动,但如果这些工作由雇用的保姆来做,按照国际标准,相应的活动就必须反映在GDP中显然这种变动并没有反映出经济活动不变的真相。,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同样或几乎同样的家务劳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市场化程度高,对GDP的贡献就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对GDP的贡献就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并不完全可比。,1、绿色GDP,绿色GDP属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 环境经
46、济综合核算体系,英文缩写为SEEA中的一个核心指标。 它是指把经济活动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核算中,将资源环境成本从GDP中加以扣除。,附:绿色国内生总值和国民净福利,(1)绿色GDP 核算的思路:,将原总量指标的数值减去环境成本从而得到EDP。 环境成本包括: 对资源环境数量方面的利用所形成的耗减成本 对资源环境质量方面的利用所形成的降级成本,如砍伐原始森林,人类残余物排放对大气 水、动植物资源的污染,指国内生产净值,教科书上的公式40页:,GDP 国内生产净值 为改善环境资源的质量投入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产出,第一、中国绿色GDP具体核算的计划表: 2004年10月2004年12月,
47、技术准备阶段 2005年1月2005年9月,试点与全面评估全面铺开阶段 2005年10月2006年6月,试点省份核算与调查总结阶段 全面推广绿色GDP核算,总体目标是用35年时间。,(2)中国绿色GDP:,第二、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工作,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专门设置了附属账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并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1987、1995和199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颗粒物等8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黑龙江、重庆市、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森林、水和工业污染损
48、失等试点工作。 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开展环境核算问题研究。 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森林资源核算问题研究,第三、中国绿色GDP核算的一种结果,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从2004年3月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2006年9月公布的2004年的绿色GDP核算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这也是我国首次公布绿色GDP数据。,农业森林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损害,土壤侵蚀、森林砍伐三废及农业污染,空气水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3) 世界银行测算了一些国家因污染造成的损 害,其损害费占
49、GDP的比重如下:,2、国民净福利,该指标是对国内生产净值(NNP)的修正。 国民净福利认为: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 据最终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同时要考虑两个问题: 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劳动与闲暇的关系,公式:,国民净福利 国内生产净值为改善环境资源的质量投入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产出 虚拟的闲暇时间内的活动价值,一、GDP数据的直接分析应用 (一)现价GDP数据 (二)不变价GDP数据 (三)汇率法GDP数据和购买力平价法GDP数据 (四)人均GDP 数据 二、GDP数据的其它应用,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返回,一、GDP数据的直接分析应用,反映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既有数量的变
50、 化,又有价格的变化,即: 现价 GDP = GDP物量GDP物价,如:2000年中国现价GDP 8.94036万亿,既含 有产量增加的影响,又含有物价上涨的影响。,返回,(一)现价GDP数据,(二)不变价GDP数据(GDP物量),2000年中国现价GDP 8.94036万亿,并不是最终产品的数量概念,因为它包含了2000年产品价格的变化。 只有剔出物价变动,才能反映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数量。一般使用不变价的GDP数据表示GDP的物量概念。,只有产出增长的影响,没有价格 变化的影响,反映纯物量的变动,返回,例如,2000年不变价GDP 算法如下:,此方法为 缩减法,不变价GDP的核算非常重要:
51、将不变价GDP数据构成时间数列进行动态考察,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GDP和人均GDP是判断一国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也是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参数。如何对世界各国的GDP和人均GDP进行比较,为各国制定发展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汇率法GDP数据和 购买力平价法GDP数据,返回,对各国GDP和人均GDP进行比较,实质是采用同一种货币单位对GDP进行折算使其达到可比。 对GDP进行折算的方法有两种:官方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比率法。,两种方法换算的结果会有差异,表1: 1997年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 人均GDP数据,表2:1997年部
52、分国家GDP数据(亿美元) 国别 汇率GDP 位次 PPPGDP 位次 美国 80834 1 74734 1 日本 41867 2 29120 3 德国 20844 3 17380 4 法国 13800 4 12600 6 英国 12895 5 11710 7 意大利 11336 6 11560 8 中国 9020 7 40880 2 印度 3165 16 15180 5,结论:, 发达国家按汇率法换算的结果大于按购买 力平价法换算的结果;中等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则相反。,两种算法的差别:发展中国家较大,发达国家较小。 中国按两种法计算的GDP差4倍多。,这说明:,汇率法具有马太效应,即有低
53、估发展中国家而高估发达国家GDP的倾向。 而购买力平价法则具有逆马太效应,即有高估发展中国家而低估发达国家GDP的倾向。,IMF 2008年4月公布的2007年GDP世界排序:,(四)人均GDP 数据,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最优单项指标。 如:2005年中国GDP 183085 亿元,约为2.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6位,但人均只有1100美元,排名100位之后。,返回,将各国人均GDP进行比较时,也使用美元表示。其中也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两种数据。 两者比较的结果也有差异。,2007世界购买力平价(PPP) 人均GDP排名 (美元),1
54、卢森堡 76,215 2 挪威 45,449 3 美国 45,218 4 爱尔兰 45,135 5 冰岛 39,453 6 丹麦 37,406 7 加拿大 37,289 8 奥地利 36,409 9 瑞士 35,067 10 芬兰 34,162 74 中国 8,863 世界平均 10,500 香港 37,236 (亚洲第一),2007世界汇率法人均GDP排名 (美元),1卢森堡 102284 2挪威 79154 3卡塔尔 70754 4冰岛62976 5爱尔兰58883 6丹麦 57035 7瑞士 56711 8 瑞典47069 9美国 45594 10荷兰 45429 104 中国 2460
55、 27香港 29149,1.美国14.332.日本 5.1 3.中国 4.9 4.德国 3.813 5.法国 2.978,6.英国 2.7877.意大利 2.3998.俄罗斯 1.7579.西班牙 1.683 10.巴西 1.665,26. 台湾 0.33932;38.香港 0.2238,2009年GDP排名单位: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0.2,1 卢森堡 104511.86 2 挪威 79085.00 3 卡塔尔 68871.71 4 瑞士 67559.57 5 丹麦 56115.35 6 爱尔兰 51356.28 7 荷兰 48222.92 8 阿联酋 46856.80 9 美国
56、 46380.91 10奥地利 45989.22,2009年人均GDP(美元),11 澳大利亚 45586.53 12 芬兰 44491.54 13 瑞典 43986.18 14 比利时 43533.25 15 法国 42747.22 16 德国 40874.64 17 日本 39731.04 18 加拿大 39668.62 19 冰岛 37976.65 20 新加坡 37293.42 21 意大利 35435.15,25 中国香港 29825.55 ;39 中国台湾 16391.56 中国3600左右,仍位居100位之后,数据来源:IMF2010.4,001卢 森 堡113044002挪威 94387003卡 塔 尔 93204004瑞士68433005丹麦 62097006爱 尔 兰 60510007阿 联 酋 55028008冰岛 53058009荷兰 52500010瑞典 52181 011芬兰 51588,012奥 地 利 50039013美国 47440014比 利 时 47289015澳大利亚 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弹簧研发助理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餐饮储备干部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连育明中学2025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2025年高二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贾城西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国企采购成本管理办法
- 国农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 河南永州河道管理办法
- 河堤流动摊贩管理办法
- 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
- 教育督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 肩颈腰椎护理
- 2025-2030中国手工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眼科医院感染制度与规程
- 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护理
- T-CPUMT 025-2024 工业互联网平台 服务通.用要求
- 2025年度地质勘探监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RoHS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