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间观念的培养要突出数学特点_ 应该说有关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也是我们关注比较多的,原因是在公开课以及优质课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就是学校内部举行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也是频频出现。老师们热衷于这一教学内容的原因不外乎这样一点: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乐学,课堂气氛活跃,容易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于是出现了一些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场面而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因此笔者力求从这一角度切入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一、 要准确把握数学固有的理性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同上一节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导入时利用了从上
2、查找的这样一份资料: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奇怪的城堡,城堡的城门、城墙都是由五颜六色的几何形体拼成的,有长方形、正方形许多长长短短的线段随着音乐在跳舞,其中还有两条射线,一边跳舞,一边把自己的身子变得忽长忽短的。(接着几何王国玩起了拼拼碰的游戏)四条一样长的的线段凑在一起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两对一样长的线段凑在一起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一条射线看到了一个小圆点在游戏厅的门口走过,不由分说,就把它拉了进来,两条射线顶着小圆点,组成了一个角。首先请大家原谅笔者将这个故事解剖得支离破碎,但是从这些碎片中,我们仍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童话色彩浓厚、语言优美的故事。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请大家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几何知识当中
3、不可或缺的理性。比如故事中的射线把自己的身体变得忽长忽短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因此也就不能描述它的长短,类似的错误还有:四条一样长的线段还可以拼凑成菱形,而并非仅仅是正方形;两对一样长的线段,如果一样长的线段不是作为对边而是作为邻边,还可以拼凑成一般的四边形;角就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为什么还要额外增加一个小圆点呢?由此可见,这个故事的引入对于学生从事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只能收到画蛇添足的作用,只能使得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习得、空间观念的形成空泛而肤浅。当然,适当的形象性我们并不排斥,对于刚刚接触角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对角形成一种初步的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的感觉还是可以的。
4、二、 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区别生活世界是教育栖息的土壤,它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教育活动变得亲切而更利于学生接受,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而轻易放弃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学科特点。例如,绝大多数老师在进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四边形容易变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样相似的设计环节,同桌两人兴奋地拉扯着三角形或四边形,发现三角形木架不管怎么使劲儿拉,都不变形,而四边形的木架不费吹灰之力,就变形了,于是学生自然地归纳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结论,老师的教学便大功告成。仲海峰老师通过上搜索得知:三角形的稳定性明确指向于形状和大小完全确定。这就是说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其
5、实质应是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在初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引导学生认识角之前,她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指出生活中的角。显而易见,生活中的角比比皆是,然而要确切地予以指明,对于初步学习角的小学生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你看学生们大多数不是模棱两可地进行大致方位(从数学角度严格地说是体的一部分)的指示,就是将手指定位在一点(即角的顶点)上,致使概念理解不深刻。三、 注意处理好数学知识内在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 由于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而各版本的课程实验教材都十分注意把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有层次、有坡度地分配到各个学段中。编排
6、时,不但强调知识本身的纵向联系,做到相互为用,而且是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比如,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应该先学习平面几何,再学习立体几何,也就是说,要按照点、线、面、体的知识系统进行构建,但是考虑到人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一般先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转入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及局部的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来研究面,才能建立形的概念。进而认识线、点,因此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首先关注的便是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规律,在不违背这个规律的前提下,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
7、知识,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学习一些基本的图形认识方法。之后,又考虑到空间与图形的内在逻辑结构,即按照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形),由面(形)成体的顺序,再安排立体图形的特征探索以及求积计算。这样的编排结构兼顾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规律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规律。尽管如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简单地将教材的这种编排原则作为我们视教材为神圣教条的理由,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教材,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认知规律与数学知识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应该将这种编排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注意时刻检视、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引领学生走向有效的数学学习。一位老师在
8、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先后设计了四个环节:找图形,画图形,猜图形,做贴画。其中,找图形时,有两位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用的课桌是长方形的、美术课上使用的胶棒是圆形的。学生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授课老师只是简单地认为找图形只是观察观察、交流交流而已,比起动手操作的画图形来说容易多了,哪里知道这样的设计,忽视了知识发生的顺序以及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为 画图形是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良好途径,通过画图形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关于平面图形的经验与材料,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把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找图形环节中出现的错误了。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应该设计成先画再找。最后,笔者还是想引用张齐华老师文章中的例子作为此文的结尾:在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时,面对给出的长方体透视图,老师要求学生先由擦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进而发展到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几条棱,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结果,经过学生的自主尝试,反复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必须保留同一顶点上的三条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淘宝直播全流程操作指南
- 子宫脱垂健康宣教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招投标方案(模板范文)
- 卫生健康领域重点监管事项清单
- 游戏化学习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运用
- 教育科技在偏远地区公平教育中的角色
- 航空航天领域2025年3D打印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在线教育平台的运营伦理与管理策略
- 射击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陕西省公安考试题目及答案
- 045.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DB3402T 19-2021 汽车后市场 美容养护服务规范
- 化工公司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共1000题)
- 中国移动公开竞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 四年级下册混合计算400题及答案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 OQC出货检验技能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