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_高效率的课堂对话源于好的问题。好的问题是富有启发性的,它能让问题解决者自己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且这突破口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它能变化衍生出很多相关的新问题,引导问题解决者梳理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它能启发问题解决者自己察觉思维的漏洞与缺陷,使其成为一个智慧的自我纠错者。可是,站在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课堂中的提问,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的串讲串问常常阻塞了学生思维的通道,我们创设的狭隘的问题情境常常顺应了学生思维的惰性,而学生惯常的线性思维方式又阻碍了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开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让提问更富有成效,更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数学思考能
2、力?一、 挑战性问题让思维一触即发以下是两位教师在执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时创设的问题情境。第一位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苗圃图片,长40米,宽35米,问:1、这块苗圃有多大?2、在苗圃的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通过学生的计算引出课题。第二位教师与学生谈话:由于同学们的课桌面出现破损,总务处打算在暑假的时候把桌子翻新一下,首先在桌面上加一层人造板,然后在边上钉上一圈铝条,请你们帮马主任算算每张课桌要用多少木板和铝条。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多少木板就是求桌面的面积,而求铝条的长度就是求桌面的周长;要求面积和周长必须先量出桌面的长和宽。于是,纷纷拿起手中的直尺开始测量
3、、记录并计算。由此教师引出本课练习的内容,并揭示课题。对比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对于第一位教师而言,这个购物情境的创设只是引入新课的一个楔子,只要学生简短地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算出答案后即可推门而入,进入练习程序了。而第二位教师则将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会主动思考,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两个问题情境带给学生思维的冲击力孰轻孰重,无须多言。由此也提醒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发生强烈的震撼,就要将问题准确无误地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思维激荡、蔓延和发散,变被动的接受问题为积极的主动思考。二、 延展性问题让思维条分缕析小学生的
4、思维正处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起始阶段,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于点状切入,线状延伸。与其说这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如说是思维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雕琢,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有条理的思考,将学生思维的一个个零散的点联结成一张严密的。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六年级有两个班,二班有60人,一班有多少人?先补充条件再解答。学生想出了6种不同的情况:1、一班人数是二班的20%,一班有多少人?2、二班人数是一班的20%,一班有多少人?3、一班人数比二班少20%,一班有多少人?4、二班人数比一班少20%,一班有多少人?5、一班人数比二班多20%,一班有多少人?6、二班人数比一班多
5、20%,一班有多少人?这些都是随机的从脑袋中蹦出来的答案,没有经过深入和缜密的思考,也并不去深究到底可以编出多少种不同的问题。对此,教师不妨将这些凌乱的条件(也是应用题的关键句)板书出来,启发学生:看来问题不止一种,那你能将这些问题分类吗?学生通过比较发现:1、3、5可以分为一类,都是用乘法进行计算,2、4、6分为一类,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不难讲出:第一类是已知单位1,求比较的量,用乘法;第二类是求单位1即求标准量,用除法或者用方程解,其数量关系与乘法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推动学生二次经历思考过程,这是学生重新调整思路,达到思维条理化、系统化的重要经
6、历,也是思维由点到线至面的集结过程,是思维品质优化的过程。三、 跳跃性问题让思维跌宕起伏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了将目光聚焦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达成度,习惯于在学生学习新知时为他们铺设一个个实现目标的台阶。殊不知,这一个个细碎的问题无形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暗示,窄化了他们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削弱了思维的挑战性。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断。第一位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后提问:你会求三角形的面积吗?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生:我们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再除以2得出梯形的面积。师:那么,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呢?生: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
7、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除以2。师:那就请你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看能不能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第二位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我们已经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能不能想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自己可以动手试试看,也可以小组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遇到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解决所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概括,成功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第一位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为营地将学生送到知识获取的最后一站,可谓无微不至、尽心尽力。教师没有在学生遇
8、到困难时,就急于给学生提出一些琐碎的提示性问题,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过于频繁的问题减弱了学生的思维力度。而第二位教师却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两种教学行为折射的是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从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中我们能得到下面的启示,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尝试,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探索过程,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四、 开放性问题让思维更富张力从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角度考虑,在设计练习题时,除了沿用教材中的部分习题外,不妨适当补充一些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练习题。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在学习确定位置后,教师可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电影票,把教室当作电影院,让学生凭票入场,模拟看电影时找位置的过程;教学比例尺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一个长是180米,宽是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保护技术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远程医疗平台运维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环保油墨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松树水库水源管理办法
- 财政政策传导效果-洞察及研究
- 团队内部培训管理办法
- 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实现策略
- FDM在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 国企资金管理办法讲解
- 数字时代舞蹈教学变革的理念、场景及实施路径探索
-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竞赛题库与答案(960题)
- 医院反恐防暴培训内容
- GB/T 44353.1-2024动物源医疗器械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 2024年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一中高一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互联网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重症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机关大院保安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