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2.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制度 d.文字契约的承诺3.

2、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a.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

3、上大夫5.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a.内阁制 b.两党制 c.总统制 d.选举和议会立法6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9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述,这一转变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c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d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

4、结构的基础10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11.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14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

5、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的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15.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

6、模式 b.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彻底恢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进一步扩大d公有制经济的比重162011年11月,针对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依法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国内光伏企业也联合起来“抱团”应对美国的“双反”调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 b中国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c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成正相关d中国政府和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意识与利用规则能力在提高1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促进了儒

7、家文化发展 c推行了礼治德化教育 d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1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9.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的变化表明 a.研究开始转向人本身 b.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雅典民主制走向繁荣 d.对人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 20.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

8、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 a.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 b.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 c.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 d.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 21.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上个世纪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凡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 符合拜伦现象的作品是

9、 a.命运交响曲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母亲 22.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编23.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

10、化,科学与人权并重24.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b c d25.下列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思想排序正确的是 工农武装割据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个代表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道小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计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材料二 英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1832年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

11、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1884年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 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1918年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1969年凡是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材料三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1920年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19

12、70年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1971年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根据材料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所示选民比例状况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6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6分)27.(18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在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中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

13、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材料二材料三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根据材料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最突出的体现是什么?(2分)20世

14、纪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阻碍了全球化进程?(4分)(2)据此有人说,当今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请你说明理由?(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2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4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2分)28.(16分)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摘自洛克政府论材料二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