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赏析.ppt_第1页
孙子兵法赏析.ppt_第2页
孙子兵法赏析.ppt_第3页
孙子兵法赏析.ppt_第4页
孙子兵法赏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及孙子兵法,主讲内容,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三、孙子及孙子兵法赏 析,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军事大百科全书定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过程,第一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 (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春秋战国渐成熟(成熟阶段),第三阶段:发展时逢秦五代(发展阶段),第四阶段:自成体系宋嘉佑(体系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一)初步形成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2、战争

2、特点: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上是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到了商代以后逐渐以车兵为主,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3、军事思想: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4、军事思想代表作:军政、军志现已失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的书。,春秋战国渐成熟,(二)成熟阶段,1、时间: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2、战争特点:一是从战争形态上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用兵的数量增多,战争的时间延长;二是从军事技术看,铁兵器制造有了很大的发展,军事筑城开始兴起,攻守用的器械增多,如云梯等。,3、军

3、事思想:一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争观;二是总结出了一些指导战争的原则;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替使用,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军事著作。,4、军事思想代表作: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发展时逢秦五代,(三)丰富与发展阶段,1、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五个朝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2、战争特点:秦国统一天下以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3、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成熟、完善。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战略决策的典范;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其中汉初出现的黄石公三

4、略和后来的李卫公问对等,都是传世的重要著作。,4、军事思想代表作: 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等,自成体系宋嘉佑,(四)自成体系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至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四个朝代,这是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2、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3、军事思想: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4、武经七书:孙子(孙武)、吴子(吴起)、 司马法(司马穰苴)

5、尉缭子(尉缭)六韬(姜尚) 三略(张良)李卫公问对(李靖、李世民),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其人,孙子,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喜研兵法,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在吴国,孙子结识了伍子胥。他向吴王推荐孙子说:“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伍子胥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吴王便让伍子胥拜请孙子出山。,从此,孙子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子、伍

6、子胥为将,在柏举重创楚军。接着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西破强楚);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之战中战胜齐国。公元前482年,吴国在黄池会盟中令晋国屈服,成为中原盟主(北威齐晋),对于孙子的历史功绩,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写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田完,田桓,孙武,田恒,田无宇,田书,孙凭,孙敌,孙明,孙弛,孙膑,孙武 世系,陈完,孙书,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兵书。至今虽已历经两千余年,但因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今社会中的每个层次,从人际关系到国际战略,它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其

7、“无为而战、不战而胜”的中心思想,仍不失为一值得借鉴的指导原则。,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兵法,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兵法的影响,曹操: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茅元仪: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孙中山: “就中国的历史研究,2000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古代哲学。”,毛泽东: “前买回的书,大多不合用,我要的是战略和战役的书,特别要买一本孙子兵法”,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兵法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吉备真备)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德皇威廉二世: “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8、。,中国军力报告主笔、美国防部政策顾问白邦瑞: 孙子主张兵行诡道,战国时代越王勾践韬光养晦,只求“和平崛起”,结果吴王上当。如果不遏制中国,30年后,美国也会像吴王夫差一样完蛋。,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 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孙子及孙子兵法赏析,孙子兵法十三篇,计 篇 作战篇谋攻篇 形 篇势 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 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赏析,计 篇,【题意】 第一、计算 第二、计划 第三、战略运筹,【段意】 第一层:战争

9、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层:探索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 第三层:战势的意义 第四层:用兵的诡道(“四示八权”) 第五层:(结论)战争胜负可预算,【名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以察也。 道,天,地,将,法 智、信、仁、勇、严 兵者,诡道也 因利而制权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赏析,作战篇,【题意】 其一是发起战争 其二是战争准备,【段意】 第一层:战争需耗巨资 第二层:作战应速胜 第三层:粮草应从敌国补给 第四层:胜敌强已要靠奖赏 第五层:(结论)用兵贵在速战速决,【名言】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因粮于敌 智将务食于

10、敌 胜敌而益强 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赏析,谋攻篇,【题意】 谋,作谋略,计谋解; 攻,作攻击,进攻解。 本篇阐明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段意】 第一层: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全胜策 第二层:谋攻的法则 第三层:集中兵力的原则 第四层:将帅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第五层: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三种情况 第六层:预知胜利的方法 第七层:(结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名言】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兵不顿而利可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赏析,形 篇,【题意】 指军

11、形,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是军事形态 其二指军事的实力,【段意】 第一层:作战应先不被敌战胜, 再待机胜敌 第二层:自保而全胜必须修明政治、 确保法制 第三层:制胜的五条基本原则,【名言】 先为不可胜 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自保而全胜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而不失散之败也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修道而保法,孙子兵法赏析,势 篇,【题意】 指战势。有形才有势,形为势的根本,势从形中产生。,【段意】 第一层:战势的内容 第二层:奇正的作用和变化 第三层:战势的姿态和运用 第四层:指挥员要善于造势,【名言】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

12、 不竭如江河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赏析,虚实篇,【题意】 虚实是孙子提出的古代军事术语,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段意】 第一层:转变敌我虚实的要诀 第二层:转变敌我虚实的方法 第三层:探敌虚实的步骤和运 用虚实的秘诀 第四层:(结论)用兵贵在避 实击虚、应敌变化,【名言】 致人而不致于人 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形人而我无形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战胜不复,形于无穷 兵形像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避实而击虚 因敌而制胜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7. 军争篇,8. 九变篇,9

13、. 行军篇,10. 地形篇,11. 九地篇,12. 火攻篇,13. 用间篇,孙子兵法赏析,七-十三篇,孙子兵法主要战略思想,1、重战、慎战、备战、善战思想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孙子兵法赏析,重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慎战思想,“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存在,人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明智的国君,对待战争问题要慎重,贤良的

14、将帅要警惕),“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随便用兵,不处在危急紧迫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开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备战思想,“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用兵的原则,不要寄希望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寄希望敌人不会来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条件),1、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它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善战思想,2、庙算制胜论,孙子兵法.计篇中说:“未战而庙算者胜多算胜,少算不胜。”在形篇中又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先胜而后求战也。”孙子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孙子中写道:“兵者,诡道也。” 并提出了“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