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华中学校高一年级4月份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卷面分数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述,这一转变()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c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d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结构的基础2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中国古代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3史书

2、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汉代b曹魏 c唐朝 d北宋4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消费结构 b市场意识 c节俭习惯 d小农思想5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

3、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6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7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为了安全和方便,随身携带大量纸币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

4、购布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a b c d8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9“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顿发明汽船10世界知识画报的

5、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d麦哲伦11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作者意在强调()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

6、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1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13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bcd14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相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是相沿袭的15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7、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c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

8、,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况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12分)17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材料二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

9、它们必需的工业品。材料三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材料四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80年3668.81890年4994.21900年68118.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6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高一历史四月月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选d。这一转变是古代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仍然是石器或者骨器,土地公有。因此,a、b、c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2b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农业的发展。a、c、d三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农具、地理原因,中外基本相同,只有b项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3c解析:选c。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的动力是水力。而隋唐五代时期,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4d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从材料

11、可知,养牛是为了把田种好,养猪是为了把年过好,养鸡是为了换一些生活必需品,这显然反映的是小农思想,因此d项正确。5a解析:选a。根据材料对于“典卖”名词的解释“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可见不是转让所有权,b排除;典卖是豪强掠夺农民的一种方式,但从材料无从看出是主要方式,c排除;通过典卖,豪民即使利用宋律的漏洞掠夺了农民土地,那也是掠夺财产,而不是强化人身依附关系,d排除。纵观材料整体,豪民是通过宋律漏洞对农民典卖土地巧取豪夺。6b解析:选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表明政府严厉禁止沿街开设商店,说明长安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7c解析

12、:选c。明朝时,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不准确;明朝时国内长途贩运比较发达,而对外则逐渐实行海禁,故不准确。8d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商人的地位在明朝时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尽管政府依然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9b解析:选b。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的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使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10d解析:选d。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的船队实现环球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11c解析:选c。材料关键信息是:“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早期的殖民扩张使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获

13、得大量的资本和原料,煤的利用推动工业革命的进程,最终使得西欧经济实力超过中国。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c项。12-15 bcdb二、非选择题1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题目设置的非常基本,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作用:大批自耕农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2)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鲁国实行初税亩率先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7解析:第(1)问可直接从材料一中“意大利的威尼斯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可知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材料二中“在19世纪5060年代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可知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贸易中心转移、英国得以崛起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可从材料三,直接读取信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可知英国在工业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德、法等国相继崛起,使世界贸易出现多个中心;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可知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从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