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土壤的性质 2.1 土壤胶体及其吸附性 2.2 土壤的酸碱性 2.3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3. 土壤污染 3.1 土壤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3.2 土壤的自净作用和污染防治,土壤胶体分为三类:无机胶体,主要为各种次生矿物,如层状硅酸盐、水合氧化物、氧化物等矿物;有机胶体,主要为腐殖质;无机-有机胶体复合体。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带电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 2.1.1 土壤胶体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表面能,2.1.2 带有电荷 永久性负电荷、pH制约电荷、净电荷 pH零电点,土壤带正电,反之带负电pH制约电荷 图 高岭石表面产生pH制约电荷图 一般土壤零电点低而pH高,总带有净的负电荷。,2
2、.1.3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交换性阳离子)性能 土壤胶体粒子具有吸附某些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被吸附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可以被土壤溶液中另外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置换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土壤的离子交换。 土壤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K+、Na+、Ca2+、Mg2+、H+、NH4+,也是容易发生交换的离子,一些有机阳离子也可以发生交换。含量较多的阴离子有SO42-、Cl-、PO43-、NO3-,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有研究表明土壤的黏土矿粒子能够发生阴离子交换,但是由于研究阴离子交换比较困难,进展比较缓慢。 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用离子交换容量(ion exchange capacity,IEC)
3、表示,单位为mmol/kg。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改变了某些阳离子的有效性,使植物对这些元素的有效利用受到影响,另外,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可以改变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土壤矿物粒子表面通常带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土壤矿物粒子所吸附的阳离子被土壤溶液中其它阳离子置换的过程,称为土壤的阳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以化学计量关系进行,交换反应的速率随黏土矿的种类、阳离子的性质与浓度而变化(高岭土矿的离子交换速率是最快的)。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交换性阳离子mmol/kg干土壤,2.2.1 土壤的酸度 活性酸度(有效酸度):土壤溶液中游离H+提供,可直接测 潜性酸度:土壤胶体所吸附H+
4、、Al3+提供 (1)土壤胶体上吸附性H+解离 (2)土壤胶体上吸附性H+被其它阳离子所交换 (3)土壤胶体上吸附性Al3+的作用 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关系:在同一平衡体系中存在,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活性酸度是潜性酸度的根本起点。,2.2.2 土壤的碱度 (1)液相碱度指标 CO32-、HCO3-,主要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存在 (2)固相碱度指标 Na+、Mg2+、 Na+15%时,pH8.5甚至达到10时土壤碱化,2.2.3 土壤的缓冲性能 2.2.3.1 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a)H2CO3-Na2CO3 (b)两性物质 RCH(NH2)COOH (c)碱性土壤中Al3+对碱起缓冲作用
5、 pH5.0时发生以上作用,pH5.5时作用消失 2.2.3.2 土壤胶体缓冲作用 胶体含量越大,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盐基饱和度越大,则缓冲能力越强,氧化还原反应是土壤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迁移转化并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化学过程。 土壤中的主要氧化剂有:土壤中氧气、NO3-和高价金属离子,如Fe(III)、Mn(IV)、V(V)、Ti(IV)等。土壤中的主要还原剂有:有机质和低价金属离子。此外,土壤中植物的根系和土壤生物也是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土壤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其值是以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的相对浓度比为依据的。由于土壤中氧化态
6、物质与还原态物质的组成十分复杂,因此计算土壤的实际Eh很困难,主要是以实际测量的土壤Eh衡量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一般旱地土壤的Eh为400700mV,水田的Eh为-200300mV。根据土壤的Eh可以确定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环境行为。 当土壤的Eh值700mV时,土壤完全处于氧化条件下,有机物质会迅速分解;当Eh值在400700mV时,土壤中氮素主要以NO3-形式存在;当Eh值400mV时,反硝化开始发生;当Eh值200mV时,NO3-开始消失,出现大量的NH4+。 当土壤渍水时,Eh值降至-100mV,Fe2+浓度已经超过Fe3+;Eh值再降低,-200mV时,H2S
7、大量产生,Fe2+就会变成FeS沉淀了,其迁移能力降低了。 其他变价金属离子在土壤中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迁移转化行为与水环境相似。,土壤污染的发生特征主要是与土壤的特殊地位和功能相联系的。其主要污染源有如下四个方面: (1)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它们的残留物在土壤中累积起来; (2)土壤历来就作为废物(废渣、污水和垃圾等)的处理场所,而使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随之进入土壤; (3)土壤是环境要素之一,因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从而进入土壤,使土壤随之亦遭受污染; (4)在自然界中某些元素的富集中心或矿床周围,往往形成自然扩散晕,使附近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超
8、出一般土壤的含量范围。,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与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很多是相同的,其污染物主要种类有: (1)有机物质,其中数量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是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有机氯和有机磷两大类; (2)氮素和磷素化学肥料; (3)重金属,如砷、镉、汞、铬、铜、锌、铅等; (4)放射性元素如铯、锶等; (5)有害微生物类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肠寄生虫(蠕虫)、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6)此外,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产生CO2、CH4、H2S、H2、NH3和N2等气体(其中CO2和CH4是主要的),在某些条件下,这些气态物质也可能成为土壤的污染物。,自然界各种物质组成之间都存在着物
9、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经常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如果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中,就会使其物质组成发生变化,并破坏物质原有的平衡,造成土壤污染。但另一方面,当各种物质进入土壤之后,土壤随即显示出自净能力,也就是通过在土壤环境中发生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一系列反应过程,促使污染物质逐渐分解或消失。具体地说,土壤的自净能力主要来自于土壤颗粒物层对污染物有过滤、吸附等作用,土壤微生物有强大生物降解的能力,土壤本身对酸碱度改变具有相当缓冲能力以及大量的土壤胶体表面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为很多污染物转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此外,土壤空气中的氧可作为氧化剂,土壤水分可作为溶剂,这些也都是土壤的自净因素。
10、在通常的情况下,土壤的净化能力决定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环境其他特性,也和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有关。不同土壤的净化能力不同,同一土壤对不同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同的,同时土壤的净化速度是比较缓慢的。,通常土壤的净化能力决定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环境其他特性,也和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有关。不同土壤的净化能力不同,同一土壤对不同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同的,同时土壤的净化速度是比较缓慢的。 在对土壤污染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之后,人们对土壤本身污染的治理也作出了很多努力,除制订相应政策法令以降低土壤遭受污染的可能和程度外,还提出了以下一些常用的方法: (1)沉降法 将取自于天然水体(如河水)的灌溉用水,先引入一沉降池,以除去水中吸附了有害物质的颗粒物。 (2)稀释法 将污染灌溉水以清净的水稀释到无害程度的方法。对酸性强的灌溉用河水同时使用稀释法和加药剂的方法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3)铺垫客土法 是对受污染的本土在其上层铺垫一层非污染客土的方法。 (4)排土法 将污染土层移去,用作敷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伊利集团连续并购财务绩效研究
- 县域农网充电站优化配置及协同运行策略研究
- 企业档案归集管理办法
- 会计资料保存管理办法
-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私人
- 产业招商制度管理办法
- 云南省宅基地管理办法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实战案例分析试题汇编含答案
- 与妻书教学课件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
- 电力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年江西省高职单招文化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络版)
- 干挂石材脚手架施工方案
- 企业税务自查与整改方案
- 相机基础知识介绍
- 村务公开申请书
- 2025年山东省职教高考(机械制造专业)综合知识备考试题库(含历年真题)
- 《蚯蚓》课件-生物学-自然科学-专业资料
- 2025年秋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FT装维资料》课件
- 高二-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新材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