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细胞骨架系统,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一类网状结构系统。,真核细胞所特有。 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体系。,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 1、结构与支持作用 2、空间组织作用 3、胞内运输作用 4、收缩和运动,第一节 微 管(MT),一、形态结构和存在形式,A fluorescently stained image of cultured epithelial cells showing the nucleus (yellow) and microtubules (red),存在形式: 单 管 不稳定 主要形式(细胞质微管、纺锤体微管) 二联管
2、 稳定 纤毛、鞭毛中 三联管 稳定 中心粒和鞭毛的基体中,二、分子组成,主要为微管蛋白、微管蛋白 性质相似,均为酸性蛋白;42%氨基酸序列相同,微管蛋白 与、微管蛋白大约有30%同源 对微管的形成,微管极性的确定及细胞分裂起重要作用。,微管蛋白以一种约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微管装配的始发区域,即微管组织中心,被称为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TuRC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该复合物包括微管蛋白、微管蛋白和微管蛋白和4种其他蛋白质。,常见微管组织中心,间期细胞MTOC: 中心体(动
3、态微管) 分裂细胞MTOC: 有丝分裂纺锤体极(动态微管) 鞭毛纤毛细胞MTOC: 基体(永久性结构),三、微管的组装及其调节,(一)体外装配,条件:异二聚体达到1mg/ml,PH=6.9,37, 有Mg2+无Ca2+,GTP供能,(二)体内装配,由微管组织中心(MTOC)开始 MTOC:中心体、动粒、纺锤体的极体、基体 负端指向MTOC,正端离开MTOC,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TuRC )为核心, 结合在负端,使负端稳定。,(三)装配的调节,多余的微管蛋白结合在合成其的核糖体上,导致微管蛋白mRNA降解。 在体内的装配和去装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高度有序的。,(四)微管敏感的药物,秋水仙素及甲氨
4、基秋水仙素: 结合和稳定游离的微管蛋白,引起微管的解聚。,四、微管结合蛋白(MAP),结合在微管表面的辅助蛋白 是微管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成分,与调节微管聚合范围及速率有关。 微管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取决于此,分为: 碱性的微管结合区域:加速微管的成核作用 酸性的突出区域:与其他骨架纤维相结合,五、微管的主要功能,(一)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 和维持细胞的形态,当血小板暴露于低温中,微管被破坏,导致血小板变成不规则的球形。说明微管对维持细胞的不对称形状是重要的。 此外,微管对于细胞突起部分,如纤毛、鞭毛、轴突的形成和维持, 也起关键作用。,(二)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1、中心体,中心
5、体:动物细胞内主要的MTOC,中心粒:9组三联管围成的圆筒状结构 成对、垂直排列 风车状,2、鞭毛和纤毛,具有运动功能,是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结构: 由基体和鞭杆两部分构成。 鞭毛中的微管为9+2结构。 二联微管A管由13条原纤维组成,B管由10条原纤维组成。 A管向相邻B管伸出两条动力蛋白臂,并向鞭毛中央发出一 条辐。 基体的微管组成为9+0。,(三)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微管以中心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靠近质膜的为正端,近中心体的为负端。,深绿:微管 浅兰:内质网 黄色:高尔基体,上图:内质网抗体染色 下图:微管抗体染色,上图:高尔基抗体染色 下图:微管抗体染色,(四)为细胞内物
6、质运输提供轨道,微管主要为运输物质提供轨道并对运输方向具有指导作用,同时通过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s)介导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胞质中微管马达蛋白分为两大类: 驱动蛋白(kinesin):通常朝微管的正极方向运动 动力蛋白(cytoplasmic dynein):朝微管的负极运动,第二节 微 丝(MF),一、形态结构和存在形式,是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细丝,直径约为7nm,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肌细胞中 特殊的稳定结构 非肌细胞中 动态结构,非肌细胞中,微丝是一种动态结构,形态、活动可随细胞的活动而发生变化。,二、分子组成,鬼笔环肽
7、抑制MF解聚 与MF结合使之稳定 细胞松弛素 抑制MF聚合 结合在肌动蛋白纤维 正端,一些特殊的药物可改变肌动蛋白的聚合状态,影响微丝的生物学特性。,三、微丝的组装及其调节,体外装配: 需要ATP、适宜的温度、 Mg2+ 、高浓度的Na2+和K+,溶液中ATP-肌动蛋白的浓度处于临界浓度时,ATP-肌动蛋白在(+)端添加,而从(-)端分离,表现出 “踏车”现象。,“踏车”现象,+,-,体内装配:,ARP复合物在负端成核,肌动蛋白纤维向正端快速生长。 成核作用很大程度受外部信号的调节。,肌动蛋白的三维网络结构,四、微丝结合蛋白,(一)肌肉收缩系统中的微丝结合蛋白,1、原肌球蛋白,2、肌钙蛋白,3
8、、肌球蛋白,(二)非肌细胞中的微丝结合蛋白,如绒毛蛋白-在微绒毛中帮助20-30条肌动蛋白纤维形成紧密的微丝束。,红细胞中的血影蛋白-在质膜下方横向连接相邻微丝形成二维网络。,五、微丝的主要功能,(一)支撑作用,1、形成应力纤维 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等方面有作用,2、支持微绒毛,(二)参与细胞运动 1、变形运动 肌肉蛋白与微丝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2、细胞分裂 3、肌肉收缩 滑动丝模型 (三)参与胞内信息传递,培养的上皮细胞中的应力纤维(微丝红色、微管绿色),第三节 中 间 丝 IF,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故得名。 电镜下为中空的管状结构。 IF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
9、成分。 IF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主要起支撑作用。,中间丝蛋白具有高度的种属和组织的特异性,但在结构上遵循一些共同的特点,分类: 1、角蛋白纤维 2、神经元纤维 3、波形蛋白样纤维 4、核纤层蛋白,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含有不同IF。 通常一种细胞含有一种中间纤维,少数含有2种以上。,IF的装配,过程: 两个单体形成超螺旋二聚体; 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组装成四聚体; 四聚体组成原纤维; 8根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 特点: 无极性;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ATP、GTP或结合蛋白的辅助。,IF的结合蛋白 IFAP,已知的IFAPs约15种左右,分别与特定的中间纤维结合,如:flanggrin、Plectin、Ankyrin 特点:具有细胞特异性 功能: 使中间纤维交联成束、成网, 把中间纤维交联到质膜或其它骨架成分上,功能: 1、细胞内的支撑作用 2、参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膜间连接结构的形成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课件PPR模板
- 企业培养新人课件
- 车辆销售代理及市场拓展承包协议
- 企业国有产权管理课件
- 智能化木结构厂房建造与物联网技术集成合同
- 跨国劳务派遣与劳动合同
- 高速营销方案么
- 文创园区整体租赁与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合同
- 体育馆餐饮服务承包与赛事配套保障合同
- 钻井堵漏技术方案
- 2024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淮南新东辰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版授权】 ISO 13408-1:2023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门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培训课件
- FMEA(失效模式分析)教程课件
- PEP小学英语单词分类汇总(含音标)
- 氯气储罐的设计
- NB∕T 10731-2021 煤矿井下防水密闭墙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土地革命时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