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因三者病变在肺,都有咳嗽,故合篇讨论。 肺痿即肺叶枯萎,肺气不振,是一种慢性衰弱性疾病, 后世称“劳嗽”。其证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特征。肺痿多 继发于其它疾病的误治或失治之后,有虚热与虚寒两型。 肺痈是感受风热毒邪,内舍于肺,伤及血脉,致气血壅 阻不通而腐化成痈脓。其基本症状是:发热寒颤,咳嗽气 喘,口中辟辟燥,胸中隐隐作痛,咳唾脓血,脉数。其病程 可分三个阶段(见后)。 咳嗽上气,即咳嗽气喘病,上气指气逆不降。其证有虚实 之分,但以论实证为主。,虚热性肺痿病因病机及肺痿与肺痈的症状特点、脉象鉴别要点。 【原文】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
2、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1) 重亡津液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 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致津液严重损伤。 热在上焦者津液伤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虚热居于上 焦,熏灼于肺,致肺气上逆。 因咳为肺痿咳嗽日久必耗伤肺气,肺气伤则通调失职, 津液不能布化,故见咳嗽无力,咳吐出浊唾涎沫。 病因病机:误治使阴伤而生内热灼肺,咳久使肺气痿弱不振,后致
3、肺之气阴两伤。 本证既有津液损伤,又有虚热熏灼与肺气痿弱不振,其基本病理是肺之气阴俱虚竭。 寸口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咳唾脓血“断句意义:断入上句为肺痈特有症状;断入下段为肺痿与肺痈共有症状。,论虚寒肺痿病因病机与证治 【原文】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5) 【主症】 频吐涎沫,遗尿,小便频数,头眩,不咳嗽,口不渴。 【病因病机】上焦阳虚,肺气虚寒,不能制约下焦,气化失司。素体阳虚,致肺中冷,或虚热性肺痿阴损及阳;或治疗失当而转化成虚寒性肺痿。 频吐涎沫上焦阳虚不
4、能化气,气虚不能摄津。 遗尿,小便频数上焦肺气虚冷,治节不用,水液直趋下焦。 头眩肺气萎弱不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不咳或咳嗽不显著肺冷气沮,肺气上逆的反应性降低。 口不渴因肺中冷,阳气虚寒。 【治法】 温肺复气。【方药】 甘草干姜汤 【方析】 本方重用炙甘草甘温补益肺气;用干姜辛温散寒温肺阳。二味甘辛合用,温阳益气。,论肺痈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期 【原文】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1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於卫,呼气不入;热过於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於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
5、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2) 表证期:即风伤皮毛阶段,为风热侵犯卫表,卫气受伤。以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脉浮数为主症。治疗宜用后世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味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表证期宜解表与清热解毒并用方能取效。 酿脓期:即风舍于肺阶段,为风热内壅,肺气不利,气不布津,痰涎内结,瘀热成痈。以咳嗽气喘,胸满,咽燥,口干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脉滑数为主症。治疗宜葶苈大枣泻肺汤清除瘀热,开泻肺中痰浊。 溃脓期:即热过于营,热伤血脉阶段,为邪热壅肺,血脉凝滞腐溃,蓄结成痈脓。以咳吐脓血如米粥样,腥臭异常,振寒脉数为主症。治疗宜用桔梗汤或附方外台桔梗白散排脓解毒
6、。附方千金苇茎汤既可用于溃脓期,也可用于酿脓期。 对肺痈特别强调早期治疗,将其病变消灭在萌发阶段。如“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犹言风热毒邪初入皮毛卫分阶段,其邪可祛之外出,邪气一旦深入营血分就难以排出。肺痈一旦成脓,治疗较难,预后亦不好,即所谓“始萌可救,脓成则死”。,邪实气闭证 【原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11)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15) 【主症】 胸满胀,喘不得卧,咳逆上气,喘鸣迫塞,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 【病因病机】 为风热病毒,浊唾涎沫,壅塞于肺。 胸满
7、胀邪实气闭; 喘不得卧,咳逆上气气机被阻,肺失肃降, 肺气上逆; 喘鸣迫塞痰浊壅塞,肺气不利; 一身面目浮肿肺气壅滞,通调失职, 水气不能宣泄, 反逆行于肌表; 鼻塞清涕出肺窍不利;不闻香臭酸辛,为肺气不和。 【治法】 开肺逐邪。【方药】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苦辛寒,清热涤痰,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大枣安中,固护脾胃。,热腐成脓 【原文】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12) 【主症】 咳而胸满,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咳吐脓痰如米粥状,振寒脉数。 【病因病机】 痰热壅肺,热伤血脉,热毒蕴结,血肉腐败,酿 成痈脓。 咳而胸满痰热壅肺,肺
8、气不利; 咽干不渴,振寒脉数热毒深入血脉之征;邪在血脉,热蒸营血, 津液尚可上润,故咽干不渴; 振寒脉数卫气与邪抗争于里,皮毛失 之温煦,故振寒; 热邪鼓荡,血流加速,故脉数; 时出浊唾腥臭、咳吐米粥状脓痰热毒蕴结,进而腐化血肉脉络所致。 肺痈成脓后,其证已由实转虚。 【治法】 排脓解毒。【方药】 桔梗汤。 桔梗苦辛,开宣肺气, 化痰散结排脓; 二药共凑散结排脓毒之功, 生甘草清热解毒。 并能加速脓肿早溃。,【现代应用】 吴氏报道用桔梗汤治肺痈10余例,疗效满意。桔梗重用至60克。认为本方桔梗苦辛能宣开肺气,化痰散结排脓。经药化分析:桔梗含桔梗皂甙,为强力的祛痰药,大剂量应用能促使脓疡破溃,加
9、速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毒,二药合用共凑散结排脓解毒之功。本方重点在于使已成之脓肿早溃,加速排脓,故用量较大,经临床观察,服药后见咳嗽增剧,偶有轻度恶心,末见其他不良反应。(教材附有病案),【原文】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 【方析】 本方具清肺化痰,活血排脓之效。 治肺痈咳嗽,微热,心烦胸满,胸中甲错隐痛,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痰热瘀血蕴结之肺痈 苇茎清肺泄热; 薏苡仁、冬瓜仁利痰排脓,消除内痈; 桃仁活血祛瘀。 本方对肺痈将成,服之可促使血行痰消,成脓者,可使脓排瘀散。,第三节 咳嗽上气,寒饮郁肺 【原文】咳
10、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6) 【主症】 咳嗽,气喘,喉中有水鸡声。水鸡声,即喉中有较强的痰鸣声连续不断。本证可有胸膈满闷,恶寒不渴,咯痰清稀量多,舌苔白滑,脉象浮紧等症。 【病因病机】 寒饮郁肺,气道受阻。咳嗽,气喘,为痰饮郁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喉中水鸡声为痰饮阻塞气道,呼吸之气通过狭窄之处,则痰与气相击有声。 【治法】 宣肺散寒,降逆化痰。 【方药】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姜枣辛,半菀五味款冬花。 射干开痰结以利咽喉气道; 麻黄宣泄肺中郁饮,平喘止咳; 生姜、细辛散寒化饮; 款冬花、紫菀、半夏降气化痰; 散中有收,祛中有补。 五味子收敛肺气; 大枣安中调和诸药。,【讨论】医
11、学心悟云:“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本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即哮喘病。咳而上气即咳嗽气喘,上气乃肺气上逆而喘;喉中水鸡声乃喉中有哮鸣声。射干麻黄汤的化饮、宣肺、开结、降逆的组方原则给疗哮喘病奠定了基本用药原则。临床用该方治疗哮喘病,在缓解症状方面有较理想的疗效。,痰浊壅肺 【原文】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7) 【主症】 咳逆气喘,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本证突出特征是:痰浊稠粘如胶,咯吐不爽,虽时吐之而症状仍难以减轻,卧则气喘更甚,并伴胸膈满闷,苔粘脉滑等症。 【病因病机】 热居上焦,肺失清肃,痰浊壅塞,气逆不降,欲成痰壅气闭。 其咳逆气喘,但坐不得眠痰浊壅塞; 时
12、时吐浊肺中痰浊,随逆气而上出,又因痰浊粘 稠,胶固难拔,故虽时时吐浊,但症状仍不减 轻,若不迅速扫除,则会发展成痰壅气闭。 【治法】 利窍涤痰,宜壅导滞。【方药】 皂荚丸: 【方析】 皂荚性味辛咸,入肺,大肠经,利窍涤痰去垢,软坚散结,善治顽痰、燥痰、风痰;用枣膏和汤调服,既可缓皂荚慓悍峻猛之性,又可兼顾脾胃之气。酥炙蜜丸。,寒饮夹热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8) 【主症】 咳嗽气喘,胸部胀满,脉浮。据方测知:可见烦躁,咽喉不利,痰声辘辘,倚息不能平卧,舌苔滑而略黄等症。 【病因病机】 寒饮郁积胸肺,肺气不宣,饮邪郁久而化热。本 病为邪盛于肺而近于体表,故以咳嗽气喘,胸部胀满,
13、脉浮为主;因饮邪郁肺化热,故必伴烦躁等症。 【治法】 宣肺化饮,止咳平喘,佐以清热。 【方药】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汤杏仁,石膏麦味半干辛。 厚朴宽胸行气,消痰平喘; 麻黄、杏仁宣肺利饮,止咳平喘; 细辛、干姜、半夏化饮降逆; 石膏(鸡子大)清郁热以除烦躁, 五味子敛肺止咳。 本方先煮小麦去滓,后纳诸药同煮,取祛邪顾正之意。,咳喘身肿 【原文】脉沉者,泽漆汤主之。(9) 【主症】 咳嗽气喘,身肿,脉沉。本证身肿是从脉沉及用药测知,如水气病指出“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 【病因病机】 为脾虚不能制水,水饮内停,上迫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肺不能通调水道,水气外溢肤表则身肿,脉沉。 【
14、治法】 利水通阳,止咳平喘。 泽漆汤:泽漆汤桂半二参,黄芩姜草加白前。 泽漆消痰逐水; 紫参利大小便; 桂枝通阳行水; 生姜、半夏散水降逆; 诸药配合,邪正兼顾,标本俱治。 白前止咳平喘; 人参、甘草健脾补虚; 黄芩清郁热。,虚火灼肺 【原文】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10) 【主症】 咳嗽气喘,咽喉干燥不利,咯痰不爽。伴见口干喜凉 润,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因病机】 为肺胃津液损伤,致虚火上灼于肺。胃为水谷之海,津液化生之源,若化源枯竭,必生虚火燥热,火热随胃气上逆,熏灼于肺,肺气不利,故见咳嗽气喘;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此本津液不足,继而又被虚火炽灼,故见咽喉不利,咯
15、痰不变等症。 【治法】 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本证其标在肺,其本在胃,故 肺胃并治。 【方药】 麦门冬汤: 【方析】 本方重用麦门冬,取其甘寒之性,以润肺养胃,清除虚火;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养胃益气,使气旺津生;半夏降逆化痰,其性虽燥,但与大剂量的麦门冬配五,则能扬长避短。,【讨论】“止逆下气”的治法,寓有养阴清热以治本,使火逆之气收敛下行。本病虽在肺,而病源之本在胃,是胃阴不足,致虚火上炎,肺津失之后继,最后形成肺胃之气俱逆。故欲下其气,必止其逆,欲止其逆,必养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麦门冬汤组成有两大特点:一是麦门冬与半夏7 :1比例特点,即用大剂量麦门冬突出本方养阴的主旨,用小剂量半夏既能
16、化痰又能降逆;二是虽有火逆之气,却用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养胃益气,胃气得养则气能生津,津液充足,则虚火自敛。 虚火喘咳证与虚热性肺痿“重亡津液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的病因病机有相同之处,故二者均可用麦门冬汤治疗。其不同点是:虚热性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其病理之关键是肺气痿弱不振,气不布津而成痰;虚火喘咳证,以气喘,咯痰不爽为主症,其病理之关键是肺胃阴虚,虚火上炎炼津而成痰,而肺气虚的程度尚不突出。,傅某某,男,6岁。1993年5月24日初诊:患地图舌3年有余,其母带来诊,经详细询问,其母言患儿平常纳差,盗汗,磨牙,易感冒。因其父原有肺结核,有医曾建议拍X光片,排除肺结核。刻诊:舌尖红赤,舌
17、周边有少许薄白苔,苔中呈椭圆形光剥约2.53cm,与周边舌苔界限分明。扁桃体大(慢性增生),脉滑数。辨证:肺胃阴虚火旺。治则:滋养肺胃阴液,清降火逆。方以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0g,太子参10g,麦冬12g,天冬12g,石斛10g,半夏4g,栀子3g,连翘8g,玄参8g,射干8g,板蓝根15g,甘草6g。3剂。 5月27日来诊:观其舌面,舌苔呈圆形线圈样增生,原光剥舌面与周边正常舌苔界限模糊,舌尖不红,扁桃体仍大,脉细滑,饭量稍增。处方:仍以前方为基础增损,太子参12g,沙参10g,麦冬12g,天冬12g,石斛10g,五味子8g,党参8g,山药8g,茯苓8g,半夏4g,连翘8g,甘草6g,3剂,
18、于5月30日见患儿,舌谈红,光剥苔已全部消失,呈薄白苔,其母言患儿饮食量大增。,肺胀 【原文】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4) 肺胀即肺气壅滞胀满,同属咳嗽上气病类。此病多因素有水饮停蓄于肺,又新感外邪而触发,形成表里合邪,夹攻于肺,致肺失宣肃,肺气遏郁而上逆,故以胸满气喘,烦躁为主症。,(1)饮热郁肺 【原文】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13) 【主症】 胸满,咳嗽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可伴发热汗出,气息急迫,舌红苔薄黄而滑。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水饮内作,内外合邪,致肺气胀满。胸满,咳嗽气喘,为饮热郁肺,肺气上逆;目如脱状,为
19、肺气壅滞不利,上攻目窍;脉浮主表主上,大主邪热,风热夹饮邪上逆,故脉浮大。 【治法】 宣肺清热,降逆平喘。【方药】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石膏辛凉相配,发越水气, 兼清解表里之热; 方析 生姜、半夏化饮降逆; 甘草、大枣安中以调和诸药。 本方石膏量大于麻黄,方性偏于辛凉,功在宣肺清热。,(2)寒饮夹热 【原文】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14) 【主症】 胸满,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本证可伴发热恶寒,无汗,舌淡苔薄白或薄黄。与小青龙汤比较,烦躁为新增之症。 【病因病机】 心下素有水饮宿疾,复感风寒,引动水饮内作化热,形成表里合邪。胸满,咳而上气,为水饮内作,表气不宣,肺气上逆;烦躁,为寒饮郁久化热;脉浮,为风寒袭表,正气抗邪于外。 【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诚信考试班会课件
-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训
- 法律顾问业务培训
- 体育消费新场景的生成机制与路径
- 护理专业组长竞聘演讲
- 数字化转型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挑战与职能
- 初中生消防安全班会课件
- 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增产路径探讨
- 初中班级管理课件
- 挤压制油条件对油莎豆淀粉结构及油脂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 算法课程设计回溯法题目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业务培训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
- 新初一数学小班衔接讲义书
- 钻机的基础知识介绍
-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解析
-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课件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新技术
- 电镀环评评估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光伏土地征地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