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二)(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二)(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二)(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检测(二)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土可贾(买)焉。”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当时土地可以买卖b.在当时土地禁止买卖c.在当时土地私有出现d.在当时农业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在公元前569年,土地可以买卖。因此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土地私有的出现。其他三项只是表面现象。2.战国策秦策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答

2、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客观上有利于商品交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c项。3.“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c.“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答案b解析“经济变革”指的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了井田制,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程,故选b。4.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

3、,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答案b解析公元前343年,正处在商鞅变法时期,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限制工商业,许多工商业者即使经商致富,也转向经营农业。5.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a.b.c.d.答案b6.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4、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题18分,第8题18分,第9题24分,第10题16分,共7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

5、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答案(1)内容:

6、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了婚姻伦理法律化的进程。(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8.秦自商鞅变法逐渐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而且,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

7、基本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家庭制度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小家庭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家庭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答案(1)措施:强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或分异令);奖励耕织。影响:有利于小家庭的形成。(2)特征:人口少;关系简单;亲缘密切。背景:诸侯争霸;铁犁牛耕;土地私有。9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图一商鞅舌战图图二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材料三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3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材料四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

9、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请列举材料一中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二的激烈辩论,他们各自有何主张?(8分)(3)概括材料三、四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问题。(6分)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代表人物: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

10、造者和鼓吹者孔子、孟子提出“德治”“仁政”等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秦国实力逐渐强大。(2)图一:守旧的奴隶主贵族。图二: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海岸派: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3)共同问题: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虚伪荒谬)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上(1) 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8分)(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