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课件_第1页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课件_第2页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课件_第3页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课件_第4页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及预防,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CISS,前言: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早期及远期预后更差 急性期干预措施:基本一致 二级预防措施不同 本节只探讨诊断和预防,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特指心脏本身栓子脱落、或经过心脏的栓子 心源性栓子(cardiac sources of emboli)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or Cardiogenic Brain Embolism, CE)。 流域性梗死; 分水岭梗死:CO下降,微小栓子 心源性栓子不仅致心源性卒中(含小卒

2、中),也可仅致TIA 既往多习惯将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的栓塞 (主动脉源性脑栓塞,Aortogenic brain embolism)作为心源性卒中的一部分,CISS将其纳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范畴,前言:心源性卒中及相关概念,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诊断率还远远低于实际发病率 漏诊原因: 对心源性脑卒中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导致心源性卒中的原因众多,有时不借助于一些特殊的检查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最为重要的漏诊:阵发性AF,占10%或更高。 诊断依赖于直接发现心源性栓子栓塞证据,但更为重

3、要的是依赖于发现CE的病因(高危因素)的证据,一、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1.1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房扑(无论是否有左房血栓或自发性回声增强) 二尖瓣狭窄 人工心脏瓣膜 四周内心肌梗死 左心附壁血栓 左心室室壁瘤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肯定的病因,扩张性心肌病; 射血分数35%; 心内膜炎 心腔内肿瘤 伴血栓形成的PFO; 在脑梗前有DVT或PE的PFO 主动脉弓斑块表面漂浮性血栓,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plan LR, et

4、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27:502508,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PFO合并房间隔瘤 伴DVT或PE的PFO(非卒中前) 自发性回声增强 左室心尖运动障碍合并射血分数下降(但35%) 仅病史提示的心肌梗死或心悸合并多发脑梗死(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 腹部CT/MRI或尸检发现系统性栓塞表现(如肾、脾、肠系膜栓塞)或下肢动脉栓塞,Amarenco P, Bogousslavsky J, Ca

5、plan LR, et al. New approach to stroke subtyping: The A-S-C-O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9,27:502508,1.1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可能的病因,单纯PFO 单纯房间隔瘤 瓣膜股 二尖瓣环状钙化 主动脉瓣钙化 左室非心尖运动障碍 厚度4mm的主动脉弓斑块,可能性较小的病因,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1.2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概述,年长严重卒中(NIHSS10;年龄70岁)。 既往不同动脉分布区栓塞 空间多发 (前后循环同时梗死,双侧梗死) 时

6、间多发(不同年龄的梗死灶) 其他系统性血栓栓塞的征象(肾脏和脾脏的楔形梗死, Osler splits; Blue toe-syndrome) 梗死血管分布主要是皮层;或者皮层下大灶豆动脉区梗死 MCA高密度影(无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闭塞大血管快速再通(反复神经超声评价),European Journal of Echocardiography (2010) 11, 461-476,欧洲超声相关指南推荐,以下之一情况者,应考虑心源性卒中可能,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1.2 心源性卒中的诊断概述,详细病史询问及体查:全身、神经系统(含神经血管学) 结构影像学寻找支持CE的证据。 神经血管学的

7、完整辅助检查,脑血管、包括下肢静脉 各种心脏检查: 心脏结构学:彩超,高分辨MR,多排CT 系统筛查房颤等心律失常证据,包括各种心电检查和临床评分 TCD发泡试验:协助PFO诊断 临床评分法确定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血液学基因学检查指标,协助确定缺血性卒中/TIA的病因,包括各种CE的病因。,徐安定, 等. 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策略,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二 房颤与卒中TIA,一)、概述:,房颤的分类,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人口老龄化伴随房颤发病率增加,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中国:房颤患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8、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Framingham 研究(n=5070),房颤: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ROCKET-AF:阵发性AF和永久性AF患者(OAC)的卒中和死亡风险。 11 548 (82%)例永久性AF患者 2514(18%)例阵发性AF患者 事件/100人年,Eur Heart J. 2014 Sep 10. pii: ehu359.,阵发性房颤:也是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6563例 ACTIVE-A/AVERROES数据库的AF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Eur Heart J. 2014 Sep 3. pii: ehu30

9、7. Epub ahead of print,永久性AF风险更高 阵发性AF风险不高: 阵发性AF也需要OAC!,AF类型 年卒中发生率 永久性4.2% 持续性 3.0% 阵发性 2.1% 校正风险: 永久Vs 阵发(1.83 P0.001) 持续vs阵发 (1.44 P 0.02),阵发性房颤:也是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二)、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诊断,1、我国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低诊断现状,1.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09, 18(3): 185-189. 2.Journal of

10、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0, 35(1): 183-187. 3. 2014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65-667.,国外报道缺血性卒中合并AF的比例约20%,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二)、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诊断,PRESS-China数据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s of Stroke Study in China,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

11、logy (2010) 37, 775781,中国大陆卒中合并AF报道远较国外报道低,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17,诊断现状: 卒中合并AF,CNSR研究数据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events,11.34%,提示:大陆缺血性 卒中合并AF(阵发 性)可能存在严重 漏诊,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缺血性卒中/TIA发作后新发AF检测荟萃分析,非选择组:6.2%,Stroke. 2014;45:520-526,纳入32项研究 方法:至少12h ECG监护 新发AF:11.

12、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缺血性卒中/TIA发作后新发AF检测荟萃分析,选择组:13.4%,Stroke. 2014;45:520-526,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Neurology. 2014 Feb 25;82(8):716-24 Stroke. 2014 Nov;45(11):3343-51,2014年ANN及ASA新指南,2014年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65-667.,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一致强调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检出,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就诊时首先应仔细病史询问,初步确定患者有无阵发性心悸病史,每次体查应常规进行心律检查

13、,以帮助发现心律失常的证据。 常规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临床操作简单,可判断出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但难以辨别心律失常种类,极容易漏诊阵发性AF患者。,2、缺血性卒中TIA合AF的筛查方法,A、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65-667.,(二)、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诊断,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常规ECG 71:1696-170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MCOT检出AF研究,56例隐源性TIA或者卒中患者 Mobile Cardiac Outpatient Telemetry (MCOT)可移动式心电遥测装置连续监测 21 天,隐源性卒中/TIA患者,延长监测时

14、间,23%是由房颤引起,其中2/3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小于30 s 房颤检出率随着监测时间延长而上升:监测48 h的检出率为4%,监测7 d时为9%,监测14 d时为14%,监测21 d时达到20%,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CRYSTAL AF研究,CRYSTAL-AF试验入选441例不明原因卒中患者 所有患者在卒中90天内接受至少24小时的标准心脏监测 其中的一半患者随后使用植入式监测器持续监测3年,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28,EMBRACE 研究设计: 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与 1项对应的Holter n=572,Accuheart 电极带 (30 days) n=287,重复 Holt

15、er 监测 n=285,房颤检出率: 16%,房颤检出率: 3%,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29,EMBRACE研究结果,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首次检出AF时间:通过延长监测时长提高检出率,EMBRACE研究,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长程心电监测仪器选择: 1、多数监测仪器要求皮肤黏 贴电极膜导致皮肤过敏; 2、依靠患者自觉心悸的事件 触发监测仪会遗漏无症状 性房颤的检出 长程心电监测时机及时长 患者认知度及依从性 检查花费,长程心电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选择部分可能合并阵发性AF的病人进行长程监测 不明原因栓塞患者 评分法确定高度可能合并阵发性AF患者,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C. 评分法筛查

16、潜在合并AF患者,Suissa等,456例连续病例 。 首次提出的用于缺血性卒中合并AF筛查的评分方法,2009年 STAF评分,* 血管病因“否”的定义:采用TOAST分型中缺乏症状性血管狭窄50%的证据,无临床-影像学腔隙性梗死(小血管病变)的证据,无症状性血管夹层证据。,STAF5分:AF 敏感性 89%,特异性 88%。,Stroke. 2009 Aug;40(8):2866-2868,Suissa等,再次验证,500例连续病例。 诊断阵发性A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1%和77%,Suissa L, Bertora D, Lachaud S, et al. Stroke, 2009

17、, 40: 2866-2868,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Horstmann S,et al.Eur J Neurol.2013,20:147-152,STAF5 sensitivity 58% specicity 74%,Conclusion: The value of the STAF score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pAF in stroke patients is limited.,STAF评分的国外验证研究,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Phase 1: 回顾性分析219例神经血管学检查和 心电检测完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刘小艳,黎泳欣 徐安定,等. STAF

18、评分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筛查的应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534-537.,SATF评分5分筛查AF的 敏感性:97% 特异性:71%,STAF评分的国内验证研究,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STAF评分的国内验证研究,35,*刘小艳,徐安定,等. Submintted,Phase 2: 前瞻性研究 共纳入497例连续AIS病例, 其中诊断AF或房扑病例:83例(16.7%) 19例为新诊断病例(3.8%)。,AF,相关检查完善情况,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STAF评分的国内验证研究,Phase 2: 前瞻性研究,36,*刘小艳,徐安定,等. Submitted,STAF评分

19、对卒中合并房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对筛查阵发性房颤及新发房颤有帮助 。,In all of the AF, the STAF score5 has a sensitivity of 76.92% and a specificity of 78.68%.,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针对缺血性卒中及TIA的LADS评分,2011年 LADS评分,Shaneela malik等,连续两年纳入953例; 可用于缺血性卒中及TIA合并AF患者的筛查; 剔除基线NIHSS评分及TOAST分型,更简单易操作,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J Neurol Sci. 2011 Feb 15;301(1-2):27-30

20、,LADS4分:AF 敏感性85.5%,特异性 53.1%。 尚缺乏进一步验证研究,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3、相关指南共识推荐意见:中国专家共识2014 所有新发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常规进行针对AF的病史询问、体检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I,A),并尽可能开展至少24h的连续心电监护(I,B) 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疑似CE而未发现CE 证据者,推荐24h Holter心电监测(I,A)。 STAF5分的缺血性卒中(II,B),或LADS评分4分(III,C)的缺血性性卒中TIA,应根据条件,选择多种心电检测手段,包括24h Holter、延长Holter心电检测或重复多次12导联心

21、电图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AF。,(二)、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诊断,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65-667,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4 中华内科杂志, 2014,53(8):665-667.,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3、相关指南共识推荐意见 ANN建议(C级推荐) 对于近期隐源性卒中患者行心电监测,其NVAF平均检出率为10.7%(95%CI:7.9%-14.3%),且多为无症状性房颤。强调持续监测1周或多周时间可增加房颤检出率。 ASA建议(IIa级推荐,C级证据)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的患者,在没有其他明显原因的时候,在发病6个月内,有理由考虑长时

22、间的心率监测(大约30天),Neurology. 2014 Feb 25;82(8):716-24 Stroke. 2014 Nov;45(11):3343-51,(二)、缺血性卒中TIA合并AF的诊断,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缺血事件,出血风险,Ferreiro 285:2864-287,A、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常用危险分层工具,(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CHADS2评分,1年卒中率(),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Gage. JAMA 2001: 2864,CHA2DS2-VASc 取代 CHADS2;2分者推荐OAC,Camm AJ et al.Europace 2010;1

23、2:13601420; Eur Heart J 2012;33:27192747 .Lip G . Et al。Chest 2010;137:263272.,*心肌梗死病史,外周动脉疾病,主动脉斑块,年度血栓栓塞风险,(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被认为并有利于鉴别真正低危患者,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CHADS2及CHA2DS2_VASc评分以外的其他高危因素 左心房、左心耳血栓 左心房扩大 高密度自发声学显影 左心耳峰值血流速度下降(20cm/s)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复杂的主动脉弓斑块,(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A、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常用危险分层工具,B、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常用出血评分:HA

24、SBLED,(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高出血风险 (积分 3),需要严密观察和随访, 但并不表明不能使用OAC,年风险/ 100人 /年,H:不能控制SBP160mmHg;A:异常肝功:慢性肝病(肝硬化)胆红素升高2倍,谷草、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大于3倍,异常肾功能:慢性透析、肾移植、血肌酐200mmol/l;S:卒中病史:特别是腔隙性梗死; L:INR超出靶值60%;D:药物: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皮质激素等,Chest. 2010;138:1093-1100.,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2、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经典研究:华法林及阿司匹林,1) Age

25、 Ageing, 2007; 36: 151156; 2)Lancet 2007; 370: 493503., Hart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9;131:49250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Ogilvie.IM,et al. Thromb Haemost,2011 Jul;106(1):34-44.,研究荟萃分析: 抗凝治疗较抗血小板治疗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 真实世界:抗血小板治疗较未治疗并未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2、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经典研究:华法林及阿司匹林,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基于经典证据的AF患者卒中分层预防策略,CHAD

26、S2评分及抗栓药物选择,经典华法林的重要地位! 不能耐受OAC、OAC禁忌、不接受OAC,无条件行INR监测的AF患者:才考虑阿斯匹林,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华法林的局限性 INR 难以控制的原因,必须通过监测INR来调整剂量 抗凝效果不可预测性 病人间,同一个体之间差异化 与药物、食物、酒精的相互间反应大 病人依从性差,生活方式受限 40%的时间在INR靶目标之外 结果:许多患者抗凝不足 注册研究:高危者抗凝不足,低 危者抗凝过度。,Ansell et al. Chest 2008; Ansell et al.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

27、7; Geerts et al. Chest 2008; Kearon et al. 2008; Kimmel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7; Singer et al. Chest 2008; Kakkar AK et al. PLoS ONE 2013;8:e63479.,出血风险,禁忌症多 治疗窗口窄 频繁验血 药代动力学不可预测 依从性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中药/补充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不同种族人群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存在差异,华法林起始剂量不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77-17

28、8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4):496-498 Hori M, et al. Stroke. 2013;44(7):1891-6.,达到目标INR时的剂量不同,23mg,5mg,中国人群达到目标INR时的华法林剂量低于欧美人群 亚洲患者的平均治疗窗内时间低于非亚洲患者(INR23:54.5%vs.66.2%) 与非亚洲患者(19.8%)相比,亚洲患者(35.4%)更容易发生抗凝不足(INR2),INR: 国际标准化比率,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52,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抗凝应用不足,40%-50% 未接受 华法林治疗1,4,5,20%-30% 应用 ASA治疗1,4,5,10%-25

29、% 未治疗1,4,5,50% 患者 INR控制在适当的范围6,7,30% 患者1年内 停止华法林治疗 8,Nieuwlaat R et al. Eur Heart J. 2006;27:3018.3026. Lip GYH et al. Chest. 2009;137:263-272. Fuster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6;48:e149-e246. Steg PG et al.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 2010. August 28 to September 1

30、, 2010. Stockholm, Sweden.,Waldo AL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5;46(9):1729-1736. Baker WL et al. J Manag Care Pharm. 2009;15:244-252. Armaganijan L et al. Adv Ther. 2009;26:1058-1071. Gallagher AM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8;6:1500-1506.,35%1,2CHADS2=1ASA or 华法林3,20%1,2CHADS2=0ASA or不治疗3,45%1,2

31、CHADS22华法林3,欧美数据显示: 近一半华法林适合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或不接受抗栓治疗 在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许多患者INR未在合适范围导致治疗不佳或停止治疗,50%-60% 接受华法林治疗1,4,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中国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的INR控制更差,Oldgren J, et al. Circulation. 2014 Jan 24. Epub ahead of print,RE-LY AF全球注册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间,在全球46个国家164个中心纳入了15400例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结果显示,中国房颤患者INR 2.0的患者比例最高为60%,INR

32、2.0-3.0之间的患者为36%,仅高于印度的35%(全球平均值为50.3%)。,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北美 南美 西欧 东欧 中欧 非洲 印度 中国 亚洲,处于INR不同范围的患者比例,54,44,67,59,46,41,35,36,39,Global INR3.0=14.1%,Global INR2.0-3.0=50.3%,Global INR2.0=35.5%,INR3.0 INR 2.0-3.0 INR2.0,36%,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Mantovani L et al. Circulation 2012;126:

33、A18357.,(定义为 :小于 INR 2-3 目标范围内测量值的 60%),INR 控制不佳 = 临床疗效不佳,孙艺红. 2013年.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ARFIELD研究,中国患者的VKA使用率低于亚洲和欧洲平均水平,真实世界中预防房颤卒中抗凝治疗现状RELY-AF注册中国人群分析,RE-LY AF注册研究全球不同地区房颤患者1年卒中发生率,非校正卒中发生率 校正卒中发生率(以年龄,既往卒中/TIA,心衰,高血压和糖尿病校正) 未用抗凝药使用情况校正,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3、ACTIVE系列研究对房颤卒中预防临床实践的影响,PROBE研究设计,双盲安慰剂对照,双盲安慰剂对

34、照,大型国际多中心研究,(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加用厄倍沙坦额外获益? 主要终点无差异, 颅内出血减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否可替代华法令?No!,ASAClo 代替ASA? Maybe!,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主要终点为卒中、全身性栓塞、MI或血管性死亡,Lancet, 2006,367:1903-1912.,ACTIVE-W试验证实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华法林(INR 2.03.0)对预防卒中方面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75 mg联合阿司匹林; 两组大出血风险一致!,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59,III期、多中心、多国、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氯吡格雷 +乙酰水杨酸预防心房纤颤患者血管事件的

35、作用,及厄贝沙坦析因分析,将致命出血和颅内出血作为风险因素,而将非出血性卒中作为效益,徐安定,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5):228-23,ACTIVEA:双联抗血小板明显减少卒中,但增加大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其净效益按照主要终点+大出血计算无差异。,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低危(一级预防) :ASA 高危(部分一级及二级预防人群) OAC,INR 2-3 不建议ASA+氯吡格雷代替OAC (ACTIVE-W) 不能耐受OAC、OAC禁忌、不接受OAC、无条件行INR监测的AF:ASA,在充分考虑栓塞风险/出血风险基础上, 可考虑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代替 阿司 匹林单用,并采取减少严重出

36、血风险的 措施,如加用厄倍沙坦,保护胃粘膜等,徐安定,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5):228-23 Stroke. 2011;42(2):517-84;Stroke. 2011;42(1):227-76,Stroke. 2014 May 1. Epub ahead of print,没有改变 没有改变 III,B新增推荐 改 变,ASA:Class I; Level A AHA一级预防指南:基本同左意见,II b,B AHA二级预防指南:上述III,B推荐,ACTIVE研究对现有指南推荐的影响,或不治疗,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61,4、新型口服抗凝剂,(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Ruf

37、f CR and Giugliano RP. Hot Topics in Cardiology 2010;4:7-14 Ericksson BI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9; 48: 1-22 Ruff CR et al. Am Heart J 2010; 160:635-41,CYP = cytochrome P450; NR = not reported,NVOC概述及药代优点,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需要常规抗凝监测,抗凝效果不可预测,狭窄的治疗窗 (INR 范围2.0-3.0),缓慢起效/失效,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抵抗,频繁的

38、剂量调整,传统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稳定、可预测的抗凝效果,不受治疗窗限制,起效迅速,无需常规抗凝监测,无食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少,特异性阻断凝血途径,新型口服抗凝药,(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Circulation. 2010;121:1523-1532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2012,52:79-99,抗凝药物治疗靶点,NOAC:单一靶点,拮抗剂研发中 肝素华法林:多靶点,有拮抗剂,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64,4、新型口服抗凝剂,(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NOAC预防AF患者卒中临床研究,Documented AF + ris

39、k factor(s) for Stroke,Suitable for Warfarin?,RELY研究: 达比加群 ROCKET-AF研究: 利伐沙班 ARISTOTLE研究: 阿哌沙班 ENGAGE: Edoxaban,AVERROES研究: 阿哌沙班 Vs ASA 的双盲RCT,No!,Yes,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AVERROES 试验主要疗效终点: 阿哌沙班预防卒中和非卒中栓塞 明显 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一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364:806-817,1.6%,3.7%,(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两组安全性一致!

40、 鉴于阿哌沙班的优效性,研究提前终止!,全球36个国家522 中心 阿哌沙班, 5.0 mg BID (部分患者2.5 mg,bid)n=2808 阿司匹林, 81-324 mg QD n=279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AVERROES 试验 二级预防人群亚组分析 阿哌沙班预防卒中和非卒中栓塞 明显 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一致!,(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主要终点:二级预防对象效益更为突出!,Lawrence J, et al. ancet Neurol. 2012 Mar;11(3):225-3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AVERROES 试验 二级预防人群亚组分析 阿哌沙班预防卒中和

41、非卒中栓塞 明显 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一致!,(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无卒中或TIA病史 伴卒中/TIA病史,大出血风险均不增加,Lawrence J, et al. ancet Neurol. 2012 Mar;11(3):225-31.,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68,4、新型口服抗凝剂,(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NOAC预防AF患者卒中临床研究,Documented AF + risk factor(s) for Stroke,Suitable for Warfarin?,RELY研究: 达比加群 ROCKET-AF研究: 利伐沙班 ARISTOTLE研究: 阿哌沙班 ENGAGE:

42、 Edoxaban,AVERROES研究: 阿哌沙班 Vs ASA 的双盲RCT,No!,Yes,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AF患者NOAC 与 华法林 (INR 2.0-3.0) 比较的RCT,RELY,ROCKET,ARISTOTLE,ENGAGE-AF,Sample size New treatment,18,113 Dabigatran 110mg BID, Patel M et al NEJM 2011; Granger C et al NEJM 2011; ENGAGE- AF Study Investigators. AHJ 2010,J Am Coll Cardiol.2012

43、Apr 17;59(16):1413-25.,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综合效益更突出,出血更少!,J Am Coll Cardiol.2012 Apr 17;59(16):1413-25.,Stroke or Systemic Embolism,Hazard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the primary outcome in the 3 pivotal trials comparing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with warfarin in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14,

44、18,20). B.I.D. twice daily; CI confidence interval; HR hazard ratio; Q.D. once daily.,Major Bleeding,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71,Dabigatran 150 mg BID. Dabigatran 110 mg BID Rivaroxaban 20 mg QD. Abixaban 5 mg BID.,出血性卒中显著下降,1,2,0.1,Connolly S et al NEJM 2009; Patel M et al NEJM 2011; Granger C et al NEJM 2011,出

45、血性卒中 缺血卒中或不明原因卒中,颅内出血 全因死亡,综合效益更突出,出血更少!,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72,二级预防亚组分析显示同样效益风险比,Lancet Neurology Published Online Nov 8, 2010 DOI:10.1016/S1474-4422(10)70274-X Lancet Neurology Published Online,March 7, 2012 DOI:10.1016/S1474-4422(12)70042-X,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Presented by: J Donald Easton, ISC , 2012, New Or

46、leans,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Gomez-Outes A, et al. Thrombosis. 2013; 640723. Epub 2013 Dec 22.,新型口服抗凝药可降低既往卒中房颤患者的复发风险,AF患者NOAC与华法林(INR 2.0-3.0)比较的RCT,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Gomez-Outes A, et al. Thrombosis. 2013; 640723. Epub 2013 Dec 22.,新型口服抗凝药可降低既往卒中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AF患者NOAC与华法林(INR 2.0-3.0)比较的RCT,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4项RCT研究中,亚洲人群对

47、比非亚洲人群,获益更显著,Lip GYH,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180: 246-254,%,%,%,%,%,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4项RCT研究中,亚洲人群对比非亚洲人群,安全性更好,Lip GYH,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180: 246-254,%,%,%,%,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5、关于AF患者抗凝的指南共识推荐,(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伴AF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荐长期口服抗凝剂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抗凝剂可选择华法林(I级推荐,A级证据)或NOAC(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I级推荐,B级证

48、据)。NOAC的疗效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安全性更高。 伴AF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口服华法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INR并调整其剂量,INR靶目标值为2.03.0(I,A)。 对口服抗凝剂有禁忌、不依从或无条件使用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但增加大出血风险,有一定的净效益(II级推荐,B级证据)。,综合中国指南共识 2014,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5、关于AF患者抗凝的指南共识推荐,(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欧洲指南(美国基本一致),Camm AJ , et al。Eur Heart J 2012;33:27192747.,房

49、颤,瓣膜性房颤,65 单纯 AF (包括女性),CHA2DS2-VASc,0,口服抗凝药,NOAC,无需抗凝治疗,VKA,1,2,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病人的 经济和意愿,I A 建议,IIa A 建议,Yes,No,Yes,No,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5、关于AF患者抗凝的指南共识推荐,(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欧美指南综合性意见,评分为0分为低危人群,1-2分者属于中危人群,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HAS-BLED 用来确定出血风险,增加改善风险因素的意识(例如:血压、不稳定的INR和伴随药物) 不应将HAS-BLED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 当评分增高时,应谨慎

50、地进行获益风险的评估,制定适应的抗凝措施 在使用新型抗凝药时,若HAS-BLED评分3分,应使用低剂量:达比加群110mg bid(IIaB),利伐沙班10-15mg qd(IIaC),正确使用HAS-BLED评分,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左心耳封堵 Vs 华法林:谁更加优越?,JAMA. 2014 Nov 19;312(19):1988-98.,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s Warfari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左心耳封堵(463) Vs 华法林

51、(244; INR 2-3). 随访: 3.8 (1.7) years 主要终点:卒中、全身栓塞和血管无法解释死亡,PROTECT AF,(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6. 其他,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左心耳封堵 Vs 华法林:谁更加优越?,1)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 2)Vs 新型OAC? 3)值得高度关注!,(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6. 其他,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三)、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6. 其他,注意心脏情况的整体干预,包括心室率的控制 部分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复律指针(包括电复律和药物复律),必要时应征询心内专科意见(特别是阵发性AF或新发AF患者) 使用OAC或NOAC注意: 控HAS-BLED中的可控因素:高血压,合并药物和食物 注意肝、肾功能对药物及剂量的影响 建立OAC、NOAC相关大出血的应急干预SOP 健康教育(必要性,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四)、其他心脏情况的卒中一级预防 美国2014卒中一级预防指南(Stroke. 2014 Dec;45(12):3754-832,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预防,(五)、其他心脏情况的卒中二级预防 美国2014卒中二级预防指南(Stroke. 2014 Jul;45(7):2160-236),心肌梗死和血栓 1. 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出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有超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