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国精灵出版社.ppt_第1页
走进三国精灵出版社.ppt_第2页
走进三国精灵出版社.ppt_第3页
走进三国精灵出版社.ppt_第4页
走进三国精灵出版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 进 三 国,精,灵,出,版,社,品味经典之一,前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学习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以后,同学们对四大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立了品味经典兴趣社。兴趣社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出版了品味经典系列电子报刊,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欣赏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走 进 三 国,2008年第1期 (总期第7期

2、) 主办:品味经典兴趣社出版:精灵出版社 地址:搬井路2号 邮编:236003 电话主编:凯杰 编委:天成 设计:凯杰 天成 邮箱: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234-2008 国内统一刊号: CN05-12345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25日 定价:5:00元,目录,作品简介,形成历史,艺术成就,鉴赏评析,主要人物性格,背景林,初试题,人物关,成语关,歇后语关,对联关,故事关,知识库,走 进 三 国,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体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该书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24卷

3、,240则,每则一个七言标题。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数、回目、引用诗词等均有改动。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修订,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

4、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部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 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 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 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 物形象。三国演义结构宏伟而又严密 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有的评论 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 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 分导致失真。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 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 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 都起过积极作用。三国演义的版本主 要有明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清 毛宗岗增删评点的三国志演义。,作品简介,走 进 三 国,在三国演义

5、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

6、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7、三国演义的形成,走 进 三 国,三国演义的成就,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

8、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 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 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

9、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走 进 三 国,鉴赏与评析,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

10、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 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

11、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走 进 三 国,

12、即曹操的“ 奸绝” 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

13、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

14、,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走 进 三 国,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性格,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15、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

16、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诸葛亮,刘备,走 进 三 国,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

17、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

18、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 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 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关羽,曹操,走 进 三 国,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

19、”,是“千古风流人物”。,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

20、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周瑜,鲁 肃,走 进 三 国,初试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是朝人。 2、三国演义共有回。 3、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叫。 4、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_。 5、三国演义总共描写了个人物。 6、公元年,三国又合而为一。 7、诸葛亮对孟获是擒纵,才使他心服口服。 8、 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9、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和。 10、关羽的坐骑和使用的兵器分别叫什么?,点击查看答案,同学们,想检查一下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么?那么就像关羽一样过关斩将吧。不过在闯

21、关之前,要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初试哦。只有通过初试的同学才能去闯关。,走 进 三 国,初试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是朝人。 2、三国演义共有回。 3、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叫。 4、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_。 5、三国演义总共描写了个人物。 6、公元年,三国又合而为一。 7、诸葛亮对孟获是擒纵,才使他心服口服。 8、 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9、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和。 10、关羽的坐骑和使用的兵器分别叫什么?,点击查看答案,同学们,想检查一下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么?那么就像关羽一样过关斩将吧。不过在闯关之前,要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初试哦。只有通

22、过初试的同学才能去闯关。,1、罗贯中,明 2、120回 3、貂婵 4、魏、蜀、吴 5、200多个 6、公元280年 7、七擒七纵 8、铜雀台 9、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10、赤兔马、青龙偃月刀,走 进 三 国,同学们,经过了初试,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怎么样,准备好了么?让我们开始闯关吧。,开 始 闯 关,走 进 三 国,1、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2、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哪三个人? 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

23、,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和被赞誉的人各是谁? 5、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6、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7、“功盖三分国,名城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怀古绝句歌咏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这位名人是谁? 8、指出下面的话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位人物?“大意失荆洲” “煮酒论

24、英雄” “乐不思蜀” 9、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谁?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谁? 10、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谁?,点击查看答案,人 物 关,走 进 三 国,1、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2、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哪三个人? 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和被赞誉的人各是谁? 5、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6、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7、“功盖三分国,名城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怀古绝句歌咏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这位名人是谁? 8、指出下面的话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位人物?“大意失荆洲” “煮酒论英雄” “乐不思蜀” 9、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谁?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谁? 10、三国演义主要

26、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谁?,1、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2、曹操、周瑜。3、“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4、徐庶,诸葛亮。5、周瑜、诸葛亮6、 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人物:吕布,性格特点: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7、诸葛亮。8、关羽、曹操、刘禅9、赵云,张飞 10、诸葛亮,点击查看答案,人 物 关,走 进 三 国,你知道下列成语出自三国的哪位人物,又是什么意思么? 1、髀肉复生 2、后患无穷 3、如鱼得水 4、三顾茅庐 5、初出茅庐 6、虎踞龙盘 7、集思广益 8、鞠躬

27、尽瘁 9、空城计10、望梅止渴 11、捉刀 12、才占八斗13、七步之才14、超群绝伦15、一身是胆 16、顾曲周郎17、巢毁卵破18、坚壁清野19、如嚼鸡肋20、老牛舐犊21、势如破竹22、车载斗量23、断头将军24、吴下阿蒙25、想当然26、兵贵神速27、出言不逊28、大器晚成29、负重致远30、乐不思蜀,点击查看答案,成 语 关,走 进 三 国,你知道下列成语出自三国的哪位人物,又是什么意思么? 1、髀肉复生 2、后患无穷 3、如鱼得水 4、三顾茅庐 5、初出茅庐 6、虎踞龙盘 7、集思广益 8、鞠躬尽瘁 9、空城计10、望梅止渴 11、捉刀 12、才占八斗13、七步之才14、超群绝伦1

28、5、一身是胆 16、顾曲周郎17、巢毁卵破18、坚壁清野19、如嚼鸡肋20、老牛舐犊21、势如破竹22、车载斗量23、断头将军24、吴下阿蒙25、想当然26、兵贵神速27、出言不逊28、大器晚成29、负重致远30、乐不思蜀,1、(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

29、、 (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 (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10、 (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 (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 (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 (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 (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 (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7、 (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 (杨修)比喻很乏味。 20、 (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

30、抚子女。 21、 (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 (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 (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 (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 (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刘禅):比喻乐而忘本。,点击查看答案,成 语 关,走 进 三 国,张飞扔鸡毛-有劲

31、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3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

33、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些歇后语你知道吗?,歇后语关,走 进 三 国,给出上联,请对下联 1、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志见出师表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5、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6、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7、三分割

34、拒迂帱策 8、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9、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10、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对 联 关,1、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2、一番晤对古今情 3、好为梁父吟 4、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5、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6、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7、万古云霄一羽毛 8、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9、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10、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点击查看答案,走 进 三 国,给出上联,请对下联 1、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

35、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志见出师表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5、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6、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7、三分割拒迂帱策 8、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9、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10、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对 联 关,1、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2、一番晤对古今情 3、好为梁父吟 4、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5、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6、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7、万古云霄一羽毛 8、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9、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10、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点击查看答案,走 进 三 国,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