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_第1页
对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_第2页
对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_第3页
对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_第4页
对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中师范大学摘 要: 传染性疾病就是常见的传染病,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病毒是造成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病毒是一种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可能引发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2003年的SARS,以及近几年的禽流感。当代社会,病毒性传染病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而且由于病毒自身的特殊属性,导致在治疗、免疫、预防方面难度加大,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键词:病毒及其传染、传播方式,传染性疾病特性、治疗和免疫上存在的问题,预防措施 传染性疾病就是常见的传染病,它是由

2、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在这个期间病人会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力。现代医学表明,病毒是造成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病毒是一种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可能引发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2003年的SARS,以及近几年的禽流感。病毒传染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有呼吸

3、道、消化道、皮肤、眼口和泌尿生殖道以及胎盘。病毒传染的传播方式则可以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类型则可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两种,显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两型。以SARS病毒为例,它是一种冠状病毒,其主要靶器官为肺、免疫器官和小静脉,受感染者由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渗出的炎症细胞及蛋白性渗出物, 肺泡腔内广泛性透明膜形成, 双肺实变, 有效呼吸面积急剧减少, 出现呼吸紧迫及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继发性机会感染。最终导致呼吸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所有的病毒性传染病都会有其传染源(或是病毒源)。传染源即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

4、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正常情况下的病毒源有两种,一个是动物,另一个是已经携带该病毒的感染人群。其中动物是最广泛的病毒传染源。动物病毒病除具有传染病的诸多共性外,还具有许多突出的特征。概括讲,具有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危害严重、高发病、高死亡,难诊、难治、难预防等特征,如流感、口蹄疫、甲肝等病毒病的传播极为迅速,短时期内,可造成大范围、大区域甚至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最近几年流行的“非典”和禽流感就是最鲜明的例子。现代医学证明,由于病毒的一些特殊属性,病毒性传染病有一下六大特点。第一,普遍性。病毒分布广泛, 病毒可以生存于人体内, 也可以生存于动物体内; 有分布于呼吸道的病毒, 如非典冠状病毒等

5、,有肠道病毒, 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肝炎病毒等。病毒可以潜伏于人体, 形成慢性病毒携带者, 由携带者将病毒四处传播。第二,攻击和依赖性。不同的病毒都有各自的归宿, 有的病毒喜欢肝脏, 有的喜欢肾脏, 病毒一旦定居下来, 就会利用细胞进行增殖, 在蚕食细胞过程中, 病毒利用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必要的酶类等生长繁殖, 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 在细胞内组装成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当被感染的细胞被破坏、养分被榨干后, 失去原有的生命力。第三,高度适应性。病毒适应能力很强, 变化多端, 随机应变。病毒微小, 四处破坏,一旦遭到打击, 非常会隐蔽和乔装打扮, 病毒变异是病毒更接适应环

6、境,大多数病毒还可能发生变异。第四,恶毒性。病毒一旦侵入机体, 多数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损害, 损害轻重不一, 有一些损害是致命的, 有的损害只是轻微一过性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细胞病变, 病毒在正常人体细胞复制过程中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高分子物质使细胞丧失生存基础;也可引起细胞膜结构破坏, 导致细胞坏死。第五,顽固性。病毒微小,但极其顽固。病毒复制都是在人体正常细胞中进行, 这些人体细胞无形中成为病毒活动的场所和避风港, 药物或人体免疫机制要想清除和消灭病毒, 往往伤及到正常人体细胞,病毒被杀死的同时, 正常细胞也被杀死。所以目前抗病毒药物只能局限于抑制病毒复制。第六,难预

7、防。病毒具有多样性和潜在的变异情况, 病毒往往都具有容易变异的特点, 例如现在研究非典病毒至少有6个变种, 丙肝病毒的变异更是复杂, 如果研究病原微生物是变化不定的, 一种病毒亚型感染动物获得的活疫苗, 可能只对这种亚型的病毒有预防作用, 对其他亚型病则可能没有效果。 传染病在治疗上存在的很多问题。第一,由于病毒呈绝对的细胞内寄生性,它以其寄生的细胞作为保护伞,从而可以免受许多体内(抗体、补体、免疫细胞等)抗生素、理化因素及药物的抗病毒作用。第二,治疗药物的双重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只干扰病毒复制而不影响宿主细胞正常代谢的理想药物用于临床,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作用于病毒的同时,往往也影响了宿主细胞

8、的正常代谢,加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损伤(细胞杀伤、细胞融合、细胞转化及包函体形成等)作用,最终导致含有病毒的细胞或邻近组织细胞死亡。第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往往表现为“为时已晚” 当患病的动物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病毒几乎已扩散到全部敏感细胞内,或者已经引起了病毒血症。第四,抗病毒药物对致瘤病毒“无济于事” ,现已发现的多种动物病毒属于致瘤病毒,这些致瘤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其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与宿主细胞染色体共同复制,引起细胞转化或发生癌变,因而抗病毒药物对这部致瘤病毒来说可谓是“无济于事”。 其实,这几种原因都是由于病毒的特殊属性造成的。这些特性也带来了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与预防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9、第一,是病毒的变异问题。病毒易发生变异,甚至发生连续性变异,其变异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毒力变异和抗原变异给病毒病的免疫预防造成了很大困难。抗原变异也是病毒病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具有主型或亚型的病毒大多容易发生抗原变异,流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是其中最典型的范例。 第二,是细胞内寄生问题。由于病毒只能在细胞内增殖,即便从宿主细胞转移到新的易感细胞,也不能脱离细胞内环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病毒能避开药物、抗体、补体、巨噬细胞等体内外抗病毒物质的攻击。因抗体无法进入细胞内,体液免疫对细胞内的病毒几乎没有作用。抗病毒免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 第三,是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形成与病毒的致病特性有关。与其他微生

10、物相比,病毒具有一些独特的致病特征,这些致病特征与机体免疫力的形成密切相关。 第四,是疫苗问题由于有些病毒对易感细胞或宿主的选择很严格,许多病毒病,如艾滋病、疯牛病、痒病、绵羊肺腺瘤病、梅迪病以及许多病毒性肿瘤病,目前尚无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另一部分病毒病虽研制出相应的疫苗,但在生产与防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干扰现象普遍存在于病毒的同种、异种之间和灭活病毒与活病毒之间,故给病毒联苗和多价苗的研制造成许多困难。 病毒性传染病与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相比较,确实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各种疫苗的研制与应用、抗病毒动物群体的选育、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许多问

11、题是有望得到解决的。关注和重视病毒性传染病不应该只是医护者和科学家的职责,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每个个体都应该也是可以拿出自己行动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的严重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我们可以先从控制传染源和控制传染途径入手。主要包括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以及蟑螂等有害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无害化处理。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另外,根据调查显示,动物病毒病几乎占传染病中的80%,大多数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都是由动物携带的。这些病毒寄生在动物身上,一旦人类接触就

12、可能会被传染,并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对宠物狗、猫及各种家畜接种相关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决不随地吐痰、决不随地大小便。要保持办公地点以及家中室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电影院、游艺活动室等),外出时戴口罩并作好必要的空气消毒。家中备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 另外,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

13、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在穿衣和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尤其是在春季。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春季尤其北方气候多风干燥,又是阳气升发、外泄的季节,容易得热症。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