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2_第1页
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2_第2页
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2_第3页
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2_第4页
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9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语文试卷(A 卷)(考试时间:完成A、B卷150分钟,)考试说明:1A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其中I卷为选择题卷,II卷为非选择题卷。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A、B卷满分共150分。2A卷18页,B卷912页,A、B卷共12页。题 号第I卷第II卷全卷总分总分人二三总分(一)(二)得 分第I卷 (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酝酿(ning) 懦(nu)弱 胆怯(qi) 人迹罕(hn)至B蹒(mn)跚 绽(zhn)放 干涸(g) 锲(qi)而不舍C差(chi)使 号(ho)叫 称(chn)职 随声附和

2、(h)D丘壑(h) 不屑(xi) 卑劣(li) 扣人心弦(xi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宽敞 狼藉 奔驰 再接再厉 B渊博 踌躇 挺拔 深恶痛绝C真谛 倔强 温馨 直截了当 D急燥 慷慨 诅咒 一愁莫展3下列各项中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B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D他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班门弄斧,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 的境界,平原无际,一

3、泻千里。 一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 。 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学校: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宽敞 闪烁 映衬 B宽敞 闪烁 对比C宽敞 燃烧 对比 D宽敞 燃烧 映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爱上了生物。B 能不能战胜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C 我对雍正王朝这部电视连续剧有较大的兴趣。D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使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9与“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这个句子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西湖,仿佛在半睡半醒。 B这些闪电的

4、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C大海抓住了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D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7下列各句与课文内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山间四时也。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下列作家作品等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韩愈唐代 石壕吏柳宗元明代B我的母亲胡适现代 雷电颂郭沫若现代C战国策刘向西汉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谈读书培根英国9指出

5、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驾着风奔跑,也没有这么快。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有所作为。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的美景。10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前启后,从对北国壮丽的雪景的描绘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评价。B.“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以形象的比喻,表明诗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6、得深沉“一问一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诗人依次从检阅军队、演奏军乐和军中用餐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军营生活,表露了作者壮志未已的昂扬斗志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壮情怀。第II卷(阅读、作文 共80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偶然的发现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为解释化学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一理论立刻传扬开来。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

7、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作“布朗运动”。 :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它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直到189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

8、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

9、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这样,“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节选自纽特世界的种子)11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请把它摘写出来。 (2分)12文中描述同学用网球击篮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2分)13画线句用了“差不多”,而没用“一个样”,这是为什么? (2分)14下面是从

10、文中筛选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分)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得到验证却与植物学家的发现有关,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15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 (2分)(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语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设计设计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有人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觉得实中的自己距离设计中的自己相差太多,并因而痛苦不堪。其实这些人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人人都有缺陷。“玉,有点瑕疵才是真的。

11、”有一位腿有残疾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斗拼搏,终于成了遐迩闻名的雕刻家和经营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有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没得小儿麻痺症,我肯定早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枝之长?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还有罗斯福和丘吉尔,罗斯福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信奉巫医、酗酒成癖的人;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奖,但他也曾是一个贪睡、贪酒的人,还曾因吸食鸦片两次被赶出办公室。但他们都痛苦地改掉了自己年轻时的不良嗜好,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

12、伟大的事业。 。学校: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永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或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倘若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

13、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足以让自己确立自信的优于别人的长处。“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处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绰约多姿。”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去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草的芬芒,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它高兴极了,因它又是一个完善的圆。它

14、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有点缺憾,人生照样精彩。(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19从文中看,人们往往“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7文中席勒的童话说明了怎样的道理?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有什么作用?(2分)18请你为本文第自然段横线处补写一个理论认据,使文章论证更充分,上下文衔接更顺畅。(2分)19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20人,不可能没有缺陷。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反思。你发现自己的缺陷了

15、吗?你认为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为诊治这种缺陷开一个“处方”。(2分)名称:形成原因:弥补办法:三、作文(9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回首你的人生之路,放眼他人的人生之路,你都看见了什么?有人说一路上快乐多多,有人说一路上坎坎坷坷;有人说一路上鲜花簇拥,有人说一路上荆棘丛生;有人说一路上友爱如春,有人说一路上真情似海请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然后写一篇文章。题二:世界,充满七彩阳光,人生,充满美好向往。以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品读上面的小诗,以“苦与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如选

16、题一,请根据据提示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9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900字学校: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初2009级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卷(B 卷)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默写与填空(5分)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

17、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2阅读下面一段歌词。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啊,相互就是相呼。请你根据上面画线两个句子的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话。相互就是 ;相互就是 。3课外阅读与积累(2分)(1)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几乎每一个都有故事,如:吴用智取生辰纲等。请写出另外一个人物的一个故事:_。(2)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_中的人物。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毛泽东沁园春雪,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

18、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2)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3)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斯多德。” 。二、古诗鉴赏(9分)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5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

19、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9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

20、中的意思。 (4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4)云归而岩穴暝 8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思或者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落而石出 出淤泥而不染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愿陛下亲之信之C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是以先蒂简拔以遗陛下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翻译: 。(2)野芳发而幽香。翻译: 。10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2分) 甲: 。乙: 。1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四、现代文阅读(19分)山 的

21、 呼 唤琼 瑶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

22、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

23、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

24、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憧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

25、为,那山在呼唤着我。(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12认真阅读第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每小题2分)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13文中第至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4分,每小题2分)白天的玉山:夜晚的玉山:14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15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2分)19试概括本文

26、的主旨。(2分)A卷 参考答案第I卷题号12345978910答案BDCDCBDABD第II卷二、阅读理解(一)11 “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12用人们熟悉的事情,通俗易懂而又形象地解释花粉在水面上动个不停的现象厂布朗运动”)。 (能从“通俗形象地说明问题”的角度回答,即可得分)13因为作者清楚地知道,二者只是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不相同。 (意思对即可得分)14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不是唯一的。 (答案不限于此。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15示例:看到苹果落地,牛顿受到启发,提出了“万有引力”说。

27、 从壶水滚沸的现象中,瓦特获得启发,发明了蒸气机。 (答案不限于此。合乎题意、表述清楚即可得分)(二)19一方面源自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或源自急于实现终极目标所产生的焦虑感),另一方面源自和别人进行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或源自采用不正确的比较方式而产生的自卑感)17说明了人生有点缺陷不一定是坏事 有力地证明了人生是不完美的,过分追求人生的完美是不现实的观点18提示:开放性答案,。引用名言警句或古诗文名句准确且能证明作者的观点,补充的理论论据前面有“正如”等词语,能与上文衔接顺畅19人生是不完美和有待修正的,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20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名称”“形成原因”“弥补办法”三者需综合考虑,可主要根据语言表述的准确、通顺程度分三等赋分三、作文:略1一类作文54-90分 2二类作文48-53分3三类作文42-47分 4四类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