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 代 文 学,王 宏 生,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朱敦儒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他们的前半生,是在徽宗朝畸形的和平环境中度过,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大多数词人是在绮罗丛中吟风弄月。靖康之难后,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第一节 李清照,一、李清照生平 二、“别是一家”的词论
2、三、女性情怀的全面展现 四、清丽自然的语言与优美淡雅的意境 五、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一、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舒心适意。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婚后先居汴京,后移家青州。靖康祸起,李清照逃奔江南,夫妻俩用半生心血收藏的文物图书先后在战火中丧失殆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丈夫病逝后,她拖着病体孤身一人四处奔逃避难。其间又有人恶意中伤,企图攫取她残存的珍贵文物。江南战火刚停,又
3、遭张汝舟的纠缠和欺凌虐待,并被下狱九日,而且引起了地声令后世争论不休的“改嫁”风波。在金华居住几年后,移居杭州。,德甫在太学,每月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二年从官,便有穷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传写未见书,买名人书画古奇器。有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留宿,计无所得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日勘校装辑。得名画彝器,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尽一烛为率。故纸札精致,字画全整,冠于诸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
4、照金石录后序),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遂驰马去,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
5、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漱玉词),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又反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充流荡无归。(王灼碧鸡漫志) 不终晚节,流落以死。(朱彧萍洲可谈) 格非之女,先嫁赵。(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赵君无嗣,李又更嫁。(洪适跋赵明诚金石录) 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启) 以汝舟妻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自号易安居士。(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
6、药虽存弱弟,譍门唯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茲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似同归。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茲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其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 (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
7、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遂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李清照后序),李易安,赵明诚之妻也。渔隐丛话云“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且曰其启曰“猥以桑榆之晚景,配此驵侩之下才”,殊缪妄不足信.李五十有二,老矣.清宪公之妇,郡守之妻,必无更嫁之理.(徐勃徐氏笔精),读云麓漫钞所载谢綦崇礼启,文笔劣下,中杂有佳语,定是窜改本.又夫妇讦讼,必自证之,启何以云“无根之谤”?.且启云“牛蚁不分,灰钉以具.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呻吟未定,强以同归.猥以桑榆之晚景,配此驵侩
8、之下才”,易安,老命妇也,何以改嫁复与官诰?又言“视听才分,实难共处.惟求脱去,决欲杀之.遂肆欺凌,日加殴击.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是又闺房鄙论,竟达阙庭.帝察隐私,诏之离异.夫南渡仓皇,海山奔窜,乃舟车戎马相接之时,为一驵侩之妇,从容再降玉音,宋之不君,未应若此.审视,始知颁金事白,綦有湔洗之力.小人改易安谢启,以飞卿玉壶为汝舟玉台,用轻薄之词,作善谑之报,而不悟牵连君父,诬寡庙堂,则小人不善于立言也.汝舟即飞卿之名,妻字上当夺“赵明诚”三字耳.高宗性好古玩,与徽宗同,汝舟必以进奉得官,因进奉而征及玉壶,因玉壶之失而有献璧北朝之诬,而易安有妄增举数之报.,惟李氏被献璧北朝
9、之诬,人人代报不平。故李氏一控,而汝舟即夺职编管。汝舟无可泄愤,改其谢启,诬为改嫁,认为伊妻。其启即汝舟所改,非别有怨家也。(俞正燮在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 ),请列五证以明之:汝舟先官秘阁直学士,复官显漠阁直学士,故曰“飞卿学士”,其证一也。“颁金”之谤,崇礼为之左右得解,事在建炎三年,是时崇礼官中书舍人,故曰“内翰承旨”。汝舟之贬,事在绍兴二年,则崇礼已为侍郎,翰林学士当曰“学士侍郎”,不得曰“内翰承旨”矣,其证二也。若要录原本无“赵明诚”三字,注文既叙明李格非女矣,何不叙赵明诚妻改嫁汝舟乎?其证三也。男女婚嫁,世间常事,朝廷不须问,官吏岂有文书? 启云“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当指蜚语
10、上闻置狱而言。改嫁不必由官,又何官文书之有?其证四也。献璧北朝,可称不根之言,若改嫁确有其事,何得言不根之言?其证五也。心傅误据传闻之词,未免疏谬。若谓采鄙恶小说,比附文案,岂张汝舟亦无其人乎?必不然也。(陆心源仪顾堂题跋癸已类稿易安事辑书后 ),二、“别是一家”的词论,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 “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
11、位。,三、女性情怀的全面展现,如果把李清照前期词作中所表现的情感世界分为两半,可以说一半是对丈夫的钟情,另一半则是以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伊世珍琅繯记) 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有吞梅
12、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罗邺雁)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韩偓青春)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名篇,作于赵明诚
13、死后,通篇写愁怀。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此词所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之愁。所以使人读后,感受更为深切。,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 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乔吉天净沙) 不若李之自然
14、妥帖。(陆以湉冷庐杂识) 丑态百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了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之“征鸿过尽”。(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李清照念奴娇) 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彭孙遹金粟词话)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一语,对芳樽
15、,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秦观鹧鸪天),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 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四、清丽自然的语言与优美淡雅的意境,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语言独具特色。第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第二,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无
16、论是写情绘景还是咏物,都不用华丽的色彩、富艳的词藻来装饰,而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水墨画般的情婉秀逸的意境。,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杨慎词品)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比往武林,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每窃听之,清新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之气。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自古佳人多命薄,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观其诗,想其人。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
17、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呜呼,冤哉!予是以叹息之不足,援笔而书之,聊以慰其芳魂于九泉寂寞之滨,未为不遇也。如其叙述始末,自有临安王唐佐为之传,姑书其大概为别引云。乃名其诗为断肠集,后有好事君子,当知予言之不妄也。(魏仲恭断肠集序),五、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着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深林鸟语流连客,野径花香著莫人。(孔平仲怀蓬莱阁) 无那春愁著莫人,风颠雨急更黄昏。(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第二节 朱敦儒,一、青年的放浪形骸 二、中年的飘泊忧愤 三、晚
18、年的逍遥自在,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过着隐居生活。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出任秘书省正字等到职,后因与主战派来往,被弹劾罢官。今存词246首,词集樵歌,又名太平樵唱。,朱敦儒生平,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宋史朱敦儒传),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一首),朱敦儒词的地位,朱敦儒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
19、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加强 英雄的苦闷 流落异乡的忧伤与怀旧情结,张元干生平,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宋徽宗宣和末年曾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为李纲僚属,积极投身于抗金斗争。钦宗听信谗言将李纲免职,元干也因此获罪。后避乱江南,又遭流言,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他“不屑与奸佞同朝,飘然挂冠”。有芦川归来集和芦川词,存词185首。,张元干的创作,南渡前,疏狂放荡,创作上模拟“花间”,内容不出酒畔花前,词风绮艳轻狭。靖康之难后,题材
20、直面山河残破的惨痛现实,词风慷慨悲凉。,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雨。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 1132)进士。绍兴七年(1137)以吕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主和,铨上封事请斩桧等,初议编管昭州,后改监广州盐仓,明年改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又除名,编管新州。十八 年,移吉阳
21、军。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召对,除吏部郎,迁秘书少监,又迁起居郎。以官至工部侍郎。淳熙七年卒,年七十九,谥忠简。宋史有传。著有澹庵文集六卷。,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获重谴,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张元干作此词以赠。,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樽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
22、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刘义庆世说新语),叶梦得生平,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及第。南渡前曾为蔡京所笼络,官至翰林学士。南渡后历官户部尚书、尚书左丞、江东和福建安抚大使等。有石林词,今存词103首。,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双鬓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胡笳动兮边马鸣,孤燕归兮声嘤嘤。(蔡琰悲愤
23、诗),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味其词,婉丽有温、李之风,而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处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 (四库全书总目),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昔”,俯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刘熙载艺概) 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彭孙遹 金
24、粟词话),(陈与义)有无住词一卷。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黄升花庵词选),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李纲的咏史词和“南宋四名臣”词 岳飞词,李纲生平,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任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拜相,仅75天罢。卒谥忠定。有梁溪先生文集,词存54首。,苏武令,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
25、,奉迎天表。,赵鼎、李光和胡铨都是力主抗战反对求和的名臣,“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儒夫有立志”。,岳飞生平,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20岁从军,屡败金兵,战功卓著,为抗金名将。以不附秦桧议和,被诬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后谥武穆,改谥忠武。有岳忠武王文集,词存3首。,岳飞书谢脁诗,秦桧书偈语,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座翁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
26、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与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侗死,溯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凯、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膀,自北方来降。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
27、,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初,桧逐赵鼎,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读檜奏,至“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之语,恶其欺罔,曰:“君臣大伦,根于天性,大臣而忍面谩其主耶!”兀术遗檜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檜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以谏议大夫万俟卨与飞有怨,风卨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论,大率谓:“今春金人攻淮西,飞略至舒、蔪而不进,比与俊按兵淮上,又欲弃山阳而不守。”飞累章请罢枢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