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3)文化上: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学派及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庄子。 (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商鞅和韩非子。,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特点:各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与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4.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2、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时代,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盛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学识的思想家;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社会改革的需要,纷纷重用士人来为其出谋划策。,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孔子和早期儒
3、学 1.创立:孔子 (1)春秋晚期鲁国人。 (2)主要思想:,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观察上面漫画并结合所学,概括从孔子到孟子、荀子,早期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提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在天人关系方面,荀子强调天行有常、人道有为,进一步丰富了早期儒学的内涵。,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道家和法家 预习交流3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统治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学派?为什么? 提示:法家。因为法家
4、倡导的集权观、法治观和改革观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 提示: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经济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
5、用,井田制逐步崩溃;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材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 (2)依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提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在“百家争鸣”的形成过程中,
6、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2.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二、诸子思想的异同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论语 材料二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
7、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墨子 (1)材料一、材料二中孔子和墨子主张的“爱”是否一致?说明理由。为什么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提示:不一致。孔子的“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有等级差别的;墨子的“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不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要,故不被统治者重视。,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材料三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下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老子 (2)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对此你如何评价? 提示:“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老
8、子主张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在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思想;在封建王朝建立初期,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3)概括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提示: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异:孔子主张以德治国,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儒、道、法、墨四大学派的特点 1.儒家:重仁政、礼治和教化。 2.道家:追求自然、无为。 3.法家:重法治权谋和变法革新。 4.墨家:主旨是
9、“兼相爱,交相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人才流动频繁,“朝秦暮楚”正是这种情况的形象写照,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a.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b.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人才 c.学术下移,“士”的活跃 d.平等自由已成为社会共识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但不可能达到d项所述程度。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d.因材施教 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但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却打破了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故选b项。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图1、图2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解析:图1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思想,属于儒家学派;图2体现了“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学派。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当今中国社会已蔚然成风。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该思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团队管理制度
- 餐饮管理公司员工权益保障合同范本
- 互联网餐饮平台运营管理及投资合同
- 物业能耗节能方案
- 钓鱼鱼塘运营方案
- 矿井清风补漏方案
- 更换井盖施工方案
- 知识产权作品保管合同范本
- 公司点工聘用方案
- 纳税筹划方案书
- 应急文化守护万家
- 临时施工出入口交通疏导方案
- 医疗设备器材供货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方案
- 汽车内饰件及材料气味评价标准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 DB34∕T 3269-2018 高聚物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实施指南
- 《论语十二章》挖空练习及答案
- 一对一帮扶协议书范本
- 7.4.2超几何分布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3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