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偶发和疑难病症.ppt_第1页
水稻偶发和疑难病症.ppt_第2页
水稻偶发和疑难病症.ppt_第3页
水稻偶发和疑难病症.ppt_第4页
水稻偶发和疑难病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偶发性病害和疑难病症,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特征性症状,由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病,其症状特点尤其是苗期症状并未被人们完整认知,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成株期和苗期特征性症状,以便给农技人员在田间诊断提供依据。,(一)水稻成株症状类型,对于成株期的水稻,茎干上的白色烛泪状突起是诊断成株水稻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唯一标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白色烛泪状突起, 高位分蘖,倒生根。,2、有白色烛泪状突起,无高位分蘖,无倒生根,如江华县早稻粗看上去与未发病水稻没有区别,细看发现一蔸中个别未抽穗植株茎基部的白色烛泪状突起,3、有白色烛泪状

2、突起,高位分蘖,倒生根,有黑色斑点,如耒阳中稻、汨罗晚稻,4、无白色烛泪状突起,有高位分蘖,有倒生根。经过检测,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经过分子检测,凡有白色烛泪状突起的即前三类症状都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而没有有白色烛泪状突起的即第四类症状没有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二)水稻苗期南黑症状类型,苗期水稻,叶片僵直是苗期水稻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共同特征; 另有叶尖旋转、叶脉扭曲、叶片有拉链状皱缩、叶缘呈锯齿状等症状。发病早的稻株分蘖的伸展角度较大。,1、叶片僵直,叶尖旋转。大多数的病株的普遍类型。,2、叶片僵直,叶尖旋转,有缘齿状。,3、叶片僵直,有拉链状皱缩,叶尖旋转

3、。,4、叶片僵直,叶尖旋转,叶脉扭曲。,5、发病早的稻株分蘖的伸展角度较大,二、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为害水稻的 叶片。秧田后期开始显症,分蘖盛期症状明显。叶片上发病初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条纹,斑驳花叶。病株心叶淡黄,卷曲,不易抽出,下部老叶渐枯 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缩。受害叶鞘略松软,表面有不规则波纹或产生皱抗折、扭曲,分蘖减少。若全部分蘖感病,重病株不能孕穗,轻病株能孕穗但不能抽 出,包裹于剑叶叶鞘中,或从其侧拱出成拳状,穗小不实、扭曲畸形。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1、症状(双峰),2、霜霉病菌卵孢子(100倍),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能侵染禾

4、本科植物43属。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侵染杂草或稻苗。卵孢子借水流传播,水淹条件下卵孢子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活动停止后很快产生菌丝侵害水稻。 卵孢子在1026都可萌发,1920最适。1025都能致病,1520最适。秧苗期是水稻主要感病期,大田病株多从秧田传入。秧田水淹、暴雨或连阴雨发病严重,低温有利于发病。,三、二氯喹啉酸药害“葱管苗”,四、多效唑药害,五、生理性青枯病,2010年常德 黄华占,2011年常德 岳优9113,叶片青枯,六、水稻云形病,水稻云形病又称褐色叶枯病、叶灼病。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地上部各部位都可染病。主要为害叶片, 典型症状

5、一是云纹形病斑。先从下部叶的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后迅速向叶基或内侧波浪状扩展,病斑中心灰褐色,外缘灰绿色,后期病斑上出现入场多明显的波浪状云纹线条。 二是褐斑型症状,斑中央对光看有一深褐小点。,云纹症状,褐斑症状 2011武冈,七、水稻胡麻斑病,该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和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生,以叶片发病最普遍,其次为谷粒、穗颈和枝梗等。叶片受害后初为小褐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褐色病斑,因大小似胡麻 籽,故称之为胡麻斑病。病斑边缘明显,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央呈灰黄或灰白色。严重时病斑密生,常相联合,形成不规则大斑。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病 斑相似,可扩展至全谷粒,湿度大时内外颖合缝处及谷粒表面产

6、生大量黑色绒毛状霉层。穗颈和枝梗受害,症状与稻瘟病相似,但病部呈深褐色,变色部较长。,典型“胡麻”斑 2011桑植武冈,2011宜章,大斑型 2011桑植,中央没有深褐小点,田间发病 2011武冈,叶瘟症状,八、稻叶鞘腐败病,水稻剑叶鞘受害后,初呈暗褐色不 规则斑点,后扩大形成虎斑状大型斑纹,边缘暗褐色,中心淡褐色或灰色,严重时整个叶鞘受害,形成典型的腐败症状。稻穗部分或全部不能抽出,高湿时被害叶鞘 内侧和稻穗可见大量粉白色霉状物,常见的症状是抽穗后叶鞘呈紫褐色小点,严重时全部叶鞘变成紫褐色,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枯黄,高湿时,被害部位长出粉白色 霉状物。苗期受害,幼叶鞘上有白色绒状物,叶鞘变褐枯

7、死;分蘖期受害,叶鞘呈褐色针头状斑点,扩大成椭圆形深褐色斑;叶片受害,常局限于中脉,病斑梭形, 深褐色;被害谷粒为深褐色斑点,酷似胡麻斑病,病斑边缘不明显。,症状 2010耒阳 江华,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多种禾本科杂草。病菌在室内寄主病残体上存活一年以上,室外存活68个月。 带菌种子和寄主病残体为初次侵染源,翌春形成分生孢子,从伤口和气孔侵入,植株致伤后往往加剧病害发生。当年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次侵染。病菌孢子依靠气流、昆虫、螨类携带传播扩散。水稻穗期因螟 害、病毒感染或其它外界因子致使抽穗缓慢,病害加剧。水稻出穗速度慢或包穗的品种发病严重。气温在1540均可

8、发病,以2535,相对湿度70% 以上最适宜。过多或过迟施用氮肥,或植株缺氮,均可加剧病害的发生。,九、恶苗病,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茎杆逐渐变褐,腐烂,其内有白色蜘蛛丝状菌丝。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在垂 死或死亡病株的叶鞘和茎杆上可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可见散生或群生蓝黑色小粒(子囊壳)。抽穗期后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为褐 色,不结实或在颖壳接缝处产生淡红色霉层。该病常见症状是稻株徒长,但也有呈现矮化或外观正常的现象。,病苗,成株期成团枯死 2011桃源,十、赤霉 茎腐,导致穗枯 2010,穗腐和茎腐 2011 武冈,

9、谷腐,十一、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症状,十二、稻粒黑粉病,2009农科院,十三、叶黑肿病,十四、秆腐病(茎腐) 2011凤凰,每一茎节及其上方,十五、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

10、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别于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白叶枯病急性凋萎型及螟害枯心苗等。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也有在基腐病株枯死后,恶苗病菌、小球菌核病菌等腐生其上。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生产上只要抓准基腐病这三个独特症状,是能与上述病害区别开来的。,症状,类螟害枯心苗 1999年汨罗,枯心症状与螟害引起的枯心极为相似,但无虫孔虫粪。枯死心叶的基部呈软腐状缢缩,黄褐色(照片1),紧裹枯心的叶鞘基部一环变黑褐色(照片2),外围其它各叶未受影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细菌可在病稻草、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病菌从叶片上水孔、伤口及叶鞘和根系伤口侵入,以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侵入后在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