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2-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2-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2-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梭伦改革前,城邦公职人员由贵族会议“自行选举”。改革后,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这一变化有利于()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b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c产生高素质领导者 d雅典平民掌握国家权力 解析:“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这种方式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对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抽签”这种方式无法确保选出者的素质,c项错误;b、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答案:a2(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

2、由人或外邦人可以十分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这一现象()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解析:“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a项错误;材料所述对象为“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不能体现阶级矛盾,b项错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没有涉及平民的债务问题,c项错误;“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体现了雅典人的地域优越感,d项正确。答案:d3(2019百校联盟高三8月摸底考试)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

3、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a项错误;“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表明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d项错误。答案:b4(2018山东潍坊3月)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公民大会时说:“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

4、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a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b演说是公民大会决策的重要依据c雅典民主开始注重理性d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解析: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大会的决策。从材料信息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公民大会上,演说者的演说或许是不精确的,但人们被他的性格说服,相信了他的话。也就是说,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a项错误;材料信息旨在强调决策可能不合理,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主

5、观色彩而非注重理性,c项错误。答案:d5(2016全国新课标卷)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雅典政府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赶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公民衣服上沾上红色痕迹将被处以罚款,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义务,选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b、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6(

6、2016海南卷)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解析:当时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a项错误;材料中公民大会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决定将这6位将军判处死刑,反映了当时雅典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b项正确;c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讲述了公民大会将被指控救援不力的6位将军判处

7、死刑,但是这几位将军并不能代表军队,也不能就此说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d项错误。答案:b7(2019湖南永州一模)十二铜表法规定: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第四条规定“若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九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这种规定()a主要限制了平民的权利 b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c程序公正但结果不合理 d保证审判顺利地进行解析:据材料“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可知,为了防止被告托

8、词不到庭,法律作出了详细的规定,d项正确。答案:d8(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11世纪末,随着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一场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运动,大力强调罗马法效力的属地原则:“在一国范围内,一切人和事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这说明()a罗马法理念已经在西欧社会全面复兴b西方社会的法制观念孕育于古代罗马c罗马法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法律需求d罗马法复兴运动满足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解析:“全面复兴”表述绝对,a项错误;根据材料“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一场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运动”可知,西方的法制观念受到古代罗马法的影响,b项正确;“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法律

9、需求”表述绝对,c项错误;根据材料“11世纪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尚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d项错误。答案:b9(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8月摸底调研)罗马法规定:人生而平等,法律是人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那些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表明罗马法()a保障了每个公民的权利 b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关注人的道德以及价值 d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功能解析:据材料“法律是人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可知,法律关注人的道德与价值,c项正确。答案:c10(2018河南安阳一模)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

10、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解析: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a项正确。答案:a11(2018湖北武汉重点中学联考)“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析:罗马法提

11、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a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项错误。答案:c12(2018广东深圳一模)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a推动了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了

12、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解析:欧洲中世纪王权受到来自贵族和教会的制约,材料中12世纪罗马法的复兴,有助于强化王权至上的思想观念,使得新兴的市民阶层联合国王强化中央集权,建立统一国家,从而推动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选b。人文主义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得到改变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提倡王权至上,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2018吉林长春一模)(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

13、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

14、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张晋藩中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15、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6分)答案:(1)差异: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中华法“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中国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古罗马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

16、了挽救统治危机;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评价:晚清的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制度,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法律近代化;但其目的是维护集权专制统治,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困难重重。14(2018广西桂林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司马迁史记商君书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顾准希腊城邦制

17、度(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阐述: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推动小农经济的形成。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财力消耗巨大,商鞅通过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国力,秦国逐步推行军功制、郡县制,冲击了宗法制、分封制和世官制。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阐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昌盛,如勾栏瓦舍、宋词、话本小说等。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