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划陕西省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 (20102020) ) 蒲蒲城城县县水水利利电电力力勘勘测测设设计计队队 二二一一二二年年八八月月 陕西省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划陕西省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 (20102020) ) 编制单位:蒲城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项目负责:史小鹏 审 定:杨贵堂 审 核:史典铎 赵发奎 项目负责:李红芳 编制人员:李红芳 张云莉 杨永岗 张平顺 杨康林 苏小辉 贾西军 周铁燕 彭 辉 目目 录录 1 区域概括区域概括.4 1.1 自然地理.4 1.2 经济社会.4 2 灌溉发展现状评价灌溉发展现状评价.5 2.1 灌溉发展历程.5 2.
2、2 灌溉现状情况.5 2.3 存在主要问题.7 3 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9 3.1 灌溉发展需求.9 3.2 灌溉节水潜力.9 3.3 灌溉用水量 .10 3.4 水土资源平衡 .10 4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14 4.1 指导思想.14 4.2 规划原则.14 4.3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15 4.4 目标与任务.15 5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16 5.1 总体布局.16 5.2 分区发展重点.16 5.3 建设标准.17 6 主要建设规模主要建设规模.17 6.1 灌溉供水保障工程建设.17 6.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8 6.3 小型灌区建
3、设.19 6.4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19 7 灌溉管理与改革灌溉管理与改革.20 7.1 管理体制及改革.20 7.2 管理制度建设.21 7.3 灌溉运行管理.23 7.4 信息化建设.23 7.5 政策保障措施.25 8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25 8.1 评价依据及环境保护目标.25 8.2 环境现状分析.26 8.3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6 8.4 环境保护对策及环境监测.27 9 投资估算及实施安排投资估算及实施安排.28 9.1 估算依据与方法.28 9.2 投资估算.29 9.3 资金筹措.32 9.4 实施安排.32 10 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3
4、2 10.1 效果分析.32 10.2 保障措施.34 前前 言言 为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 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我省陕水农发 201213 号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灌溉面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的通知精神,我局开展了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报告(2010-2020 年) 的编制工作。 为全面完成此项规划编制工作,蒲城县成立了“蒲城县农田水利建 设规划(2010-2020 年)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农业县长任组长, 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经发、财政、水利、农业、国土、农发、移民局 等部门为成员,负责统筹和指导全县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
5、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并组织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完 成该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工作小组根据规划编制大纲要求,根据我县实际,对全县农田 水利工程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结合我县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及相关 规划和科研成果。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规 划原则,在有限地投资限额范围内,尽可能做到规划建设项目在全县范 围内分布平衡,2010-2020 年规划期内的规划建设项目共涉及全县 17 个 镇。规划中坚持以重点中型及中型灌区、小型灌区泵站改造和渠系续建 配套改造为重点,以尽快发挥中小型灌区工程的灌溉效益为目的。对全 县范围内的灌溉发展进行规划。报告中相关数据和内
6、容参考了全国灌 溉发展总体规划技术大纲 、 陕西省蒲城县统计年鉴(2008-2010 年) 、 陕西省蒲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等成果资料,技术标准参照 了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 形成了陕西省蒲城县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 1 1 区域概括区域概括 1.11.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东经 1092017109 5448,北纬 344450351030,东西长 52.8km,南北宽 47.0 km,总土地面积 1584km2。南临临渭区,北依白水、铜川,西接富 平,东临大荔、澄县。距渭南市 57km,距离西安市 120km,是全国优质 商品
7、粮基地和“酥梨之乡” 。 蒲城地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孤东翼的内侧和汾渭地堑的 北缘,以“山”字型构造起主导作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 原的交接地带,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为黄土塬, 特点为北部梁、峁、塬、坡相见,中部垄岗、洼地起伏,南部渭洛河阶 地夹卤泊滩。海拔高程 370-1200m,塬面开阔,阶地平坦,土质肥沃, 灌溉方便。 1.21.2 经济社会经济社会 蒲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总面积 1584 平方公里,全县 辖 17 个乡镇 373 个行政村。截止 2009 年底,全县总人口 76 万,其中城 镇人口 10.3 万人,乡村人口 65.7 万人
8、。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69.05 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 24.57 亿万元,全县耕地面积 135 万亩,粮食作物播种 面 113 万亩,人均 gdp 值 0.9086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6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85 元。 蒲城县是中国酥梨之乡,是我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优 质小麦基地县和优质果品产业化重点县。 2 2 灌溉发展现状评价灌溉发展现状评价 2.12.1 灌溉发展历程灌溉发展历程 近 30 年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 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建成抽水站 154 座,相继建成了韩河、石羊、 下寨、龙阳、马湖、永丰、远泉、东陈、山
9、石、甜水井等 10 处中型灌 区,建成小型灌区 144 处。配套渠道 1767.7km,灌溉面积 29.94 万亩。 全县配套机井 4880 眼,全县有效灌溉面积(除一黄、二黄、洛惠渠、 交口)达到 25.34 万亩,水利工程在抗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县于 2010 年建成千亩高效农 业示范区 1 处。在 2009 年至 2011 年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 先后改造抽水站 4 处;利用新建基本口粮田退耕还林项目改造抽水 站 6 处;利用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
10、间工程项目改造灌区 4 处。 改善了极少数灌区因灌溉设施老化而造成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下的状况, 极大的推促进了我县水利建设和灌溉事业的发展。 2.22.2 灌溉现状情况灌溉现状情况 2.2.1 灌溉工程现状 1、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分布、规模 我县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抽水站、机井、小库坝、池塘、水 窖等设施。其分布情况如下: 小型抽水站灌区。目前,全县共有抽水站 154 处。其中县办抽水站 4 处(石羊、下寨、龙阳、韩河) ,其中 5 万亩以上的韩河、下寨、龙阳 为重点中型灌区;石羊为 1 万亩以上的一般中型灌区。由乡镇、村、组 等管理的小型抽水站 150 处,其中万亩以上的永丰、
11、马湖、山石、远泉、 东陈、甜水井等抽水站,为一般中型灌区,万亩以下的 144 处灌区为小 型抽水灌区。其主要分布在沿洛河、洛西灌区、交口灌区、二黄灌区、 韩河灌区、下寨灌区的 17 个乡镇,县属抽水站和小型抽水站总计有效 灌溉面积 25.34 万亩。 机井灌区。全县现有配套机井 4880 眼,主要分布在中部塬区和南 部灌区的 8 个乡镇,有效灌溉面积 6.34 万亩,其中纯井灌区 1.8 万亩, 渠井双灌区 3.54 万亩。 小库坝灌区。现有小库坝7处,主要分布在永丰、高阳、龙阳等乡 镇。 施灌溉面积 1.3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7000 亩。 池塘。现有池塘 21 口,主要分布在沿洛河和卤泊
12、滩区乡镇。 集雨水窖灌区。现有水窖 6412 眼,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北部有关 乡镇。有效灌溉面积 0.64 万亩。 高效节水灌区:蒲城县高效农业节水水源类型主要以地下水、地表 水为主,其中地表水水质适于农业灌溉和渔业用水,地下水基本是岩溶 水,水质优良,局部达到矿泉水标准。全县发展高效农业节水 1.9 万亩, 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 1.1 万亩,微灌面积 0.8 万亩。 2.2.2 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管理机构 我县境内的石羊、韩河、龙阳、下寨四站属于县属灌区,由各抽水 站管理;其余抽水站工程管理机构一般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各乡镇水 管站、各村村委会及部分村民自治管理。 用水管理 县办
13、抽水站灌区用水由各抽水单位进行调节,其他中型灌区和小型 抽水站灌区由灌区所在村组、乡镇向该灌区管理站上报,由灌区所在的 的管理站进行用水调节。 经营管理 目前县办四大站中的韩河、石羊两站属于全额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由县财政负担,而龙阳、下寨站属于自收自资单位,目前水费是按亩收 费,其水价是政府指导,水费征收不能维持正常的管理费用和办公费用, 灌区工程毁坏严重,而灌区又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自我改善、提高,所 以水费改革和发展多种经营势在必行。其余抽水站税费征收是按斗口计 量,开票到户的制度。 2.32.3 存在主要问题存在主要问题 我县的水利工程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行,目前现有水利工程普遍存 在设施
14、老化、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面积缩减等问题,导致水资源 利用不足,灌溉保证率低效益衰减等,不能有效地解除旱涝灾害特别是 旱灾的威胁,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工程设施老化严重,调蓄能力差。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属二十 世纪六、七十年代依靠群众投劳修建的,受当时资金、技术限制,工程 建设标准较低,质量较差。加之工程缺乏维修和改造资金,经过长期运 行,造成机电设备老化、渠道及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等问题十分突出。 据调查,全县抽水灌区建筑物不同程度损坏数已占到 70%以上,田间配 套完成率不足 20%,现有机电设备依然使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 耗能淘汰产品,效率低,完好率总
15、体在 30%45%,维持运转十分困难。 灌区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节水改造滞后。现有灌区特别是中、 小型灌区的渠道防渗率低。灌区渠系配套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不 完善,覆盖率低,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坍塌、老化、淤积等现象,导 致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灌溉保证率达不到设计要 求,灌溉面积逐年下降。 水利化程度低。项目区内有效灌溉率偏低,大量耕地也缺少灌溉 水利设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程建设资金缺乏。二是农村 税费改革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影响较大。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过去以 行政推动,采取劳动积累工的办法组织开展小水工程建设的格局已经打 破,农村小水工程需实行“一事一议”的
16、办法筹资投劳。由于群众经济 基础较差,加之目前缺乏必要的法规和政策支撑、组织措施作保障,致 使农村小水工程建设出现措施缺乏、活力不足的情况。三是一些地方由 于缺乏地表水、出露水资源,坡度较大或土地零星分散等原因无法兴建 传统水利设施或因单位面积投资过大,目前还没有水利设施而干旱。 工程自身经济效益差。 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体制,使水利建设资金多头分散管理,不 能集中使用,使工程投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一般为乡、村、组和个体投入 建设,乡镇一级由于缺乏整体建设规划,重复建设工程增大了投入和工 程量,工程拥有者之间的矛盾较多。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
17、充分地利用,灌溉面 积逐年下降,粮食生产不能稳中求增,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调整和农民增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可忽视的不稳定因素。 3 3 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 3.13.1 灌溉发展需求灌溉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县经济迅速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 设,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根据目前的水利设施现状远远不能满足 农业灌溉要求,达不到我县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确定的 粮食生产目标。因此完善和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 证率,实行灌溉发展规划是保障我县粮食安全的需求;是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是农民
18、增收、发展农村经济 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3.23.2 灌溉节水潜力灌溉节水潜力 由于灌区骨干工程老化失修,田间工程没有配套完善,灌区灌溉水 利用系数还很低,导致农业灌溉引水量也随之增加,灌溉定额也居高不 下。现状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仅 0.45,较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0.55 的标准有较大差距,因此,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很大。 农业节水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渠道 衬砌、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增加节灌面积;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加 强用水管理,提倡管水到田间,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 0.45 提高 到 2020 年的 0.60,以达到节约水量,扩大
19、灌溉效率的目的,节灌面积 由现状年的 23.3 万亩增加到 2020 年的 35.54。 农灌节水量是由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提高后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所 减少的蓄水量即农灌节水量。根据现状年农灌实供水量和灌溉水利用系 数及规划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2020 年可节约水量 1420 万 m3。 3.33.3 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 全县 2010 年耕地面积 135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除交口抽渭、一 黄、二黄、洛惠渠外)25.34 万亩,依据蒲城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2010-2 020 年) ,预计灌溉面积达到 34.4 万亩。 按 75%保证率蓄水量确定综合灌溉定额,同时,考虑了不同地区的
20、复种情况,并根据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确定灌区灌溉净定额取 120m3/ 亩,灌溉水利用系数 0.60,则毛灌水定额为 200m3/亩。根据区域灌溉定 额和灌溉面积,经计算,灌溉年用水量为 6880 万 m3。 3.43.4 水土资源平衡水土资源平衡 3.4.1 水资源平衡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当地水资源总量 19657 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4243 万立米,占 21.6%,地下水 15414 万立米,占 79.4%。 地表客水资源有洛河、白水河、大峪河。洛河及其支流年径流量 88600 万立方米,是主要的客水资源,白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3050 万立 方米,大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2400
21、万立方米。地表径流可利用量甚微, 主要原因是境内无自成流域的河川,加之蓄水工程条件不足,地表径流 大部分顺沟流走或渗入蒸发。地下水有效资源量 9688 万立米,年最大 可开采量 6918 万立米。 洛河年利用量 4874 万立米,白水河 100 万立米,大峪河 200 万立 米。可利用的客水资源还有渭河(交口抽渭) 、黄河(东雷抽黄) ,年利 用分别为 616 万立米、848 万立米。 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2010 年全县各类水源工程供水能力为 6148 万 m3,其中地表水工程 供水 4759 万 m3,地下水工程供水 1389 万 m3。 可供水总量预测 可供水量预测时考虑了二黄灌区蒲
22、城系统实施后可用于新建二级提 水站供水量,大峪河除险加固库容增加,新打 600 眼机井、更新改造 400 眼机井可供水量及用于抗旱补水新打 10000 眼水窖可供水量。预测 2020 年可供水量为 6950 万 m3,预测 2030 年可供水量为 7120 万 m3。 通过上述水量平衡分析,可以看出,灌溉面积增加,灌溉水利用系 数提高后,年用水量为 6880 万 m3,预测供水量为 7453m3,水量完全满 足作物水量需求。 3.4.2 土地资源平衡 土地资源总量 据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2010 年全县土地资源利用 总量为 236.13 万亩,其中,耕地 135 万亩,林地 5.
23、33 万亩,牧草地 1.14 万亩,园地 42.94 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86 万亩,城镇居民点、交 通、工矿、企业等其他用地 37.62 万亩。 土地资源农业利用潜力 根据蒲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 ,全县各水平 年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潜力如下。见表 3-1。 全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潜力预测表全县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潜力预测表 表 3-1 单位:万亩 土地类别现状年2020 年 耕地 135134.60 林地 5.335.38 牧草地 12.3812.26 园地 42.9442.5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863.15 其他 37.6241.56 全县 小计 2
24、36.13239.46 注:1、数据以经批准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年鉴等为准; 2、其他用地指城镇居民点、交通、工矿、企业等用地。 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预测 根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现状年用 地面积为基础,分类预测各规划水平年用地面积。见表 3-2。 各水平年用地需求预测表 表 3-2 单位:万亩 农业用地 水平年合计 基本农田 保护区 一般农田 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其它用地 2010 年 236.13148.1729.775.3312.3840.48 2020 年 239.46152.5824.535.3812.2644.71 水土资源平衡 水资源供需评价:当地水资源总
25、量不足,农灌用水主要依靠客水, 生活和生产用水以“380”岩溶水为主。除降水较多的丰水年外,全县 灌溉供水量不足,地表客水供给量减少是用水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 该规划实施后,灌溉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将有效提高,供需矛盾 可得到有效缓解。 解决缺水问题应节约为先,开源在后。应当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加 快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增强全民节水观念和意识。重点实施农业 节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溉定额。同时积极开辟后备水源, 增引黄河水,开发岩溶水,补充用水不足。 土地资源供需评价:全县各水平年用地供需总体持平,主要问题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以耕地面 积的减少为
26、代价,为保护基本农田面积有增无减,建设用地应尽量一般 农田。 4 4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4.14.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 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灌溉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于国 家宏观发展战略,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我县粮食安全和生态完安全、推进农业和水利现代化为目标;加快 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灌溉发展新机制,科学指导、有序推进灌溉事 业发展,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 水利基础。 4.24.2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统
27、筹考虑区域与流域水土资源条件和农 业发展布局,大中小型工程并举,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 布局、有序实施;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确定 灌溉分区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优先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根据水土资源条件适度发展新灌区;三是总量控制、以供定需。以水确 定灌溉发展规模;四是高效利用、科学发展。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 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灌溉制度设计和技术推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 溉;五是建管并重、良性运行。建立建全农田水利发展良性运行机制, 促进灌区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重视政策制度制定和基层服务体系 建设。 4.34.3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28、 规划范围为蒲城县十七个乡镇。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规划水平年 为 2020 年,展望到 2030 年。 4.44.4 目标与任务目标与任务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结合全国水利普查等成果,摸清蒲城县灌溉发 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研究提出蒲城县灌溉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蒲 城县灌溉发展的战略对策,逐步形成蒲城县灌溉发展规划体系。结合水 利建设重点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集中资金,重点突破,全县开展 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实施规划,使全县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工程体 系,达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明 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 果。规划
29、工程实施后,远期 2020 年达到以下目标: 工程实施后,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 60%,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 数平均达到 0.8,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 0.4 提高到 0.65。 规划灌区内干、支、斗、农渠全部衬砌,衬砌率达到 100%,渠系 建筑物配套率达到 95%。规划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由 29.94 万亩达到 34.4 万亩,其中维持灌溉面积 27.8 万亩,减少灌溉面积 3.18 万亩,新增灌 溉面积 6.6 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由现状的 21.4 万亩达到 31.2 万亩,管灌、微灌高 效节水灌溉面积由 1.9 万亩提高到 3.2 万亩。灌溉用水量比灌区现状节 约 20%。 全县粮食
30、综合生产能力由原来的 14.97 万吨提高到 21.73 万吨, 提高 45%。 形成配套完善、运用方便、灵活高效的灌区灌溉、排水工程体系。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调度、促进灌区良性循环的灌溉管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使灌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区域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5 5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5.15.1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依据当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将蒲城县分成三个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即北部高原沟壑提灌 区(尧山、五龙山南麓以北,包括罕井、大孔、高阳、上王及洛滨的部 分行政村、翔村乡北部部分行政村) 、中部台塬宜灌缺水区(尧山、五 龙山南麓
31、以南,渭河二级阶地以北,大部为一级黄土塬,包括苏坊、荆 姚、贾曲、三合、坡头、原仁中西部、翔村乡中南部、城关、孙镇、兴 镇、椿林、东陈、永丰) 、南部平原渠井灌排区(平路庙、龙阳、陈庄、 党睦、龙池) 。全面恢复和改善全县的耕地面积,提高灌溉率至 70%以上。 规划新增灌溉面积 6.6 万亩,维持灌溉面积 27.8 万亩。 5.25.2 分区发展重点分区发展重点 根据现有水利条件,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种类、水文气象 及水资源等因素,全县灌溉发展分为二个区域:一是中型灌区建设,重 点建设重点中型灌区,优先对县办四个中型灌区,即韩河、石羊、下寨、 龙阳等四个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再次建设马湖、远
32、泉、山石、永丰、东 陈、甜水井等六个中型灌区。小型灌区改造,优先改造见效快的灌区。 同时发展高效节水灌区及水源有保证的新建灌区。二是水源建设,在中 南部地下水埋藏丰富区域新打机井,同时改造原有机井;北部地区新打 水窖,作为抗旱补充水源。 5.35.3 建设标准建设标准 各灌区建筑物等级、灌溉标准、排水、防洪、抗震烈度等恢复 到原来设计标准。 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装置效率 6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设备完好率提高到 90%-100%。 多级泵站配水灵活,基本满足灌溉要求。设计标准应依照泵 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进行规划,还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等 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标准 (sl2
33、52-2000)的有关规定,取其较高的防洪 标准作为规划依据。 6 6 主要建设规模主要建设规模 改造抽水站 154 座,新建抽水站 14 座,建设高效节水灌区 3 处,新 打机井 600 眼,改造机井 400 眼,新打水窖 10000 眼。新建塘坝 25 处。 6.16.1 灌溉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灌溉供水保障工程建设 在水源不足的部分灌区及高效节水灌区内新打机井作为保障水源, 设计在中南部区域新打机井 600 眼,改造原有机井 400 眼。机井设计深 度为 180-240m 之间。每眼机井配套潜水泵 1 台,低压线路 200- 300m,8m3井房 1 座。建设塘坝 25 座,塘坝设计容积为
34、5 万 m3。新打水 窖 10000 眼,单窖设计容积为 40 m3。 6.26.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对韩河、石羊、下寨、龙阳、马湖、远泉、东陈、山石、永丰、甜 水井等中型灌区实行泵站改造、干、支、斗、农渠节水改造和部分灌区 农渠续建配套。 泵站改造主要内容为:拆除重建进水池 16 座,加固维修 4 座,改 造出水池 17 座,改造主、副厂房 13 座,加固维修 7 座,拆除面积 1871m2、加固维修 971m2,拆除压力管坡 24 处;更新改造水泵及机电 设备 96 台套,主变压器 26 套,厂用变压器 3 台,拆除更换高压开关柜 26 面,低压配电屏
35、 56 面,拆除更换 35kv 输电线路 14.02km,10kv 输 电线路 44km;拆除增设拦污栅 31 个;更换闸阀 85 台,维修闸阀 3 台, 更换加固起重行车 11 台,压力出水管道吸虹管 26 套,更换钢筋砼压力管 坡 4635m,钢管管坡 1237m,加固维修 804m,新增钢筋砼压力管坡 5400m 等内容。 渠系节水改造:衬砌改造干支渠 162.3km,改造建筑物 1053 座,其 中各类闸门 407 座,简易公路桥 271 座,生产桥 244 座,跌水 30 座, 量水堰 101 座。 衬砌斗农渠 719.8km,改造渠系建筑物 5171 座,其中各类闸门 2906 座
36、,简易公路桥 124 座,生产桥 1137 座,跌水 32 座,量水堰 972 座。 6.36.3 小型灌区建设小型灌区建设 在有水源保证的水库、二黄灌区及交口灌区内控制不到的范围,进 行提水,新建部分抽水站。新建抽水站为苏坊高义村抽水站、椿林贾王 庄抽水站、荆姚史家抽水站、兴镇九龙塬抽水站、桥陵赵山抽水站,翔 村草地抽水站、翔村樊家抽水站、翔村贝阳抽水站、桥陵义农抽水站、 郭村塬抽水站、罕井睦王河抽水站、永丰风式塬抽水站、椿林抽水站、 荆姚樊家等 14 个抽水站。 6.46.4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新建工程 在适宜高效作物生长区域建设高效节水灌区,分别为龙阳东王村
37、 3000 亩灌区,城关镇宜安村 5000 亩灌区,上王太睦、许家坡灌区 3000 亩。在灌区内新打机井 5 眼,用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龙阳东王及贾曲 宜安灌区采用温室微灌系统,移动式管道布置,种植作物为蔬菜、西瓜。 上王太睦、许家坡灌区主要为红提葡萄,设计为固定式管道系统布置。 在新打机井范围内新建管灌灌区 0.2 万亩。干支管采用 pvc-u 管材, 毛管采用 pe 管材。 (2)改造工程 改造乔陵高效节水灌区 0.8 万亩,水源工程可经满足灌溉需求,只 对原干支管工程及田间管道工程作以改造。采用温室微灌系统,移动式 管道布置。 改造原有机井灌区内管灌灌区 1.1 万亩,水源工程可以满足灌
38、溉需 求,只对管道工程 进行改造。干支管采用pvc-u管材,毛管采用pe管材。 7 7 灌溉管理与改革灌溉管理与改革 7.17.1 管理体制及改革管理体制及改革 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索,制定适应新 时期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1)定员定岗,推行聘任制 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的规定 , 结合灌区实际情况确定各级站、支斗渠管理人员数量,根据设岗情况, 在全局范围进行公开考试、演讲答辩、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等形式,进 行全员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 (2)试行管养分离 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成立一个专业养护队,其主要承担内部合同,企 业化运作,同时积极向外拓展
39、市场、适应市场,迈出全面实行市场化运 作的第一步。年度项目完成后,干渠产权归国家所有,由各抽水灌溉管 理站负责管理,斗渠产权归项目区村组所有,由所在村组农民用水协会 管理。 (3)建立健全群管组织,落实有效灌溉面积 斗渠以下工程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协会在业务上受管理站 指导,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行水价公开、水量公 开,坚持开票到户,使灌区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 (4)建立企业服务承诺制度 建立企业服务承诺制度是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水利管 理是事业单位,其运行机制仅限于一厢情愿。服务承诺制度建立后,供 水方和用户成了两个具有平等权利的法人,用户按价交纳水费,供
40、水方 按承诺供水。这就要求企业要保持抽水站、灌溉渠道完好,员工在岗率、 技术负责人、技术工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改过去职责不清效率不 高,供不上水无责任,用不上水没办法,交不上费无人管的局面。 建立适合灌区基层用水管理的组织模式。提出由灌溉管理员和协调 员共同组成支渠管理组织,真正实现专管职能有效延伸的支渠管理模式, 灌溉管理员由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职工担任,直接负责支渠 的用水、组织及工程管理。其职责:一是组织领导灌区群众用水,起着 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二是管护支渠以下工程,起着卫士和监管员的作用; 三是送水到斗渠,起着计量和监测的作用;四是执行水费廉政制度,起 着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41、五是推广灌水技术,起着培训和示范的作用。支 渠协助管理员(简称支渠协助员)是聘用具有一定文化和管理能力的农 民担任,协助灌溉管理员的工作。 7.27.2 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灌区管理制度,实行基层用水民主管理制度。由于传统 的基层管水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灌溉管理的要求。灌 区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全面促进用水管理的民主进程,使用水户 参与灌区用水管理,一是限制在斗渠及以下渠道运用管理层;二是组织 “农民用水者协会” 。二是按斗渠用水单元组建,打破了乡村行政界限。 三是斗渠及其以下渠道运用管理的群众性用水组织,按照议事民主、帐 目公开、服务优良、监管有力的原则,代表所辖用水户负责本斗渠系的 运用管理工作。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灌区各项管理制度、办 法和细则,接受地方各级行政组织及专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各农民用 水者协会的主任委员、执委、监委通过用水户代表民主选举产生,接受 全体用水户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后备师资培养协议书
- 合作店铺股份协议书
- 员工撤销投诉协议书
- 司机开车保证协议书
- 北京疫情保密协议书
- 公司财物借用协议书
- 员工搬迁补偿协议书
- 2025物业管理委托简易合同范本
- 商务用车租车协议书
- 合伙经营餐馆协议书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 牙科手机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课件
- 打印版医师执业注册健康体检表(新版)
- DB11-T339-2016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整理和复习6.5比和比例 人教版 (共14张PPT)
- 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试行)
-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参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库建立与运行规范
- 1.3.1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3张PPT)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授权委托书(用电)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全文解读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