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造成崇洋风气盛行a bc d解析:从材料中的“礼服在所必更”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正确;“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表明辛亥革命冲击传统生活习俗,正确;材料中没有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的信息,错误;

2、更改服饰不能说明崇洋风气盛行,错误。故a项正确。答案:a2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从材料中的“怅然若失”照像留念并最终剪辫可知,变革者心态新旧杂陈,b项正确;辫子最终剪掉了,a项错误;留辫不是传统精华,c项错误;共和强调的是反对君主,与剪辫无关,d项错误。答案:b3(2018陕西安康高三质检)据史料记载,建于1915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

3、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这说明()a西方文化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b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工业文明c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d运动娱乐成为人们主要休闲方式解析:材料表明基督教会在中国发展西方式生活以及娱乐设施,引进西方先进文明,c项正确;材料中时间是20世纪初,并不是率先,b项错误;a项中知识分子材料没有体现;d项中运动娱乐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是主要体闲方式。答案:c4(2018重庆市高三二诊)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

4、,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解析:1879年的中国处在君主专制下,君主观念根深蒂固。材料中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将格兰特介绍为皇帝是为了迎合民众心理,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崇洋之风盛行,a项错误;教会控制舆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c项中的“开始”无从得出,排除。答案:d5(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

5、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a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b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c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d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879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故a说法错误;材料的大意是,刚开始上海市民对工业文明的产物电灯、自来水有抵触情绪,后面逐渐的接受,这并没有体现半殖民化的特点,故b说法错误;这里并没有体现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故c说法错误;根据材料的大意,可知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民众逐渐接受其成果,故

6、d正确。答案:d6.1913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见下图。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解析:材料中章太炎通过刊登征婚广告来求偶,反映了新的社会风俗的出现,但择偶标准是“要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则反映了旧的婚姻观念还有很大影响,这说明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c项正确。答案:c7(2017江苏卷)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

7、(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解析:表格显示,关于“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妇女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关注,故d项正确;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a项错误;晚清时期并未实现言论自由,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并未能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c项错误。答案:d8(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高一联考)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

8、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英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b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d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解析:注意漫画下边的文字:“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英国烟酒”,反映出这个家庭推崇西方的教育和产品,结合漫画本身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一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故d项正确;1926年中国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下,能享受这种生活的绝对非普通民众,故a项错误;西化并非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b项错误;材料中也无法反映出中国市场在西方各国海外市场

9、中的分量问题,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8分)9(18分)在急剧变革的20世纪前期,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使得大连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连是新兴城市,由殖民者“一手打造”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连人逐步接受新式礼仪,一些封建的礼仪如跪拜、请安等代之以握手、鞠躬。“老爷”“大人”等称呼被废除,“先生”“小姐”等新式称呼已十分盛行。材料二:东北地区主食为玉米、高粱、小米。随着殖民者的入侵特别是日本侵占大连后,大量的日式料理店鳞次栉比,发展速度惊人。至“九一八”事变前,大连全市就已有日本吃茶店100余家。日本寿司、生鱼片等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材料三:神道,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信神道被日本当局视为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支柱。1944年在旅顺修建了“关东神宫”。强迫当时的中国人举行各种典礼时,人们必须遥拜日本的“皇太神宫”。就连男女青年结婚,都要逐渐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前期大连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大连居民社会生活变迁呈现怎样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