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2、荀子大略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这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于( ) a天下为公 b以民为本 c人民主权 d君权神授3、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2、。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4、史学家徐中约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直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b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c出现了“诸子百家”局面 d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5、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

3、“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6、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

4、良知 d经世致用8、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9、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10、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言的精神内涵

5、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6、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3、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是 ()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鉴于明亡

7、的教训,为清朝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a b c d14、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

8、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朱熹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b程颐 朱熹 李贽 顾炎武 c 王阳明 黄宗羲 董仲舒 顾炎武 d王夫之 程颢 王阳明 顾炎武16.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基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 b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 c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 d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17、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9、() 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8、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9、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反对信仰基督教 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追求现

10、世的幸福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 b c d20、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 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 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 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 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21、1938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民主共和

11、、崇尚科学22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23、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24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

12、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25、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0分)26、(16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

13、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

14、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说“复生”和“新生”的理解。(4分)(

15、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4分)(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6分)27(18分)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转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

16、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 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四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

17、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2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2分)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3)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4分)(4)材料四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2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5)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2分)28 (16分)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