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基础巩固1.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水上航运公司是()a.福州船政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太古轮船公司d.耶松船厂答案:b2.右图是1865年4月制成的轮船“黄鹄”号(复原图)。它的诞生标志着()a.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兴起b.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端c.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诞生d.近代轮船开始传入我国解析:1865年4月,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图文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b3.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近代民族工业渐趋兴起b.收回利权运动蓬勃

2、开展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我国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等信息不符。答案:b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邮政事业开始起步的是()a.大清邮政局的成立b.清朝海关试办邮政c.邮传正式脱离海关d.中华民国邮电部成立解析:1866年,清政府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着我国邮政事业的起步,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5.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a.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b.唐胥铁路的修筑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c.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d.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答案:c6.右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最明确的依据应该是()a.服饰b.发型c.交通工具d.建筑装饰风格解析:人力车是近代从外国传入的,故c项正确;图片上人物的服饰没有体现近代气息,故a项不正确;图片上人物的发型属于传统发型,没有体现近代气息,故b项不正确;图片中没有反映建筑装饰风格的信息,故d项不正确。答案:c7.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

4、“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解析: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1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无线电通信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不是20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5、当时,列强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材料二1871年,英国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材料三1874年日本侵台战争后,清廷看到了通信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所属淮军各营的电报线。(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由最初的坚决抵制,到后来有条件地接受(或允许西方列强开设电报),再到最

6、后的自主发展。(2)列强侵略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办洋务运动的直接促进;清政府加强国防事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根本需求。二、能力提升1.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

7、阻力解析:题干材料“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选d项。答案:d2.“上海之有德律风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传递之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通信工具是()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c.有线电话d.移动电话解析:根据“线条与电报无异”“只须向线端传语”等信息,可知这一通信工具是有线电话,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

8、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答案:a4.“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答案:a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两白银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年度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1873年8月至1874年7月47.6012.30408849.171.771877年8月至1878年7月75.10381.9726916232.2336.531881年8月至1882年7月100.00353.7529474188.4710.751883年8月至1884年7月200.00227.0933378192.3722.42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