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经济史 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经济史 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经济史 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经济史 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涤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c.学者史观发生明显的变化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2.(2012怀化模拟)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

2、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b.播种方式的变革c.自然经济的自给性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b.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c.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了妇女的家庭地位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4.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3、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5.乔万尼阿瑞吉说:“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部分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我国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能力c.晋商操纵了世界经济的发展d.我国商界参与国际性的商业贸易活动活跃6.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4、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7.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创办鞍山钢铁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b.前者属于私人企业,后者属于国营企业c.两厂所处社会阶段性质相同d.两厂产品都投放市场8.(2012枣庄二模)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 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 95611

5、80.741917192139 2697982.031922192643 0743900.911927193155 1929981.81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发展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9.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平等思想的传播通商口岸的开设民主政权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a.b.c.d.10.(2012洛阳期中)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

6、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11.(2013福州期末)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礼单如下()国家礼单英国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

7、和各色食品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12.(2012洛阳统考)“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重在说明()a.垄断公司的殖民罪恶b.早期殖民活动的破坏作用c.“价格革命”对欧洲的影响d.早期殖民扩张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13.下面是19271936年

8、华侨在福建投资额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推动了华侨在福建投资出现高潮b.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华侨在福建投资额急剧下降c.受日军全面侵华的影响,华侨在福建投资额走向低谷d.华侨在福建投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4.“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15.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

9、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英国圈地运动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b.c.d.16.(2012南京调研)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7.如图为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

10、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下列对图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b.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c.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d.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18.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以来,日元持续升值;3月14日,日本央行开始对汇市注入大量资金,但截至3月18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仍大幅升至二战以来

11、的最高点;3月18日,七国集团(由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工业国组成)联手干预日元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当天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即下跌2日元以上,干预效果相当明显。对上述材料的释读,正确的是()材料反映出美元和日元保持着固定汇率材料反映出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金融市场七国集团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之一材料反映出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市场调节a.b.c.d.19.(2012厦门质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新中国称呼重要外国友人的外交用语。如图是该称呼在历年人民日报出现频次的示意图。与mn段频次变化无关的因素是()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世界

12、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第二次“金砖四国”首脑会议2010年4月16日在巴西举行,巴西总统卢拉特地撰文提出“金砖四国” 应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美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b.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一段时期内控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c.有利于美国进行资本输出d.有利于美国进行商品输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21.201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自咸丰二年(1852)

13、起,历年的人口造报每缺数省。缺报最多时可达10个省区,占应造报地区总数的一半。直到全国平定多年后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即现存最后一本民数册汇造时,仍有7个省区缺报。这一时期各省的人口册报已极不可靠,根本不能用来说明任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材料三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并且确定了统一的计算标准时间1953年6月30日24时。据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参与者回忆,当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1953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全国人口总数为601 938 035人

14、。节选自牡丹晚报2010年11月2日期(1)依据材料一,指出17501900年亚洲和欧洲人口增长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进行首次人口调查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人口调查的意义。(6分)22.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

15、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材料二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崛起的时期,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7%,有10年的增长率是两位数。到70年代初,日本gdp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这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速极为相似。童第轶:日本上世纪5070年代的崛起,投资与理财2009年第20期材料三图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00)图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世界排名前11位的国家和地区(2000)(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经济基本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

16、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同时期中国为什么没能崛起?与日本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有何突出特点?(6分)(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gdp能够位居世界前十名之列,而人均gdp却榜上无名?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4分)23.经济文明是指人类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制度与政策、经济思想与行为的文明程度与属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师大曹文柱教授评价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说道“是其他农业文明中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是毫不为过的。”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起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地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