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2.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乃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
2、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 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c. 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 d.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3.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工具的用途是( )a. 鼓风冶铁 b. 农业灌溉 c. 斤两测算 d. 方向测定4.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认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
3、为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a. b. c. d. 5.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6.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 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c. 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 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7.中国戏曲与古希
4、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8.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是“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 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 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 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9.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
5、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的地步。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a. 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 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 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d. 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10.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的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辨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 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 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 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11.学者阎步
6、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12.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梁启超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 道家学派 b. 道教 c. 理学 d. 佛教禅宗1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
7、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 b. 宋明理学兴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方思想的影响14.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风俗画的流行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理学的影响 d. 中央集权的加强15.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
8、会凝聚16.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朱熹等人是以孟子为宗主,视佛、老为同道,“依于神面夸其表,耀于文而逞其流”,殊不知佛学与中国之学,“皎然殊异,岂可同哉”。其主张是( )a. 继承孟子的“仁政”思想 b. 回归儒学本源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d. 宣传“三教合一”17.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这反映出(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生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8.
9、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 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19.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 b. 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c. 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 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20.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
10、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21.先秦时期儒家的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服从父亲。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
11、治22.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处,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分化加剧 b. 礼崩乐坏统治失序c. 民本思想盛行 d. 诸子学说注重实用23.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24.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
12、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25.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a. 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宋代理学的影响c.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26.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
13、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27.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萌发。他将西方天主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结合,指出:仁者爱天主,故因为天主爱己爱人,知为天主则知人人可爱,何特爱善者乎?爱人之善,缘在天主之善,非在人之善。利玛窦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 )a. 爱人以爱天主为前提 b. 行善是爱天主爱人的具体表现c. 爱天主就是教人爱人 d. 儒教与天主教信仰具有一致性28.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
14、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a. 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b. 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c. 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d. 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29.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30.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
15、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b.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c. 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国” d. 中西科技差距日益拉大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
16、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周易大传(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8分)材料二 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大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6分)材料三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
17、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分)32.文化总会打上时代的印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材料二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
18、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楼宇烈中华文明史(1)有学者认为“宋文化明显的具有务实性、普及性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学、艺术角度举例说明此观点,并分析宋代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历史九月试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dacbbcbcacc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bdaaadbbdccaa31.(1)时代精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人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8分)(2)特点: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6分)(3)认识: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思想自由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6分)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病例讨论
- 农民互助型合作社合同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水文学与水资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夜间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解析
-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体育艺术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嫉妒心理的自我调适与健康管理
- 2025届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数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武汉六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晋城地区)2025届数学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儿科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员工劝退方案文案(3篇)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真题-答案
- 生产车间菌种管理制度
- 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
- 企业异地作业管理制度
- 蛇咬伤的急救处理措施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间规聚苯乙烯(SPS)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医药研发体系管理制度
- 八素八少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险合同赠予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