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37_第1页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37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作业(三十七)1.(2014厦门一中模拟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916年,大契丹国成立。立国之后,阿保机发现,国境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不习惯耕种;投奔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怎么办呢?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几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一个皇权,两套官制,并行不悖。废除部落世选制,立长子倍为皇太子,确立皇位世袭。创“斡鲁朵”(宫卫)制,建成特殊的皇权侍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成为对内镇压异己,对外扩张的一支核心力量。健全法制,制订契丹第一部法典决狱法;采纳韩延徽等人建

2、议,招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组织人力创制契丹文字,大力吸收汉文化,仿唐代长安,修建皇都,即后来的辽上京;兴建孔庙、佛寺、道观等。请回答:(1)据材料归纳阿保机的措施。(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保机改革的特点。(4分)答案 (1)措施:政治上,设两套并行官制,对不同地区民族人民进行管理,确立皇位世袭制,健全法制;经济上,采纳汉族官员建议,进行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文化上,创制文字,吸收汉族文化。(分)(2)特点:实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十分全面;仿效与创新结合,符合实际。(4分,答出两点即可)2.(2014三明一中模拟题)(10分)阅读下

3、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此行之,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又民既受贷,则于田作之时,不患缺食;因可选官劝诱,令兴水土之利,则四方田事加修。盖人之困乏,常在于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66材料二 对熙宁变法的评述“熙宁以来,至今二十余年田日益贱,谷帛日益轻。”“今者谷贱伤农,民卖田常苦不售。钱积于官,常苦币重。”“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职之者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其行之者以聚敛亟疾之意而不以惨怛忠利之心。是以王氏能行于一邑,而不能行天下。”摘编自宋会要辑稿朱子大全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变法

4、的哪一举措?据材料概括其主观意图。(4分)(2)材料二中的评述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后农民怎样的境遇?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农民如此境遇的原因。(6分)答案 (1)举措:青苗法。(1分)意图:帮助农民渡过灾荒;保证农业生产;限制高利贷剥削。(3分)(2)境遇: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善,实际负担更为沉重。(2分)原因: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北宋的统治,其指导思想偏重于为政府积累财富;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地方官府强制借贷、硬性摊派等。(4分)3.(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淳安,地瘠民贫,所产只有茶、竹、杉、柏。田亩悉归豪右,穷者卒岁不粒食,百姓“疾苦万状”“民

5、之逃亡者过半”。海瑞下民间,访其故。盖由于赋役不均,浮粮数多,大户转嫁。“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产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不均之事,莫甚于此。赔貱则困苦,困苦不堪,相继逃亡,皆虚税所压为之,不可不加意也”。又淳安位于新安江下流,诸官舫日五六次,夫役迎往,费不可支。于是定兴革条例三十六项,悉心规划,认真清丈土地,度田定税,均平赋役。同时雷厉风行清查积弊,严行革除一切陋规,裁冗费,革冗役,息词讼,惩贪官,肃吏治,民困渐苏。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指出海瑞改革的背景。(4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海瑞改革的内容并简要评析。(6分)答案 (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贫富

6、差距悬殊;赋役负担不均;民众贫困逃亡。(4分)(2)内容:制定条例、丈量土地,均分赋役;革除陋规,解决诉讼,整顿吏治。评析:赋税收入增加,官吏得到整顿,民众负担减轻,社会矛盾缓和。(8分)4.(2014唐山一中模拟题)(15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7分)(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8分)答案 (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政策等。(3分)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激化的矛盾,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