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讲练通】2014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2013菏泽高二检测)早期维新派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实际上是主张()a.实行君主立宪制b.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仿效西方,实行变法d.与西方国家进行战争2.(2013济南高二检测)梁启超在介绍某部作品时,说该作品的要点是“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这部作品是()a.变法通议b.劝学篇c.新学伪经考d.孔子改制考3.(2013黄山高二检测)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
2、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4.(2013宁波高二检测)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5.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6.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
3、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7.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二、非选择题8.(2012山东文综)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威”“扬武”舰实
4、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备选习题】1.下表是
5、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康有为孟子微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
6、,趫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指出三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答案解析1.【解析】选b。由“习商战”“振兴商务”等信息即可判断答案为b。2.【解析】选c。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新学伪经考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地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了舆论准备。3.【解析】选d。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就是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7、阶级政体。4.【解析】选d。“布衣改制”“避祸”等信息体现了改革者地位低、力量小的现实,本质上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资产阶级革命性、软弱性的特点。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因此判断出答案为a。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派宣传变法活动遇到阻力的原因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触犯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清政府查封。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注意题干时间限定,a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才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8.【解析】本题从严复的个人生活经历与国家
8、发展相互关联的角度切入,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人面对民族危亡,寻求救亡图存道路,不断探索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解和把握。第(1)题,需要根据各时间段严复的主要活动分析相关的时代背景;第(2)题,要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第(3)题,要分清主、客观原因的不同含义,通过对客观环境的分析找到严复主张没有实现的原因。答案:(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前期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洋务派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
9、)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规律方法】审读设问是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的关键(1)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上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2)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考查的
10、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3)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备选习题】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从关于“列强在中国”文章的数量和比例可知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另外从介绍中国的文章中,关于民族危机、经济、维新主张等所占的比例超过70%。这足以说明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有识之士掀起了救亡运动。a、c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d虽然是维新派的主张,但此主张的目的是b,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2.【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人人皆平等”分析康有为思想主张的特点。从材料“不能不稍伸民权也”中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特点。从材料“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分析严复思想的特点。第(2)题,从三段材料中的“人人皆平等”“民权”“进化论”等思想的来源和宣传的目的分析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肠梗阻健康课件
- 肝胆病中医诊治技术课件
- 安全联锁培训课件模板
- 高考辽宁真题数学试卷
- 拱墅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典中点鲁教版五四制数学试卷
- 高三历年高考数学试卷
- 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高一一学期数学试卷
- 2025年03月浙江台州市立医院招聘高层次(博士高级职称)卫技人员15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省招聘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含答案)
-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应用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车载移动变电站行业未来趋势与前景规划分析报告
- 标准商铺租赁合同含物业管理费及公共收益分成
- 医疗质量活动月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警察政治培训课件
- 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要点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命题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