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ppt_第1页
05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ppt_第2页
05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ppt_第3页
05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ppt_第4页
05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基因组序列的诠释,诠释(Annotate) : 在基因组中对基因编码区的鉴定、基因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的确定( Identify the locations and coding regions of genes in a genome and determine what they do)。,1,问 题,基因组序列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是什么? 基因组作为一个整体如何行使其功能? 用什么方法寻找基因,研究基因的功能呢?,2,基因组序列的诠释,研究基因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仅仅得到基因组的全部序列,而是诠释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和基因组功能。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探讨利用什么方法来搜寻基因和研究基

2、因组的功能 1. 在基因组中搜寻基因 根据顺序分析搜寻基因 实验分析确认基因 2. 基因功能的测定,3,5.1 在基因组中搜寻基因一、根据序列分析搜寻基因,A 起始密码子 ATG B 信号肽分析 C 终止密码子 D 3端的确认 E 非编码序列、内含子 F 密码子偏爱性 G 外显子内含子边界 H 上游调控序列 I 软件预测,4,在获得基因组或DNA序列后,可以采用人工或计算机序列筛选的方法来获得基因。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方法是ORF(opening reading frames)扫描 ORF:每个编码蛋白的基因都含有ORF,它是由一系列密码子组成,通常以ATG开始,TAA、TGA、TAG结束。通过

3、寻找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ORF序列是寻找基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寻找ORF的成功的关键在于终止码在DNA序列中出现的频率,5,6,终止码出现的频率与CG含量之间的关系,高等真核生物DNA的ORF的阅读障碍: 基因间存在大量非编码序列(人类基因组占70%) 很多基因含有内含子 由于多数外显子长度100个密码子,当读码进入到内含子时很快就遇到终止密码,从而难以判断读码的准确性,7,根据开放读码框(ORF)预测基因,A 、起始密码子 ATG 第一个ATG的确定(依据Kozak规则) Kozak规则是基于已知数据的统计结果 所谓Kozak规则,即第一个ATG侧翼序列的碱基分布所满足的统计规律,8,K

4、ozak规则: 若将第一个ATG中的碱基A,T,G分别标为1, 2 , 3位,侧翼碱基序列具有以下特征: 第4位的偏好碱基为G ATG的5端约15bp范围的侧翼序列内不含碱基T 在-3,-6和-9位置,G是偏好碱基 除-3,-6和-9位,在整个侧翼序列区,C是偏好碱基,9,gene 1.1033 /gene=FSHB /gene_synonym=FSH-beta /note=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beta polypeptide /db_xref=GeneID:396895 CDS 72.461 /gene=FSHB /gene_synonym=FSH-b

5、eta /note=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beta-subunit; FSH-B; follitropin beta chai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beta subunit; follitropin subunit beta; follitropin b,1 acagcttccc ccagacaagg cagccgatca cagtttttta caggccttaa ttgtttggtt 61 tccaccccaa gatgaagtcg ctgcagtttt gcttcctatt ctgttgctgg aaagcca

6、ttt 121 gctgcaatag ctgtgagctg accaacatca ccatcacagt ggagaaagag gagtgtaact 181 tctgcataag catcaacacc acgtggtgtg ctggctattg ctacacccgg gacctggtat 241 acaaggaccc agccaggccc aacatccaga aaacatgtac cttcaaggag ctggtgtacg 301 agaccgtgaa agtacctggc tgtgctcacc atgcagactc cctgtatacg tatccagtag 361 ccactgaatg t

7、cactgtggc aagtgtgaca gtgacagtac tgactgcacc gtgagaggcc 421 tggggcccag ctactgctcc ttcagtgaaa tgaaagaata aagagcagtg gacatttcat 481 gcttcctacc cttgtctgaa ggaccaagac gtccaagaag tttgtgtgta catgtgccca,10,sig_peptide 4323.4415 /locus_tag=MucpaDRAFT_6207 /note=Signal predicted by SignalP 3.0 HMM gene 5309.55

8、18 /locus_tag=MucpaDRAFT_6208 CDS 5309.5518 /locus_tag=MucpaDRAFT_6208,11,4201 taaactcagg tgcgcatgaa ttatgagata agatatagtt acaattggaa aatatctatt 4261 taaaaatcca tttttttatt aagaatttta tttttctaaa actgttaaaa ttaatgatgc 4321 atatgttttg tataaaaaga ttaattcctt taaaacttaa acagctttca gttgggctga 4381 tcgtcctt

9、ct tttgtcccag gtttattgta ttgcgcagga taaaactacc ggccagcctt 4441 taataattag tttcgatagg gctatagtta attcaccacc tgtaagctac ggctttaacc 4501 ccttctataa aaaatatgct gacgctttcg gaatcccaat tatttcatca gagaaggtat 4561 ctgatgatgc gctgttgatt gctcgggata tcatcaacta tatgctgtta aaacggcccg 4621 acatccgtgc tggaatgatt aa

10、acttggtg cgagattatc tattattgga aagtcggaaa 4681 tgcaaaccga tcttccagaa tgccatgatt ggaagaaacc cacttatgat gatggccggt 4741 tgactccagg agaaagagaa aattattaca aaccaggcgg gattgcaagt atgacggatc 4801 acggatattg ggatcaacgg gcgagaggaa tgggcgggat acaaacatct tgtgcagaag 4861 agaatttgct tgggtatcca ggcacccgct attttgg

11、cga aaatattatg gttcatgaat 4921 tcagccacaa tatcatggcc gtgttagaaa cgatagatgc agacatgatc aaacaaatta 4981 acgccgctta tgaaaatgct aaggacaagg gcctttataa agggcaatat gccattaaca 5041 cagttgcaga atactgggca gaaggtacgc agtggtggtt ttggtctaat attgaattct 5101 acgatggagg tatgcgtatc cagtctccag acgacctgaa agcttatgat c

12、ctgtattgt 5161 ataatattct tgataaagtt tatgcaggcc atcatattcc tggtgatgta tattatggaa 5221 agaatttgaa taacaataca tccaaaaggt aatatttcag tccattatta aaaaaaacaa 5281 tgatttacaa actaaacata taaagtttat ggcttattac tatgtaacaa taatattgac 5341 tcttataggt tattttattg ccttcctcgt aggtatttta atgataagag cgctatttat 5401 t

13、gttccccaa tttttacgca ttaaaaaagc taaattgaaa atactatctg aaatggctat 5461 tcaaaatggg gttgagccgg ataaaataat ggatataata aatgaggctg atttatagcg 5521 gtgtgaattt aagtaccatt gcctttttaa tttatattta ttgatttact gtagatttta,12,gene 2786.6479 /gene=mom-5 /locus_tag=T23D8.1 CDS join(2786.3258,3758.4122,4187.4325,4866.

14、5107,5220.5340,5688.5906,6332.6479),2641 caaactatta actaaataat gttgaacttc ttctatacat ataaccaaaa aaactatttc 2701 tttaataatt ttttatattt tcagacgaat cctgctatga actaacactt gtcaatctga 2761 aatctcttca aaactatcaa ttacaatgca tcgacatatt ctgatattat ttttattcgg 2821 atgcttatca gctgatcaac gactctcatc aacttcaatt tc

15、atcgatga atggattctc 2881 aacaactcga aaatgtgaac atattacaat tccaatgtgc aaaaatctgg attacaatca 2941 aacagtattt ccaaatcttc tcggacatac aacacaatct gaagctggtc cagcaattgc 3001 gcaattcaat ccattaatta aagttaaatg ctcagaagat attcgtctct ttctttgtac 3061 tgtctatgca cctgtctgta cagtactcga aaaaccaatt caaccatgtc gagaatt

16、gtg 3121 tttatctgca aaaaatggat gcgagtcatt aatgaaaaag tttggatttc aatggccaga 3181 tcaattggat tgtaacaaat tcccagtaac tgatttgtgt gttggcaaga attccagcga 3241 gtcgagcaac tctaaaaagt gggttttctg cataatttta tgaataagaa tttataattg 3301 atatatattt acaacaaaaa tttcaaaagt acccaaaaca tgaattaaag tttaaattta,13,B 、信号肽分析

17、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 把预测过程中证实含完整mRNA 5端的序列翻译为蛋白序列 然后用SignalP软件对前50个氨基酸序列(从第一个ATG对应的甲硫氨酸Met开始)进行评估,如果SignalP分析给出正面结果,则测试序列有可能为信号肽,14,15,# data Sequence Prediction: Signal peptide Signal peptide probability: 0.767 Signal anchor probability: 0.000 Max cleavage site pro

18、bability: 0.313 between pos. 31 and 32,16,C 、终止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TAA, TAG,TGA GC% = 50% 终止密码子每 64 bp出现一次 GC% 50% 终止密码子每100200 bp 出现一次 由于多数基因 ORF 均多于50个密码子,因此最可能的选择应该是 ORF 不少于100 个密码子,17,D、3端的确认 3端的确认主要根据Poly(A)尾序列,若测试DNA片段不含Poly(A)序列,则根据加尾信号序列“AATAAA”和BLAST同源性比较结果共同判断,18,19,25561 caggccgaca aatcgcctta tgct

19、agcccg gggggtggaa tgatccggat atgctgattg 25621 tggggcaggt aggctggggc gaaaaccttc attcttctaa ccttacgccc tatgaacaat 25681 atgcgcacat cagtttatgg agcctgctat cggctccatt gctaatcggg tgcgatttga 25741 gtaaactcga tgcctttacc ttgaatttgc tgaaaaacaa ggaggtaata gtattagatc 25801 aggacactct tggaaagcag gcaatccgaa ctgtt

20、aatat tggcggtgta caagtatggg 25861 aaaaaaagct ttcggatggc ggacttgcca taggcgtttt taacctgaat gataaatatt 25921 gccgatatac cttacgttta acgcgtagaa aacacccggt aaatattata cgggatttat 25981 ggattcaaaa ggacgttaaa aaaaatgtcg gcactgtgtt gtttcaagtg ccacctcatg 26041 gggtcaagct tctgaatatt aaaggcagtt agtatcatta aatatg

21、gtca aatggttgct 26101 atgttaggat aaattccaac gttaattgac acctacaggt gattactttt gaattagttt 26161 tgtgaataaa agtgtctgtg ttcgtcaatt tatcttttat cgaaaataat aatgcatctt 26221 atacaataat ttatttaatt gttaacgatg ggagttagtt ttttcgtcaa ggtcaattct 26281 tacaagacag ttatagttag ttagttagtt agttgattaa gatggccgtc tcaattt

22、g,20,E 、非编码序列、内含子 高等真核生物多数外显子长度少于100 个密码子,有的不到50个密码子甚至更少,21,F 、密码子偏爱性 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其差别仅在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不同 不同种属间使用同义密码的频率有很大差异,如人类基因中,丙氨酸(Ale)密码子多为GCA,GCC或GCT,而GCG很少使用,22,G 、外显子内含子边界 外显子和内含子的边界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如:内含子的5端或称供体位(donor site)常见的顺序为 5 -AGGTTAAGT-3 3端又称受体位(acceptor site),多为5PyPyPyPyPyPyCAG-3 (Py:嘧啶核

23、苷酸,T或C),23,H、 上游调控序列 几乎所有基因(或操纵子)上游都有调控序列,它们与DNA结合蛋白作用,控制基因表达 TATAAT,TGATCA, 通过同源性比较来预测mRNA的5端,最常用的与转录起始位点相关的数据库是真核启动子数据库(The TRADAT Project , Eukaryotic Promoter Database, EPD. http:/www.epd.unil.ch/ ) 另外个别生物基因组的特有组成也可作为判别依据,如脊椎动物基因组许多基因的上游都有CpG岛,24,I 、软件预测 采用NCBI的ORF预测软件 ( ORF finder: http:/www.nc

24、/gorf/orfig.cgi )判断ORF的可能范围,25,适用于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ORF扫描方法: 上游调控序列(upstream control sequence):上游调控序列和外显子-内含子边界一样具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是参与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的识别信号。但真核的变化也较大 同源查询(homology search):利用已存入数据库中的基因序列与待查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从中查找可与之匹配的碱基顺序及其比例用于界定基因的方法 孤独基因(orphan gene):指在基因分类时缺少同源顺序的ORF,26,二、实验分析确认基因 分子杂交可确定DNA片段

25、是否含有表达顺序 Northern blot:指将待测DNA样品标记后与RNA杂交,以判断RNA中是否含有DNA的转录产物。但在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Zoo blot:一些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其基因的编码区相似性较高,而非编码区的同源性很低。则可以某一物种的DNA序列与来自另一亲缘种的DNA片段杂交,如产生阳性信号,则该区段可能含有1或多个基因,27,28,DNA顺序中基因位置的确定 Northern blot和Zoo blot可以判断DNA片段中是否含有基因,但是不能给出基因定位信息。获得基因定位信息的最容易的方法是cDNA测序 cDNA测序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相关cDNA在cDNA文库中

26、出现的频率; 二是cDNA的完整性,29,如何获取基因全长cDNA序列 ?确定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A cDNA 文库构建 B RACE 技术 C 通过对全长cDNA序列的测序、对比,以及与基因组DNA的比较,确定基因所在的区域;通过物种已建立遗传图和物理图来确定基因的位置;,30,31,cDNA文库构建(CLONTECH),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32,cDNA文库构建,33,5RACE (CLONTECH),34,3RACE (CLONTECH),5.2 基因功能的测定,一.

27、 利用计算机分析基因功能 二. 实验分析确定基因功能 三. 其他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四. 主要技术及原理方法,35,一.利用计算机分析基因功能 1.同源性确定基因功能 2.同源性分析在酵母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36,1.同源性确定基因功能,同源基因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序列。同源基因可以分为2类: 种间同源基因或直系基因(orthologous gene):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同源基因,它们来自物种分化以前的共同祖先 种内同源基因或平行基因(paralogous gene) 同一物种内的同源基因,它们常常是多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其共同祖先可能存在于物种形成以后,也可能存在于物

28、种形成之前,37,同源基因一般不会有完全一致的核苷酸序列,因为不同的基因或不同的生物都会独立地发生随机突变,但它们有相似的序列,大部分未突变的核苷酸位置是相同的。 当一个新基因的序列被确认后,根据同源性可以从数据库中查找已知序列的同源基因。根据进化的相关性,可以根据已知的同源基因推测新基因的功能。 同源性分析可以给出整个基因或其中某一区段功能的有关信息,38,1 aatcggcgct gccccagcag ggctgcggct gcaggcaggc agagcctcct agcccgtcgg 61 tgtctgcgcc catcgatccc tttgtctatc cccgaccatg gcga

29、agctga ttgcgctcac 121 cctcttgggg atgggactgg cactcttcag gaaccaccag tcttcttacc aaacacgact 181 taatgctctc cgagaggtac aacccgtaga acttcctaac tgtaatttag ttaaaggaat 241 cgaaactggc tctgaagact tggagatact gcctaatgga ctggctttca ttagctctgg 301 attaaagtat cctggaataa agagcttcaa ccccaacagt cctggaaaaa tacttctgat 36

30、1 ggacctgaat gaagaagatc caacagtgtt ggaattgggg atcactggaa gtaaatttga 421 tgtatcttca tttaaccctc atgggattag cacattcaca gatgaagata atgccatgta 481 cctcctggtg gtgaaccatc cagatgccaa gtccacagtg gagttgttta aatttcaaga 541 agaagaaaaa tcgcttttgc atctaaaaac catcagacat aaacttctgc ctaatttgaa 601 tgatattgtt gctgtgg

31、gac ctgagcactt ttatggcaca aatgatcact attttcttga 661 cccctactta caatcctggg agatgtattt gggtttagcg tggtcgtatg ttgtctacta 721 tagtccaagt gaagttcgag tggtggcaga aggatttgat tttgctaatg gaatcaacat 781 ttcacccgat ggcaagtatg tctatatagc tgagttgctg gctcataaga ttcatgtgta 841 tgaaaagcat gctaattgga ctttaactcc attga

32、agtcc cttgacttta ataccctcgt,901 ggataacata tctgtggatc ctgagacagg agacctttgg gttggatgcc atcccaatgg 961 catgaaaatc ttcttctatg actcagagaa tcctcctgca tcagaggtgc ttcgaatcca 1021 gaacattcta acagaagaac ctaaagtgac acaggtttat gcagaaaatg gcacagtgtt 1081 gcaaggcagt acagttgcct ctgtgtacaa agggaaactg ctgattggca c

33、agtgtttca 1141 caaagctctt tactgtgagc tctaacagac cgatttgcac ccatgccata gaaactgagg 1201 ccattatttc aaccgcttgc catattccga ggacccagtg ttcttagctg aacaatgaat 1261 gctgacccta aatgtggaca tcatgaagca tcaaagcact gtttaactgg gagtgatatg 1321 atgtgtaggg cttttttttg agaatacact atcaaatcag tcttggaata cttgaaaacc 1381 t

34、catttacca taaaaatcct tctcactaaa atggataaat cagttatgtc aattgtcaga 1441 tattaaataa cagtgtgtga ccccaaaagt acttacccta aaacatgtgt tgcctggaag 1501 cacatgtgtg tatcgctgcc ttgccatgtc ttgttcagaa gacacagggg agcagggtta 1561 gctcacgtgt ctttagaact ccagtactca cccagggact ccagttcaca ggccagaaaa 1621 catatgcatt atgaag

35、ttcc cctctactcc atgcacatag taagtctgac tatggcagtc 1681 agacttactt actcccattt tcccttcgat atatgacttt ttctcagtaa atattaacct 1741 gaattattcc aaaaaaaaaa aaaaaaaaa,2.同源性分析在酵母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酵母基因组大约含有6000个基因, 30是通过传统遗传学分析得到的, 另外70是用同源性分析获得,41,5.2 基因功能的测定,二. 实验分析确定基因功能 1. 基因失活在基因功能分析的作用 2. 基因的超表达用于功能检测,42,1.基因失活在基

36、因功能分析的作用,基因的功能是一个过程,是从基因到表型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现在的基因功能研究与传统的遗传分析正好相反,传统的遗传分析是从表型出发最终到达基因(正向遗传学),而在基因组计划中研究基因功能则是从基因出发,最终到达表型(反向遗传学)。因此必须寻找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鉴别与目标基因相关的表型。 基因失活是基因功能分析的主要手段。,43,基因失活 基因剔除(knock-out) 反义RNA技术 转座子插入突变,44,基因剔除(knock-out)最简单的基因失活方法,将一段无关的DNA片段用来取代目标基因。 主要原理:用一段无关的核苷酸序列取代目标基因的中间序列,并将其导入生物体内或

37、目的细胞内,如果该基因所控制的表型变化了,就从反面验证了目标基因的功能。,45,反义RNA技术 反义RNA由基因的负链(模板链的互补链)编码,可以与由功能基因转录而成的正义RNA形成双链结构,干扰mRNA的翻译,从而干扰基因的表达 将基因的编码序列反向插入表达载体,转化目标生物,获得转基因个体或品系后,进一步分析表达的反义RNA在生理生化或形态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由此判别目标基因的功能 转座子插入突变 将转座子随机插入功能基因内,使其失活,也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研究。,46,2. 基因的超表达用于功能检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产物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必须与其它基因的产物平衡,某一基因产物的过量和不足都会

38、破坏这种平衡,造成生长和发育的异常 有两种技术可以使细胞中某一基因过量表达: 增加基因的拷贝数; 采用强启动子,47,许多蛋白质必须与其他蛋白质互作,才能表现其功能,当鉴定了这类蛋白质的某些成员,则可采用某些方法分离与之互作的其他蛋白质 噬菌体展示 (phage display)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ization),48,三. 其他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噬菌体展示 检测的基因与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融合,表达后可产生融合外壳蛋白,当噬菌体遇到可与融合外壳蛋白互作的蛋白质时会发生聚合,49,酵母菌双杂交系统 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与基因上游的特定DNA序列结合,然后激活RNA聚

39、合酶,起始RNA的合成。 转录因子有2个重要的功能区域,一个与启动子区域的DNA序列结合,另一个与RNA聚合酶的激活有关。有些转录因子中的这2个片段即使分割开来,仍然可以在同一个细胞内相互作用,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有功能的转录因子。,50,酵母菌双杂交系统中,将编码这2个功能域的DNA分别构建在2个独立的表达载体上。 在一个表达载体中,DNA结合功能域的基因片段与待测蛋白质的基因连接成融合基因。 在另一个载体中,RNA聚合酶激活功能域的基因片段与未知的DNA序列连接成融合蛋白基因。 将这2个表达载体同时转化一个细胞,并在细胞内表达,如果DNA结合功能域蛋白与同RNA聚合酶激活功能域蛋白之间能够互

40、作,就会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51,四 主要技术及原理方法,4.1 基因剔除(knock-out) 最简便的基因失活的方法. 主要原理: 在一段无关DNA 片段的两侧连接与代换基因两侧相同的顺序,将这一构建导入目的细胞,由于同源片段之间的重组,可使无关片段取代靶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中.为了便于筛选,用于取代的外源DNA中含有报告基因.,52,53,tk 胸苷激酶标记基因 gangcyclovir neor 新霉素抗性基因G418,54,4.2 基因超表达 通过增加基因的拷贝数和采用强启动子促使基因超表达,致使受体表现出生长与发育的异常,来研究基因的功能.,55,4.3 反义RNA,反义RNA是由

41、基因的负链编码,可与正义RNA (sense RNA)或DNA 编码顺序结合,干扰mRNA 的转录,加工和转运,调控基因的表达.,56,构建反义RNA 表达载体: 将全目的基因或部分目的基因反向插入表达载体 转化目标生物 获得转基因个体或品系 分析转基因植株在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变异 判别目的基因的功能,57,58,正义表达载体,反义表达载体,反义RNA 作用机理: A 干扰翻译的起始与延伸,可与翻译起始顺序及编码序列结合形成双链RNA,随之被细胞降解。 B 与mRNA 的引导顺序结合,阻止核糖体的附着,使翻译无法启动。 C 反义RNA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后,使RNA多聚酶脱离模板,转录

42、终止。,59,4.4 RNAi干扰,RNAi干扰是通过双链RNA的介导,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阻断相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机制.,60,RNAi 作用机理,A dsRNA核酸内切酶Dicer被激活,它把dsRNA加工成21-25个核苷酸长的RNA链; B 这些小片段RNA(siRNA)作为另一个核糖核酸复合体RISC(RNA-induce silencing complex,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指引物,结合到RISC上,使之识别并降解mRNA,从而导致与双链RNA同源的基因沉默;,61,62,RNAi设计方法及应用 A Fraser 合成与开放读码框相对应的双链RN

43、A或利用细菌克隆表达这些双链RNA微量注射/喂食干扰同源基因的表达 B Chuang 等设计出嵌合体结构 连接强启动子大量表达双链mRNA干扰同源基因的表达,63,64,HbF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RNAi技术的优缺点,RNAi最根本的特点是特异性 RNAi具有特殊的穿越能力,如将双链RNA注射在线虫性腺里,它也会干扰到体细胞里的基因表达,而且干扰作用会传给后代; 对一些低水平表达的基因,RNAi现象并不明显 RNAi能同时作用于几个有相同或相似序列的基因,65,4.5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ization),原理: 其原理涉及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之间的互作。转录因子 (包

44、括两个功能区域) 结合功能域同基因上游的区段结合 激活功能域激活RNA多聚酶 将基因转录为mRNA,66,酵母杂交系统中: 融合表达载体1 融合表达载体2,67,DNA结合功能域 +目的片段,激活功能域+ 多种未知cDNA,融合表达载体1 同一细胞 融合表达载体2,形成聚合物,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表达载体共转化,68,5.3 从基因组到细胞,转录本组transcriptome DNA芯片分析 SAGE 蛋白质组proteome,69,DNA芯片分析 芯片表面原位直接合成寡聚核苷酸, 一百万个寡聚核苷酸/cm2 荧光标记样品cDNA,杂交,扫描,根据杂交位置确定序列 一次实验可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

45、基因的表达谱,可提供大量有关基因相互作用的信息,70,5.3 基因芯片,何为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主要指通过平面微细加工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流体分析单元和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 它是继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 的科学技术革命。,生物芯片分类,基因芯片技术是指通过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将高密度DNA片段阵列通过高速机器人或原位合成方式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使其附着在如玻璃片等固相表面,以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借助碱基互补杂交原理,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监测等方面研究的最新革命性技术。,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发展历史,Southern & Northern Blot,Dot Blot,Macroarray,Microarray,基因芯片的主要应用 基因表达检测 拟南芥、酵母基因表达研究等 突变检测 BRCA基因外显子、CFTR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