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_第1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_第2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_第3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_第4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电路设计训练实验报告2017.6.实验一1. 目的:( 1)进一步了解 multisim 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通过使用 multisim 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 1 所示的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并观察 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加深对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的理解和 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4)观察 失真现象 ,了解其产生的 原因 。图 12. 步骤:( 1) 请对该电路进行 直流工作点分析 ,进而判断 管子的工作状态 。直流通路电路图, and 列式计算勿忘接地!直流通路:. =2

2、20静 工作点 算 程如下:vccv2v2i br1r2i b0.0045mai cvccv10.97mar3管子工作在放大状 后来 不用算,可以直接 出 流 考 万用表的内阻:万用表内阻m, 所 阻 k,因此可不考 。( 2) 利用 件提供的各种 量 表 出 路的 入 阻 。将 r5 作 内阻, 果如下: :万用表没有示数。.调整后u iri3.359k i i(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 。.带载时的输出电压u 2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u 1分别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1 和带载时的输出电压u 2 ,得到输出电阻 ro(u 11) r6u 22.927k ( 4)请

3、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利用波特测试仪:.幅值相位区别及分析( 5)请利用 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 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两者在重合测量区间趋势相似,且有诸多区别,原因分析:( 6) 请分别在 30hz、1khz 、100khz 、4mhz 和 100mhz 这 5 个频点 利用示波器 测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并仔细 观察放大倍数和相位差 。30hz1khz.100k hz4mhz.仔细观察发现,仿真开始的第一个周期幅值较大,分析:100m hz可以发现,仿真前期波形幅值明显不稳定,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数十个周期后逐渐稳定,分析:选取稳定后的波形进行读数。.

4、读数记录如下:示波器30hz1k hz100k hz4m hz100m hza 通道13.23810.78310.5195.053266.349b 通道19.305101.01591.52648.9052276放大倍数1.4583029.3679878.7010179.6784088668.545179445放大倍数 /db3.2819.4318.7919.7218.63detat0.0020830.0004380.0000050.0000001256.25e -09相位差( )22.4964157.5180180225波特仪30hz1k hz100k hz4m hz100m hz放大倍数 /

5、db3.520.020.120.118.8相位差( )-27-171-180-182-214(由于波特仪频率可读数点不连续,因此为近似读数,根据数据的灵敏度,放大倍数保留一位小数,相位差保留至整数位)比较发现,两者数据基本吻合。(提示: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2n2222a 三极管,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就是交流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 于直流工作状态, 这些电流、 电压的数值可用bjt特性曲线上一个确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q 。.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数字器件看作高阻接地3. 问题:( 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

6、电路的工作状态。( 2)详细说明测量输入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3)详细说明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4)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 5)根据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作图器的标尺功能,指出该电路的根据图 可得幅频曲线最高点为 20.074db ,分别找两侧比最大值衰减以得到.f l 和 fh (3db )。3db 的频率值,如下图所示,可问题:曲线显示不全(6)将得到的30hz 、 1khz 、 100khz 、 4mhz 和 100mhz 这 5 个频点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和刚才得到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对比,你有何看法?* (7

7、)试改变原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并分别使电路产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给出这时的电路原理图及其元件值。试利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来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8) 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不同仿真方式所得结果有差异(如示波器和波特仪数据) ,有时甚至差异很大(如波特仪曲线和交流分析的曲线),在不了解软件仿真原理的情况下,很迷茫,对结果的可信性产生怀疑。另外, 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大体趋势及主要结论是相同的,multisim 仿真软件对模电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要是这门课安排在大二和模电同一学期就好了实验二1、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显示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2、输入电阻r?=?2

8、7.071?= 9.7449?1725.61?3、输出电阻空载.带载?27.02r?= ?( ? -1) = 4700 (6.978- 1) = 28.289?14、幅相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5、交流幅相特性6、电压跟随器特性r=4.7k r=10k.r=100k r=100.r=1k负载较大时跟随效果较好.实验三一、实验目的( 1)通过使用 multisim 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 3 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 3)通过仿真,体会差分放大电路对温漂的抑制作用。二、实验电路图 1三、实验过程( 1)对该电

9、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其直流工作点如图 2 所示:.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q1、q2 、q3 的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即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q1、 q2、 q3 工作在放大区。q4 的集电极电压等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也满足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电流表测出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电流表在电路中的接法如下图3 所示:图 3电流表的参数设置为电流档及直流档。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为i = 369.711 2 = 739.422a(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

10、入、输出电阻。输入电阻测量电路及结果为:.图 4经计算得输入电阻为:r?=13.74?= 34.256 ? 401.092?输出电阻测量结果为:图 5经计算得输出电阻为:r?=73.161?= 1.052 k 69.548?( 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图 6k =73.164?= 5.17414.142?测量差模放大倍数的方法如下:先测量输入电压,将万用表接在电源两头,设置万用表为电压档和交流档,运行电路稳定后读出万用表的示数,即输入电压为14.142mv 。再测量单端输出电压,将万用表接在负载两端,万用表设置不变,读出输出电压为73.164mv 。由此

11、计算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放大倍数为5.174。( 5)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使用所提供的波特图仪测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波特图仪的接法如图。.图 7幅频特性曲线图 8相频特性曲线.图 9( 6)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 10( 7)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 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设置温度梯度为 10,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 11(8) 设计单管共射电路.根据前面得到的静态工作点,设计一单管共射电路,使其工作点和原图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一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单管共射电路

12、工作温度从 0变化到 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比较单管共射电路与共射差分电路的区别。所设计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 12图 13.图 14对比静态工作点可以看出,单管共射电路工作点和之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一样。所得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曲线幅值(包括正负半周)几乎不改变,但整个曲线呈现平移特性,即温度上升,曲线逐渐向下平移。即单管共射电路在温度不同时,所输出波形产生漂移;而差动放大器在不同温度下,其输出波形只有略微的漂移。因此可以看出,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很好的抑制温漂的作用。实验四1.目的:1. 了解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特点;2. 了解集成运放主要参数的定义,以及它们对运放性

13、能的影响。3.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方法;5. 掌握根据具体要求设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方法,并会计算相应的元件参数;6. 学习使用示波器 dc 、 ac 输入方式观察波形的方法,掌握输出波形的测量绘制方法。2.步骤:.(1)按上图搭建运放电路,观测放大倍数,并通过调节反馈电阻r5 来实现改变放大器的增益。r5=1k,输入输出关系如下,放大倍数为1。r5=3k,输入输出关系如下,放大倍数为3。.(2)调整运放的直流工作点,分析输出直流信号的幅度与参考电压的关系。.vdd 较小时,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vdd 较

14、大时,运放达到饱和,输出电压保持为参考电压vcc 不变; vdd 继续增大,输出电压变为vss 。(3)对电路进行温度扫描,分析其温度漂移特性如何。.对运放进行 -100100温度扫描,输出曲线几乎完全重合,可见温漂很小。(4)应用 ad817 搭建积分器,微分器,射随器电路。积分器方波为输入,三角波为输出微分器输入为三角波,输出为方波.射极跟随器输入与输出等大反向.(5)应用ad817搭建减法器,要求有两路信号输入,经过相减后输出,并写出减法器输出电压的表达公式。减法器uo=(r5/r3)*(vdd-vee) 。更改电阻值时需保持r3=r4, r5=r7 。3.问题:(1)大信号放大的特性与

15、小信号放大特性的区别?答:对大信号时,需要考虑运放转换速率sr,若超出运放工作速度范围,则输出电压会出现失真,只有在.范围内,输出电压才能按照线性变化,对小信号, 一般不需要考虑转换速率sr 的问题,即认为小信号速率,始终满足sr 的要求,同时,随着频率的增大,实际转换速率也会增大,故一般大信号下运放带宽比小信号窄。( 2)运放的重要指标有哪些?答:开环差模增益,共模抑制比,差模输入电阻,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输入偏置电流,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差模输入电压,-3db 带宽,单位增益带宽,转换速率。(3)运算放大器 ad817 本身的输入输出电阻是多少?对于整体运放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如何估算?答:查阅相关数据文档,可以找到ad817 对应输入电阻为 300kohm ;对整体运放电路,可以采用虚短、虚断特性估计输入电阻,即从电路输入端和地之间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等于输入端与虚地之间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所以信号输入电阻等于信号输入端与放大器反相输入端间电阻的阻值。输出电阻:对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电阻,可认为,若由运放输出端直接输出,输出电阻为0( 4)运放的温度漂移特性如何,并试回答原因何在?答:由实测,对运放电路,随着温度的改变,输出电压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