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复习.ppt_第1页
七下文言文复习.ppt_第2页
七下文言文复习.ppt_第3页
七下文言文复习.ppt_第4页
七下文言文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复习,忻城县实验中学 石文星,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1.继承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2.每次正规的考试,都考15分左右。,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一、读、背: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译:能从词语入手,准确翻译课文。方法:增、删、调、换、补、直。,三、积:要主动积累词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四、要有

2、一定的工具书。,关于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词语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1)项为之强 ( ) (2)果如鹤唳云端 ( ) (3)以丛草为林 ( ) (4)兴正浓 ( ) (5)方出神 ( ) (6)驱之别院 ( ),脖子,果真,树林,兴趣,正,赶、驱逐,文言文翻译法:,1.加字:,文言文(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能 张 眼 对 太 够 大 睛 着 阳。,如:能 张 目 对 日。,2.换字:,如:昂 首 观 之。,抬头 看 它们。,3.用自己的话 讲清文言意思

3、:,如: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增)加字解释法: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删)虚词不译法:无实际意义的字词不译。,(调)句式调整法: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调整倒装句的句序。,(换)换字解释法: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补)省略补充法:补出省略成分。,(直)不变直译法 :专用名词、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及现代文中仍沿用的单音节词不变。,教你一招,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 书名等可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翻译五字法:,一、文学常识 二、正确读

4、音 三、通假字 四、重点字词 五、古今异义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 八、翻译 九、默写 十、阅读,文言文应 抓 住 的 知 识,5、伤仲永,王安石,1,(一)关于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题目中的伤是“为感到惋惜”意思。,(二)

5、关于字音,仲 为 邑 扳 谒 称 泯 耶 夫,仲zhng为wi邑y 扳pn 谒y 称chn 泯mn耶y夫f,2,重点词句,理解,(三)关于词义,解释下列词语 隶 尝 书具 异 旁近 其 以 意 一 是 就 其 观 奇 宾客 利 谒 于 使 之 令 称 闻 自 复 焉 泯 然 通 悟 受 贤 卒 彼其 夫 固 已 耶,5,(四)重点句子翻译,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之贤也。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7,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6、。,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五)课文内容,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可观者。” 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时之闻。” 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9,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即“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

7、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即:其受于人者不至),10,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11,语言品析,(六)语言品析,12,1、文中“忽啼求之”的“啼”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它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方仲永索求 书具时的儿童情态。,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环”能否删 去?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两个词从时间和范围两方面突出了方仲永惟利是图的情景。这就是方仲永变成普通人的根本原因。,写法探究,12,3、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把仲永天资聪慧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为后文的议论作

8、铺垫。 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1、伤仲永的作者是 宋的 ,他是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的意思是 。 2、联系上下文,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所指 代的内容。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父利其然也。( ) (4)稍稍宾客其父。( ),(七)复习检测,14,这,他,指方仲永,他的,指方仲永的,自己的,课堂检测,5、以下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 A、上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 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比后天的学习更重要的道理。 B、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

9、因是他自己后来骄傲自满, 不认真学习的结果。 C、上文用方仲永作反面例子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D、上文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 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突出 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15,6、“得为众人而已耶?”从句式上看属于 句, 意思是: 。 7、选文第三段就事说理,从 引向 。直接表达作者的 观点,揭示了 的重要性。 因而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 。,6、反问 那就恐怕连做一个普通人都不可能了 7、个别 一般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 议论,16,乐府民歌,10.木兰诗,木兰诗简介,河南虞城花木兰祠,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

10、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乐 府,郭茂倩,唧唧,机杼,军帖,可 汗,yu,qin,j,zh,ti,k hn,鞍 鞯,辔头,n jin,pi,鸣溅溅,jin,燕山,胡骑,鸣啾啾,戎 机,朔 气,金 柝,扶 将,阿姊,红妆,著,云鬓,帖花黄,雌兔,傍地走,yn,j,ji,rng,shu,tu,jing,z,zhung,zhu,bn,ti,c,bng,有关字音,关于词义,当户 惟 阿爷 市 旦 但闻,策勋 强 不用 著 裳 安能,对着门,只,父亲,买,早晨,只听见,记功,有余,不做,穿,裙子,怎能,本

11、诗中的通假字:,什么叫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3。,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读ti, 粘贴。,出门看火伴。,“火”通“伙”,读hu,伙伴。,著我旧时裳。,“著”通“着”,读zhu,穿。,本诗中的通假字:,成 语:,1.从本诗中能提炼出哪三个成语?,关山飞度,磨刀霍霍,扑朔迷离,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2.解释成语“扑朔迷离”:,(关山度若飞),(磨刀霍霍向猪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关于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将军”、“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沙场(“百战死”),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十年归”)。,*这种形式的句子叫做互文。,*知识链接 关于“互文”修辞方法:,互文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应理解为: 东西左右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本文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及其意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子。,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

13、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诗中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来加以分析。,诗中的其它修辞手法,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知识链接)这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复沓,复沓

14、,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知识链接)这两句是顶针句。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顶针,顶针,3、对偶句有:,(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工整的对偶,(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不太工整的 对偶

15、,对偶,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不重复用字。 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知识链接,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是排比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是排比句。 表达效果: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渲染家中的欢乐气氛,渲染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排比,赏析要点,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回乡,1、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

16、场景?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2、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回乡, 详 写, 略 写, 详 写, 详 写,详写 女儿情态 略写 英雄气慨,因为: 突出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 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物赏析:,花木兰形象:美丽,勤劳,孝顺,深明大义、果敢坚强、 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复习检

17、测,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策勋十二转()A勋级每升一级B回C转动 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 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 愿驰千里足()A希望 B愿意 C能够,A; C; B; A,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A,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

18、,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C,B,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

19、复对偶比喻,B,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C,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A,8.填空:,木兰诗讲述了木兰 _ 的故事。,万里赴戎机,_。,9.根据提示默写。,替父从军,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朔气传金柝,_, 对镜帖花黄。,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军备

20、物资急切而又 井然有序的诗句是,木兰诗中描述木兰矫健的英姿和行军之快 的诗句是,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的环境的 诗句是,木兰诗中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 壮的诗句是,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0、解释红色的词,(1)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出门看火伴。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有关文学常识,关于资治通鉴,(一),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21、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二)关于作者,司马光 , 字君实 , 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s)水先生。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孙 权,鲁 肃,吕 蒙,文中主要人物:,(三),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

22、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渝的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吕蒙,卿,当 涂,邪(通假字,“耶”),涉猎,即,mn,qn,t,dn,y,sh

23、,j,岂,q,孰,sh,更,n,有关字音,有关词义,一词多义:,可,以,见,不可不学 ( ),皆有可观者( ),蒙辞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就,蒙乃始就学 ( ),指物作诗立就( ),可以,能够。,值得。,用。,以为 :认为。,了解。,认清。,接近,靠近,趋向,完成,古今异义词:,当时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学位名称。,更加,转折连词,但是,只,仅仅。,重新,孤独。,古时王侯自称。,以及,到了的时候,经过,到,美好的词语。,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今

24、:,但当涉猎,但,古:,今:,耳,及,过,更,语气词,罢了,耳朵,通假字: 邪,重点词句,理解,蒙辞以军中多务。,(一)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孰若孤?,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孙权劝学,1、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 3、但 当涉猎,见 往事 耳。( )( ),当权,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研究经书,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历史,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二)破译难句,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红色字体的意思,孙权劝学,4、及 鲁 肃 过 寻阳,

25、与蒙 论议 ( )( )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到了 的时候,到,(讨论商议),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商议,新的眼光看待,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理解它们的意思。,(三)两个成语:,吴下阿蒙:,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刮目相待:,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成 语,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是哪个成语呢?,开卷有益,1、资治通鉴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_体通史,记载了从_到_共_年的史事。,编年,战国,13

26、62,司马光,2、司马光是北宋_家、_家。,政治,史学,五代,复习检测,2、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2)卿今当涂掌事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辞 C.辞谢,(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B,(1)文

27、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对话,(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涉猎,见往事耳,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名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劝学名言,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

28、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芬奇,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读书格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到用时方恨少。,20.口技,林嗣环,(一)关于作者,林

29、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二)重点字音,大宴,屏 障,抚尺,少 顷,犬 吠,惊觉,yn,pn zhn,f,sho qn,qun fi,ju,呓语,絮 絮,y,x,叱大儿,ch,齁声,咳 嗽,意少舒,中间,jin,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撤屏,y,h,j,ch,hu,ksou,sho,课文词法 探究,(三),重点字词,一、古今异义:,1 会宾客大宴

30、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 当是时 4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5 宾客意少舒 6 稍稍正坐 7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 虽人有百手 9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0 两股战战 11 几欲先走,古义 今义,适逢,正赶上 聚合,合在一起,只 转折连词,但是,这 判断动词,隐隐约约 微笑、细微等,稍微 数量小,渐渐地 稍微,其中夹杂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即使 假设连词 虽然 条件连词,在这个(时候) 承接连词,大腿 量词,事物的一部分,跑 行走,重点字词,二、一字多义:,坐 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 妙 众妙必备 以为妙绝 绝 以为妙绝 群响必绝 呼 忽一人大呼“火起” 呼呼风声,指 手有百指

31、 不能指其一端 乳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起 夫齁声起 夫起大呼 一 又一大儿醒 一时齐发,通“座”,座位 名词,坐 动词,妙处 名词,好,奇妙 形容词,极 副词,灭,消失 动词,呼叫 动词,拟声词,手指 名词,指出 动词,喂奶 动词,起来 动词,奶头 名词,一个 数词,相同 形容词,响起 动词,重点字词,三、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 座位,四、表示时间的词,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俄而)、(少顷),重点字词,五、词类活用,1

32、、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2、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名词活用作动词 3、妇抚儿乳 喂奶 名词活用作动词 4、会宾客大宴 举行宴会 名词活用作动词 5、妇手拍儿声 用手 名词作状语 6、无不伸颈,侧目 用眼睛看 名词活用作动词,(四)问题探究,1、课文结构,要点,首尾呼应,三个场景,(一家人) 梦中惊醒 由醒又睡 失火救火,一桌一椅一扇 一抚尺而已,2、找出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说说其作用。,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群乱。,正面描写:艺人表演的三个场面:,作用:直接地表现艺人的高超技艺。,作用: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侧面描写:,1开头结尾部分对表演道具的交待。,2表

33、演过程中观众神情举止的反应。,“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重点词语:,这个时候,只,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当是时: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五)复习检测,夹杂,说出,宾客意少舒: 不能名其一处也: 几欲先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几乎,动词,说出,稍微,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张 ,两三件 ,四 方 ,听得五 六 ,心里七八 , 好似九 ,真乃十 。,口,道具,宾客,体投地,神无主,上,下,死一生,全十美,25短文两篇,(一)关于神话,神话是运用夸张和想像反映古代人们对 世界起源、自然现

34、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往往表达的是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理想。 它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像来表达自己的原始理解。,(二)关于山海经和夸父,山海经,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详。18篇,分山经5篇,海经13篇。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夸父: 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

35、,(三)关于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四)课文探究,这则神话通过夸父追赶太阳的壮举,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1、夸父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们应如何理 解这则神话的主题?,夸父是一个善于奔跑、不畏惧艰难、 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甘为人类造福的人。,2、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勇敢,

36、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性格暴躁、偏激任性、 不计后果的人。,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 , 它是_(体裁)。 二、解释加线字词 1、逐日( ) 2、逐走( ) 3、入日( ) 4、欲得饮( ) 5、饮于河、渭( ) 6、弃其杖(

37、),追赶,赛跑,落下,山海经,神话,想要,向北,他的,达标检测,四、古今异义词 1、夸父与日逐走 古:( )今( ) 2、饮于河、渭 古( )今( ),三、重点字词解释,1、与日逐走( ) 2、夸父逐日( )3、北饮大泽( ) 4、共工怒触不周山( )5、昔者( ) 6、地维绝( )7、故水潦尘埃归( )8.化为邓林( ),30.狼,蒲松龄,(一)作者及作品,蒲松龄(1630或1640-1715年) 清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他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

38、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作品简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生活,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几十年时间写成的,是他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二)关于字音,掌握下列红体字的音:,一屠,缀行,并驱,屠大窘,积薪,苫蔽,t,zhu,q,jing,xn,shn b,奔倚,弛担,y,ch,眈眈,dn,目似瞑,隧入,意暇甚,尻尾,亦黠矣,顷刻,mng,xi,su,ko,xi,qng,(三)内容探究,1叙述故事的这四段,我们分别

39、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是_狼 ,_狼 ,_狼 ,_狼 。,遇,(开端),惧,(发展),御,(进一步发展),杀,(高潮和结局),故事情节,屠户 狼 遇狼(“缀行甚远”) 惧狼(“并驱如故”) 御狼(“耽耽相向”) 杀狼(“犬坐于前” “洞其中”) “议” 狼 作者,情节,开端,发展,进一步发展,高潮、结局,2、对于这个故事课文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3、这些内容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议论。

40、,4、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5、多角度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6、我之悟,狼的角度,屠户的角度,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凶狠无道,就可以在社会上为所欲为,这样做的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人不要贪婪等。,运用头脑、做事果断、小心谨慎、镇静、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等。,(四)词义积累,一词多义:,敌,意

41、,以,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以刀劈狼首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止,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止( ),攻击、胁迫。,对方、敌方。,神情、态度。,想,打算,企图。,用、拿。,来,表目的。,通“只”,只有。,停下,停止。,之,复投之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代词,代狼。,主谓之间,没有意义。,助词,不译。,代词,代狼。,助词,的。,其,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 ),代词,指狼。,代词,指打麦场。,代词,指柴草堆。,代词,指柴草堆。,代词,指屠户。,代词,指狼。,通假字,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止”通“只”,只有。,“止”通“只”,只是,只不过。,古今异义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特殊句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