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笔下寡妇群体的变态控制欲_第1页
论张爱玲笔下寡妇群体的变态控制欲_第2页
论张爱玲笔下寡妇群体的变态控制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张爱玲笔下寡妇群体的变态控制欲 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寡妇母亲形象 中国自古不乏父亲早逝,母亲备受夫家欺凌,含辛茹苦带大年幼的孩子,功成名就颂扬母德之类的励志故事。所以虽然在现实中寡妇往往是苦与人们心中憎恨、怀疑、同情的对象,但是在文学层面上来说,中国的寡妇往往是最具有母性光辉的一个群体,从而得到了一个较为受赞扬的地位,但是也正是母亲为孩子的付出值得歌颂,所以寡妇母亲必然是寄托于孩子之上的,倘若失去了孩子,寡妇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备受折磨的背景身份而已了。 这里主要以金锁记和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曹七巧和密秋儿夫人作为模板,分析在张爱玲笔下的寡妇形象。 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往往是有血

2、有肉,张扬或疯狂都是有其深刻的作为“人”的特征的,她对于人自身的关注与塑造则更能让人深刻地剖析人的心理与精神世界,而不是笼统的表面单一的形象。 这里,寡妇并不仅仅是寡妇,而是社会群体的代名词,一群狠狠压制欲望而斗争、报复的阴暗女性。 首先,对这两个寡妇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写道:“曹七巧不过是遗老家庭里一种牺牲品,没落的宗法社会里微末不足道的渣滓。”遗老家庭、没落的宗法社会,都是说曹七巧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并且谈论一个人是社会条件,可以从她的财产的获得方式来看,曹七巧是通过“继承”来获得金钱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封建体制下的生存方式。而对于密秋儿夫人的分析便较为复杂,蜜秋儿太

3、太一家以及罗杰是英国人,她们秉承当时流行的英式淑女教育,当然,对第二炉香的评论很多是有争议的,但不论张爱玲的本意,当时社会的普遍风尚姑且是这样,也就列入考虑范围了。她在丈夫死去后无力将三个孩子带回国内,便偏安于香港,作了每天带孩子出入各种场所的太太,虽然教育是淑女教育,但是终极目的还是将孩子嫁出去,这也是她们能够生存的依靠。 所以纵观这两位母亲,都是依靠家庭经济来维持生存,并不能生产财富,很大程度上来说算是家庭的寄生。所以两人都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她们虽然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但是两人深刻的社会条件确实相似的。第二,两人的变态控制欲。曹七巧被张爱玲誉为她小说界的唯一英雄,她不是流苏弱质女流

4、之辈、也不是葛薇龙那让倔强而让人心生怜悯之态,不夸张地说曹七巧是街头泼妇之类。这个夸张神经的女人背后深层的缘由下文会讨论,这里姑且看她如何扭曲。年轻时期的她不过是“要强些,嘴上琐碎些”,而到了中年,便是“一开口就是满腹的牢骚”,在这看来,这话仿佛她是来自地底下的死尸,连说话都冒着尸气,所以她爱的人也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到了晚年,到童世舫见她之时,只感觉是一个疯子,一个可怕而恶毒的疯子,恨不得将所有的人一并拖进地狱里去。她尖酸刻薄,说话必将人逼死,尤其喜欢从心理上打压别人。丈夫在世时就觉得是具尸体、婆婆去世则为一点首饰大闹灵堂、逼死自己的媳妇、把儿子逼近鸦片和花街柳巷、逼女儿做自己的翻版、恶狠狠地

5、毁灭她可能有的幸福。她把孩子的生命狠狠地撰在自己的手心里,她用她的方式控制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命,直到她确信她的孩子已经不可能再从她一直以来的控制模式中逃离出去时、当所有人依照她的设想走向毁灭时,她便安然死去了。而蜜秋儿太太则没有曹七巧的张扬,曹七巧是个疯子,里外如一。而蜜秋儿太太是个演员,把自己的内里那点破烂不堪的东西深深的藏在漂亮的外表里,她热情、善良、委屈、苦楚。一个这样的母亲扮演了一个社会善类。但是对于女儿,她连她们看的报纸都是要一一审阅过的,她的控制显得更加的细致和不漏痕迹,曹七巧至少所有的人都看到她的破坏性,孩子恨透了她却无法逃离。而蜜秋儿太太在为人处事上显然更胜一筹,女儿们根本不

6、知道母亲对她们的种种恶,只有死去的两个女婿知道,正是这丈母娘杀害了自己。她把孩子教育成了思想上的白痴,什么都不懂,没有性教育却让孩子去结婚,知道孩子必然不能接受新婚之夜上的恐惧从而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再带着孩子到处诉苦,逼死女婿也逼死孩子的心,手段之高明,比曹七巧更让人恐慌。有人说蜜秋儿太太事实上不过是遵循了当时的英式淑女的教育方法,并没有错。但是蜜秋儿太太自己是结过婚的,就凭这一点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不良动机,她伪装的一切。也有人说其实细愫恶毒,但是细愫其实就是一个儿童,她压扁喇叭花的那一刻不过就是儿童的恶作剧,因为她不懂那是伤害、不懂她自己成了帮凶。蜜秋儿太太用这种老套的方法把两个女

7、儿最终绑定在自己的身边,这只是教育失当么?显然是一场精心布置的局,变态地用杀死别人的方式把女儿牢牢地捆在自己手里,即便是一具躯壳,那也是好的。第三,是什么让她们心理扭曲变异?傅雷说金锁记就是情欲的作用,曹七巧欲望于金,于是甘心带上了枷锁,但是带上枷锁之后,她的情欲上升出来,想要挣脱枷锁,但是她对于金的渴望以及社会使枷锁变得沉厚而挣脱不开,但更沉的还是她自己的对于金子的欲望,所以她自己压制自己的欲望挣脱不开,所以她的反抗其实更加是在和自己作对,所以这把金锁一边是她自己舍不得,因为是金的,虽然她连这金的边沿都碰不到,一方面,她自身的欲望在强烈地冲击着这金锁。挣脱开了就是自由,挣不开就是得到黄金,如

8、何取舍?社会环境、孩子、家庭包括她自己都让她只能选择被锁,但是她又不甘心,受不了这寂寞,直到这黄金锁最终紧紧地无形地永远的将她困紧的时候,她这辈子再也无法逃脱了。她那点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就再也没有。这时候的曹七巧,于爱情、于亲情,都处于背叛与幻灭的状态,身陷囹圄,全世界只剩下了她一个人苦苦挣扎。这里讨论她的情欲和黄金的冲突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她的寡妇身份有关的,曹七巧一生只有两个身份,少女和寡妇。她一结婚就面对着一具尸体,但是她还是有了两个孩子,原因是什么?让她愿意和尸体生儿育女,就是因为对黄金的渴求。所以,她不自由,被人疼被人爱等等所有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所以

9、在这巨大的压抑之下,自己的欲望便日益的强大,所以自己只能更加地加厚那锁的力量。而一旦他的丈夫是好的,她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欲望和现实的冲突,最起码,那是个活的。对于蜜秋儿太太,没有黄金锁的限制,但是她的欲望一样得不到满足,她没有依靠,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只有她的家庭,而女儿是她家庭的组成,如果女儿出嫁了,她就是一个人,一个颠沛流离的人,她用自己的手段维护了家庭的完整性,扼杀了女儿。第四,所有的控制与变态来源与恐惧,化身为报复。恐惧是这两个女人身上深层里最明显的特征。曹七巧是麻油店的女儿,连丫鬟都在背地里瞧不起她,她的亲戚也是见不得人的黑。对于钱与地位,如果她当真嫁给了卖肉的,她不会有那么大的欲望。

10、但是偏偏是老太太的善念让她当了少奶奶,就把她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地位不是给了就给了的,是需要维持的。而对于没有地位没有一切的曹七巧来说,维持就是最难的,所以她控制别人来维持她的财富与地位,然后扭曲地瞧着身边每一个似乎要来抢夺她的钱财的人。警惕警惕。而蜜秋儿夫人更是恐惧在这异乡之地,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女儿。要如何生存呢!所以这恐惧让她们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害死了周围的一切。然后就开始昏天暗地地报复。“当欲望本身被压制到一定的程度,它就会以另一种力量与之势均力敌的形式出现,那就是复仇;而当复仇的对象无法成为一个具体的可捕捉的对象时,复仇的对象便转化成了自身,也就是以自残的形式出现。”寡妇的身份就

11、成了压制欲望的原因,于是便开始复仇,复仇无果便开始自残,残害身边的一切,这是欲望的变相发泄,周围的人被包围在她们自身的悲剧空气里,要比人感同身受,用自己的力量把周围控制得死死地,不让任何人逃离她的悲剧圈。如此的两个人,两个母亲,在各自的不能改变的环境里,扭曲自己的灵魂,用自己死尸般的手牢牢地抓住身边的人,让所有的一切共同毁灭,曹七巧的抗争就像是动态的抗争的人,那种抗争的力让人触目惊心。对于蜜秋儿太太,作者无意去阐述她的人生与抗拒,只是给出了她变态之后的结果。但是对于曹七巧,张爱玲仔仔细细地将她的画面摆在你的眼前,让人无法逃离那血与肉的画面。说到此处,寡妇这个身份便值得探讨了,上文说到她们是封建社会的妇女,封建社会里的妇女的特征就是依附夫权,以夫为纲。她们的得到或失去都是以丈夫为准的,所以作者选择寡妇这个切入点就是让她们失去最为强大的依靠。所以她们的生活艰辛尤其对自己残忍,贞节牌坊之说大有存在。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寡妇就是一个苦难的代名词,这样的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