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三步 专项跟踪训练_第1页
优化方案(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三步 专项跟踪训练_第2页
优化方案(专题史全国卷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三步 专项跟踪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化方案】(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现代篇 第三步 专项跟踪训练1(2015山东泰安高三质检)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解析:选d。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冬宫。两幅图片分别代表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冬宫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主力是湖北新军,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十月革命向其他城市扩展,

2、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故d项正确。2(2015江苏无锡模拟)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解析:选c。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可知中美两国之间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最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此时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是美苏两极对峙,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故

3、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国家利益不同,未涉及综合国力的差异,故d项错误。3(2015河南商丘三模)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解析:选d。美国援助强化了对西欧控制,而中国仍保持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错误;美国援助西欧并未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社会急需的轻工业,故c项错误;美苏援助分别促进了西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发展

4、,故d项正确。4(2015山东莱芜模拟)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正式会晤于2014年7月在巴西举行。这五个国家是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5%。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快速发展,彼此间存在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金砖国家结成了政治同盟d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解析:选b。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故b项正确;金砖国家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没有结成政治同盟,也没有彻底改

5、变世界经济格局,故c、d两项错误。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也是对外贸易增长的过程,我国在扩大对外出口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观察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大于进口总额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确立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经济战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abc d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1989年前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错误;“贸易立国、出口第一”是日本的发展口号,错误。故本题选b。6(2015湖南岳阳二模)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 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

6、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出现,“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出现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c全球化日益加深国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解析:选c。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多重发展趋势,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等,说明全球化下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往来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中西差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不能代表所有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7(2015湖南省十三校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7、问题。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

8、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2)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解析:第(1)问,历史背景应当从中外两个方面分析,从国际方面来看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苏联支持中国;从国内方面来看,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尤其是需要打破外交孤立。第(2)问,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用相关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证明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国际: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格局;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支持新中国。国内: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恢复经济、巩固

9、政权、打破西方国家外交孤立的任务。(2)评价:第一种:赞成材料二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第二种:不赞成材料二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苏联为我国迅速医治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