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 D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导学号解析:本题组考查了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影响。第1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为地表侵蚀;地表受到侵蚀后,变得高低不平,起伏增大,故为地表起伏大;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为植被条件差。第2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答案:1.D2.B“大风呼呼刮,平地起

2、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回答34题。3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4下列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该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该地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1949年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导学号解析:本题组考查了荒漠化及其成因。第3题,根据当地的谚语可以判断出该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第4题,人为原因是造成吉林省西部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答案:3.A

3、4.B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下面表及图,完成56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 m3)流入民勤县年均径流量(108m3)195713.314.64200013.030.985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6导致上述时期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导学号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在夏季。第6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195

4、7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答案:5.B6.B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 BC D8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导学号解析:第7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8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

5、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答案:7.D8.C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10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导学号解析:第9题,根据图1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2中甲

6、处,在10 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第10题,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1,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地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答案:9.C10.A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113题。1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1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坡度 D温度1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

7、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导学号解析:第11题,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本区气候干旱(时令河),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12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13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A错,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错,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故C正确、D错误。答案:11

8、.D12.B13.C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 BC D导学号解析:选C。图中A地区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B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两地区都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两地区降水多;两地区沿岸都有暖流流经,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5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广阔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

9、效应主要体现在()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A BC D导学号解析:选D。热带雨林具有以下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2016天津河东一模)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7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

10、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C D导学号解析:第16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判断答案。第17题,从图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60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240百万公顷。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首要因素。答案:16.B17.A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读图回答1820题。18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

11、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 BC D19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20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导学号解析:第18题,扎龙湿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第19题,由题干材料扎龙是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可知,设立扎龙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好鸟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即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第20题,由图可知,扎龙在夏季降水较多,故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

12、的时期是夏季,即6月至9月。 答案:18.A19.D20.C二、综合题(共40分)21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4分)截至2015年4月18日,大范围强沙尘天气已经在内蒙古境内肆虐了3日,影响范围也由中西部地区蔓延至东部,并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1)近年来,像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_、陕西、山西等省,其根源是这些省区位于强劲的_风的下风向。(1分)(2)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区和_区。(1分)(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冬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要_,原因是_。(4分)(4)A地的沙漠的名称是_,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围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牧区;我国纬度最低的沙漠是_,

13、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4分)(5)给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1分)(6)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_;_。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_。(3分)导学号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第(1)题,判断受沙尘暴影响地区的依据是:一是看与沙源地的位置关系;二是依据风向,即必须是邻近沙源地且位于下风向。第(2)题,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第(3)题,气候的特征要紧紧围绕大陆性强这一点思考。第(4)题,腾格里沙漠位于半干旱地区,自然景观应是荒漠草原,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过度农垦使植被遭到破坏。第(6)题,固沙的措施一般有生

14、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读图可一一解答。答案:(1)河北西北(2)干旱半干旱(3)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低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其影响大(4)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5)风向自右向左,标注略。(6)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22(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

15、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4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4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导学号解析:(1)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2)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3)顾名思义,速生桉生长快,成材快,为造纸业提供原材料,并且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造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4)题干中提到,这种速生桉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旱季水分不足。答案:(

16、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北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材料二1991199

17、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HG)(6只羊/公顷)、中牧(MG)(4只羊/公顷)、轻牧(LG)(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图1、图2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有关示意图。 图1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变化图2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层高度变化(1)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_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但从第3年开始,_区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3分)(2)三种放牧强度中,_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_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2分)(3)材料二表明人们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是_。(1分)(4)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4分)导学号解析:第(1)题,根据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