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_第1页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_第2页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_第3页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_第4页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张岱一、易考实词梳理1. 古今异义(1)湖中人鸟声俱绝F古义:_今义:断(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余F:古义:_ 今义:剩下,余下强F:古义:_ 今义:健壮,有力白:古义:_ 今义:白色2.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大雪三日 雪F:_是金陵人,客此 客:_3. 重点实词(1)是日更定矣 更:_(2)余拏一小舟 拏:_(3)拥毳衣炉火 拥:_ 毳:_(4)雾凇沆砀 沆砀:_(5)上下一白 一F:_(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 更:_(7)莫说相公痴 相公:_二、一词多义全扫描 1.白 上下一白F _ 白而别 _ 苍颜白发F(醉翁亭记) _ 2.得有两人铺毡对坐F _ 对子骂父F(陈太

2、丘与友期行) _ 是日更定矣 3.更更有痴似相公者F 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_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F(河中石兽)_ 4.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F _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F(虽有嘉肴) _ 余拏一小舟F _ 5.一上下一白F _惟长堤一痕F/湖心亭一点F/与余舟一芥F _ 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_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_ 三、重点句子翻译1.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四、探究设问 1、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2、请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文章写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作者写雪景,为

3、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五、金题演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湖心亭看雪全文(二)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霁:雨过天晴。参寥: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山名。南屏:山名。 普宁:寺名。 殆:大概。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

4、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俱:都。B. 上下一白 一:一点。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还。D.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及:等到。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3. 语段(一)中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此处的“独”字应如何理解?(2分)4. 语段(一)(二)都写了夜晚景色,请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说说其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湖心亭看雪全文(二)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

5、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七)注: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此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绝 B. 上C. 别 D. 说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 语段(一)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6、2分)4. 找出语段(二)中运用白描手法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分析语段(一)(二)运用这种手法有何共同作用。(4分)参考答案一、1. (1)消失(2)我尽力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2. 下雪客居3. (1)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2)撑(船)(3)裹、围鸟兽的细毛 (4)白汽弥漫的样子(5)全(6)哪能还(7)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二、1. 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2. 相对对着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3.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重新更加 4. 尽力勉励5. 数词全数词全第一次三、1.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2.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四、探究设问(只做参考,以笔记为准)1、痴

7、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真实的一面。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一个“痴”字,表现了客之雅趣、作者的志趣,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2、语句抓住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有的本不是量词,如“痕”“芥”甚至可以说是临时借用的),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准确地勾勒出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3、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

8、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的高度评价,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4、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晰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5、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明王朝灭亡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五、金题演练、1. B(2分)【解析】B项中“一”的意思是“全”。2. 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拏”“毳”1分,大意1分,共2分)3. 指作者孤傲清高,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对自己

9、不凡的情怀情趣的自得。指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4. 语段(一)中写作者在冰天雪地时去湖心亭赏雪,偶遇同样赏雪的金陵人;语段(二)写作者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外出游览。(2分)相同点:语段都表达了作者钟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情感。(2分)(共4分)【参考译文】(二)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皎洁,(甚至连)头发都能数得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山,又过南屏山,在惠因涧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寺到龙井亭总共经

10、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流水湍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的地方。、1. C(2分)【解析】A项中两个“绝”的意思分别是“消失”“阻断”;B项两个“上”的意思分别是“方位词,跟下相对”“长到”;C项两个“别”的意思都是“分别”;D项两个“说”的意思分别是“说道、评论”“言论、主张”。2.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一白”1分,大意1分,共2分)3. 此句交代了看雪的背景,写出雪大,下雪的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一个“绝”字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彻骨寒意。(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4. 句子: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1分)作用:运用白描手法,精练、形象地写出特定环境下事物的状貌,写出了雪后的奇景和游人的雅趣,创造出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意思对即可。3分)(共4分)【参考译文】(二)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深三尺左右。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